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及医院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急性脑卒中患者损伤脑组织中有血管再生且缺血半暗带区微血管密度增加,这类患者存活率高。侧枝循环的开放和建立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亦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已证明中药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脑有脑保护作用,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与血管新生及神经细胞转化有关,但是其作用靶点不详,国内外未见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对VEGF及受体在脑缺血后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综述,从而用于指导中药补阳还五汤在促进脑卒中后脑保护机制的研究。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缺血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因子或受体,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目前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肿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例脐部血管畸形。本例为足月顺产,出生当时发现该患儿脐部近端5cm处包膜内出血,无法在脐根部结扎脐带,在该出血处上部用脐带结扎线结扎,结扎后血管畸形部位出现大约2cm×2cm左右的血凝块,准备该血凝块下部结扎脐带,但仍然无法结扎,因为该部位组织比较碎弱,避免大出血,暂无该处结扎。出生第五天时血凝块近脐根处有少量渗出并有小量出血转儿科治疗。

  • 标签: 脐部血管畸形 持续局部换药处理 婴儿 新生儿
  • 简介:摘要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肿瘤 血管新生 抑制剂 筛选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统计我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患者主要发病因素。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4例(42.9%),为第1位,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17例(30.4%),占第2位,另外还有由眼缺血综合征、眼外伤、慢性闭角性青光眼以及慢性色素膜炎引起者,均在10.0%以下。结论就国内目前现状而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主要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又以中央静脉阻塞者为主,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占第2位。

  • 标签: 新生血管性 青光眼 发病原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角膜绷带镜治疗单纯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戴镜时间7~20d。创口均为1级愈合。无感染发生,无白斑形成。其中10眼有线条状角膜云翳形成,8眼有线条状角膜斑翳形成。出院视力为0.3~0.5之间11眼,0.1~0.3之间3眼,0.1以下1眼;与入院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伤口较小的角膜穿通伤,采用角膜绷带镜治疗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NVG(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NVG患者30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期间用抗VEGF+引流阀植入术联合治疗,治疗组150例治疗期间用抗VEGF+复合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治疗,对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组应用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视力提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NVG患者用抗VEGF+复合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治疗,视力得以提升,眼压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标签: NVG 视力 疗效 抗VEGF 全视网膜光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对照组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2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实施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7d、术后1年的眼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但虹膜新生血管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以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因此临床应根据具体病情而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新生血管 青光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优质护理服务在角膜移植手术中的效果体现。方法将2015年1月至8月开展的28例角膜移植移植手术患者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的23例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在常规的基础上采取专科优质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5.45%和71.43%,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0%和71.43%,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角膜专科优质护理对开展角膜移植手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角膜移植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血管新生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此次分析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抗血管新生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较之参照组的71.88%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抗血管新生治疗,可对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产生有效的控制作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抗血管新生治疗 血液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culyzer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这两种仪器测量最薄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40只眼)角膜正常者最薄角膜厚度使用OculyzerⅡ及A超进行分别测量,以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OculyzerⅡ和A超对40只正常角膜测量后发现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Oculyzer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获得的最薄点角膜厚度与A型超声测厚仪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相互替代。

  • 标签: 最薄点角膜厚度 OculyzerⅡ A型超声 一致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我院5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进行回访、分析,判定其疗效。结果有效率达96.2%,手术前后眼压、视力、眼前手动症状、无光感等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眼发生前房出血,经止血治疗痊愈。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梁切除 激光冷凝术 丝裂霉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配戴OK镜治疗近视的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客观评价角膜塑形镜对于延缓儿童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OK镜治疗,连续戴镜一年以上的近视儿童,观察戴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的情况。结果配戴OK镜后球镜度降低、角膜前表面变平,裸眼视力提高,戴镜一天的变化最大,一个月后稳定(P<0.05)。戴镜一年后患者的眼轴平均增加0.17±0.10mm。结论配戴OK镜后角膜变平,裸眼视力提高,眼轴的增长较不戴镜者及框架眼镜配戴者缓慢。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角膜曲率 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雷珠单抗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2例(1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7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4例,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均给予雷珠单抗治疗(玻璃体腔注射),配合全视网膜光凝及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视力、眼压。结果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在3-5天内完全消退、萎缩,未出现并发症,9例在一周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其中6例眼压控制良好,2例后行复合小梁外滤过手术,1例行睫状体巩膜外光凝术;未一周后激光的3例在一周后2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积血),术中全视网膜光凝,一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拟行全视网膜光凝,但此例患者未随诊,3个月后再发新生血管青光眼。结论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配合全视网膜光凝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VEGF,雷珠单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相关因素,促使患儿及早接受科学的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败血症新生儿4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了解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结果46例败血症新生儿中,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1例,占45.65%。此外,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是G-细菌感染、出血、胎膜早破、降钙素原升高。结论临床一旦发现胎膜早破、出血、G-细菌感染、降钙素升高情况,务必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避免患儿由败血症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78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对其实施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对其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前眼压为(58.4±6.8)mmHg,术后1周眼压则降为(13.1±2.4)mmHg,患者疼痛明显好转。所选患者的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均程度不等的回退。68例结膜滤过泡弥散隆起,10例患者较扁平。术前未见浅前房或者眼球萎缩。结论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眼压,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 标签: 晚期新生血管 青光眼 综合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角膜化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83例角膜烧伤病人全面护理。结果通过对63例角膜化学烧伤患者进行急诊眼部冲洗、中和冲洗眼部创伤面及眼周护理、心理护理及全身护理,Ⅰ、Ⅱ度烧伤的患眼全部修复,Ⅲ、Ⅳ度烧伤的患眼中除6例穿孔失明,5例仅存光感外,其余患眼视力大部分恢复。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眼部化学持续损伤,降低后期治疗难度,减少眼部后遗症。

  • 标签: 角膜 护理 化学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角膜异物引起的眼内感染和角膜异物取出后引起的并发症。方法对50例角膜异物患者按无菌操作在裂隙灯下将角膜异物取出。结果未见因异物取出而引起的眼内感染,5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角膜异物患者应及早就诊,以及时取出异物。术者操作宜轻柔准确,且在裂隙灯下操作。

  • 标签: 角膜异物 取出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