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1%(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80.4%(33/41)。结论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单侧Cage椎体融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髓核摘除单侧CAGE椎体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双侧侧CAGE椎体融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单侧Cage椎体融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TB)16kD-38kD-19kD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并对融合蛋白进行表达及纯化。方法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16kD、38kD及19kD基因,经过双酶切依次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pET28a-16kD-38kD-19kD融合基因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株BL21中,经IPTG诱导获得目标蛋白,并进行镍柱纯化。结果经过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pET28a-16kD-38kD-19kD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纯化16kD-38kD-19kD融合蛋白,为结核病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4例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术前、术后、随访时术后1年Cobb角平均值;入院时、术后、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半年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前Cobb角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随访时术后1年Cobb角平均值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入院时血沉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半年血沉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恢复Cobb角,降低血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收治的1例病理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此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彩超示左肾不均质等回声包块,CT示左肾占位。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临床罕见,儿童及青年人好发,肉眼血尿较普通肾癌常见。增强CT可呈“少进-慢出”式强化,病理免疫组化TFE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为诊断“金标准”。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成人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8年1月—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踝关节炎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6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对照组,n=30)与微创踝关节融合术(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随访,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为96.7%,疼痛显著减轻;对照组骨性愈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踝关节炎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较高的骨性融合率,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手术的临床治疗优势,从而为临床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我院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共计22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结果在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上,治疗后患者的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0)。结论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综合疗效,是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可靠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治疗胸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1例胸椎结核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术后12至24个月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6%,所有植骨均呈现骨性融合,疗效突出。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Cobbs角在0至14.7度,平均约为6.7度,与术前相比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进行胸椎结核治疗,不仅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