简介:近代以来,伴随着清日建交,新兴的中国驻日本外交官群体开始对中日诗歌交流史产生影响,并由何如璋、黎庶昌、汪凤藻三代驻日公使构成历史线索。民国时期,以中国外交官为核心的中日诗歌交流围绕驻日公使汪荣宝展开。他沿着前辈的轨迹,为中日诗歌交流作出努力与贡献。民国时期中日诗歌交流出现新的形式与新的变化,其中尤以中日诗刊的遥相互动为主要特征。中日两国关系虽然日渐紧张,诗歌交流却仍能在政治的干扰下勉力支撑,为日本汉诗史延续最后一道"霞光"。
简介:近些年来,时有年轻朋友问我写文章、发表论文的窍门,外地的同行和老同学来信,也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单位领导也让我给大家讲讲有关研究方面的经验,我很为难。一则,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二则,我没有什么经验。要说体会,也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而已。我想作为一名外语教师,首先也只有投入,潜心于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边工作,边学习(不能吃老本),也就是边教学边研究。明确研究是服务于教学并能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根本目的,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
简介:《新生》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家岛崎藤村根据自己与侄女之间的乱伦关系创作的自传性小说。乱伦事件的主角岛崎藤村借小说摆脱了阴影,获得了他所期待的“新生”,并提高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却彻底葬送了另一当事人一生的幸福。考察《新生》之“内”(事件本身)与“外”(小说中的描写)的各色人物心态,当事人对事件的认识,家人的功利性选择以及社会的宽容态度无不令人深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简介:一、引言1.省略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口语与书面语之中。省略具有多种修辞效果,或加强了剩余成分的印象,或使行文简洁,或使表达变得含蓄,或使未道出的话留有余韵。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正确使用省略的基础之上的。2.日语中省略成分、不出现的成分多,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已是人所尽知。对于以汉语
简介:昭和二十年(1945年)八月十五日.遥远南方的一座孤寂小岛.海滨沙滩上,夏日照射,沙粒泛起白光,一架飞机"躺"在那儿,不免使人
简介:俳句汉译与意境美西安外国语学院贺明真日本俳句作为短小精悍的诗歌,特别注重意境。俳句的意境,就是由俳人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统一而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俳句也是以实境表现虚境,藉有形表现无形,使有限表现无限。因此,俳句讲究蕴藉含蓄,也追求“不著一...
简介:
简介:以京、阪、神三市为中心的区域,统称日本关西地区.关西方言的表达形式或语音语调(?)方面,均与东京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仅以大阪方言为脉络,东京语为参照,简单对比其日常用语的表达特点.
简介: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传统形式。俳句最初是连歌的首句,也叫起句,发句,后独立出来,即称俳句。俳句句式是5、7、5的17个音组成。在
简介:日本作家田山花袋在小说《棉被》中试验性地尝试了一种介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的文体,并以此展示了对女弟子怀有欲望却又苦苦压抑的男性心理。《棉被》发表14年后,中国作家郁达夫出版小说集《沉沦》,收录于其中的同名小说《沉沦》以类似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性苦闷。本文试对两个文本的叙事方法和叙事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明确两部小说所开创的新的叙事模式,进而重新确认它们在两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
简介:一引子学过外语的人大抵经历过“异中求同”的初学阶段。外国语与母国语,音、形有异,“义”却近同,所以才能入门。如在日语中“机”即桌子、行是“去”,美形容“漂亮、美丽”,初学者的单词本上无不如此。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不应满足于这种简单的“认同”,而该注意“求异”了。两种语言,即便是表达同一信息,由于文化传统、语言心理、国民气质等因素的影
简介:研究表明:人类在面对面的直接交际活动中,9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无声语言。当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相互矛盾时,人们往往以无声语言为依据来进行判断。尤其是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对无声语言十分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无声语言的研究范畴、分类、特点、作用、运用无声语言的理想状态等问题进行探讨。
简介:有趣的重复字词与翻译北京邮电大学佟终平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有时需要词语前后重复,有时需要句法的结构重复等等,使读者读起来感到生动、活泼,不呆板,字词重复的修辞方法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抄录几例供大家一起欣赏:/一句...
简介:俳句汉译与形式美西安外语学院贺明真俳句汉译,其句式有多种,脱离开具体内容,对一种句式就无法评论其妥与不妥。俳句的原作虽然一般是17个音节,但所表达的内容却繁简不一。因此,俳句的汉译也就难以用固定的句式来表达。译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上乘的译...
简介:日语语音在汉字进入之前是比较单纯的(有人认为只有清音和浊音),随着汉字的传播,为较准确地将中国音移植过来,遂又产生出长音、拗音、拨音等。入声音用二个(或三个)假名表示。在我国,从南宋起入声开始在官话中弱化消亡,时至今日在普通活中已完全消失。但在广大方言区还大量存在,有的方言甚至保存得比较完整。本文试图从日语入声音读的演变过程、入声音读现状以及我国方言中的入声来探讨日汉入声读音的关系。
简介:凡是从事日语教学或从事日汉语育比较研究及日汉翻译的人们都会发现:现代日语中的补格助词和现代汉语中的介词,有着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
近代以来驻日公使主导下的中日诗歌交流述略——以汪荣宝为中心
与年轻朋友谈教学与研究
岛崎藤村与《新生》的“内”与“外”
“省略”与“隐含”辨
“红蜻蜓”与蟑螂
俳句汉译与意境美
日本人与鱼
大阪方言与东京语
日本俳句与郭沫若诗歌
外来语与原语
男性欲望与叙事——试比较田山花袋《棉被》与郁达夫《沉沦》
试谈「~てゃ.る」与「~てぁげる」的语感与译法
几个与食品有关的词
“を”与“把”字的异同
无声语言与外语教学
有趣的重复字词与翻译
俳句汉译与形式美
日语入声音与汉语入声
日语词类的对立与连续
日语补格助词与汉语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