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采取全身振动训练后对其平衡及步行能力的临床表现。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而实验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全身振动训练,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就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功能性步行量表(BBC)、Berg平衡量表(FA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训练,训练后的BBC、FAC均优于训练前,并且,实验组患者的BBC、FAC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5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50例参与癌症筛查的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均采取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和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效果确切,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2月~2024年4月收治的62例肺炎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排痰护理,观察组给予机械振动排痰护理。比较2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气促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对局部振动疗法联合压疮护理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 :以我院 60 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压疮护理管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局部振动疗法联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康复时间为( 10.4±2.7 )天,对照组为( 15.4±3.6 )天,统计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联合局部振动疗法能够促进压力性损伤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结雾化吸入及振动排痰在呼吸道疾患的临床护理中的综合效应。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患110名,随机分派为两个分组,每组55名。对照组集体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而试验组集体采纳雾化吸入与振动排痰的联合治疗方式。进一步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率显著超越对照组,并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在护理后的日常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品质(SCRO)评级和呼吸困难度指数(BDI)评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合振动排痰护理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能显著推进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咳嗽排痰,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肝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屏气配合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59%,对照组为67.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检查完成时间、一次检查成功率及所得影像伪影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过敏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降低过敏反应,提高检查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诊断得到确诊。术前对患者分别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CT技术检查,统计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诊断,能够获取对患者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