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导管意外脱落的不良事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预防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外ICU2016年1月—12月期间留置各类导管138例,导管意外脱落共计17次。将2016年1月—6月的62例纳入常规组,2016年7月—12月的76例为PDCA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而PDCA组采用PDCA方法,包括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出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导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方法后,导管意外脱管率从19.35%下降到6.58%。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强化导管安全、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5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心理疏导干预的80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从而使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内科鼻胆管意外拔管的风险防范,为临床护理安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实施原有风险防范以来发生的鼻胆管意外拔管16例,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实施改进风险防范以来发生的鼻胆管意外拔管1例,进行分析比较,探析新改进风险防范在鼻胆管护理中重要性。结果消化内科鼻胆管意外拔管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改进固定方法等防范措施,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措施是有效保障消化科鼻胆管引流患者的安全,降低意外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情况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95例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护理观察及配合后,统计好转率情况。结果对比胸部CT好转,P<0.05.好转率为61.2%,稳定率为36.7%,有效率为98.0%。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合并院内呼吸道感染,病情加重,经细心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根据痰液配合抗生素使用,可使大部份病人情况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为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63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院前急救中急性脑血管以男性为主,中老年居多,病情判断以危为主,0.49%的患者现场死亡,99.51%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及病理特点,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80例意外胆囊癌病人中,早期诊断为胆囊炎(急性)15例,胆囊炎(慢性)24例,胆囊结石23例,胆囊息肉16例,黄疸2例。经病理分析诊断,所有患者组织分型均为腺癌,其中包括32例高分化,37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44例患者接受胆囊癌完全根治手术,对于不能进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需进行姑息手术或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术后化疗。结论组织病理学分析是肿瘤诊断及分期分型的主要标准,因此在切除胆囊手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近而确定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以给后续治疗充分的指导信息。确诊为意外胆囊癌患者,需要根据肿瘤分期及患者耐受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或化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人工流产患者后对其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将我站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进行普通人工流产术后护理,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行同样手术的7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外妊娠发生的概率、对避孕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结果手术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为3.80%,明显低于对照组7.95%,观察组患者对避孕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97.47%,高于对照组88.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以显著降低其后期发生意外妊娠的概率,并能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及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进行临床的结果观察,对出现的症状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度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的患者人数为60例。一组为实验组,在采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仅仅采用传统的康复疗法。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BI(Barthel指数)和C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以及患者的生活行动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HAMD、BI、CSS等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及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可以在康复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疗效优化,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吸毒人员的心理情况及情绪的特这作出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常用到的方法为SCL-90,本次的调查和研究选取了60例吸毒者,并构建与常模的比较,将这60例吸毒人员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心理差异进行比较,这些比较包括对吸毒者的工作岗位、性别、是否结婚、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存在反复吸毒这几个方面。结果根据SCL-90对吸毒者的各个方面的评分(因子分)来看,均高于常模(P<0.0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吸毒人员中,焦虑和抑郁是十分常见的,这两者的存在使吸毒者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在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引入降低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并且多与患者沟通,引导吸毒者的心理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86例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作为此次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康复治疗划分为参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及观察组(中医治疗),且每组各分成43例,对所有患者经不同方式理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与评价,并予以总结。结果观察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经理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41(95.35)%,与参照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的30(69.77)%进行比较,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8,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方式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康复治疗办法。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来研究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误吸后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临床确诊为因脑血管意外而误吸的患者,将这6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模式,实验组则采用机械通气配合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经临床紧急救治后的生存率。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0.6%,对照组的存活率则为78.1%,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机械通气法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误吸患者的救治存活率,可以积极促进他们的术后恢复,在临床治疗及护理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意外妊娠患者无痛人流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行无痛人流术意外妊娠患者,按照给予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较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意外妊娠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名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自制问卷的调查,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究其原因,有护理人员对临床各项操作的技能不熟练、防范意识不强,或者患者在接受护理操作的时候不够配合等,这些因素是目前临床上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因素,应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0名护理人员中有90%的人都有过被针刺的经历。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平时也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技能与防范意识,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并采取了一些列的预防措施后,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的情况大大的得到了减少。所以,此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