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 2015 年 12 月~ 2016 年 12 月收治的 69 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结果及脑脊液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1 例在治疗满 2个月时复查实验室结果正常,胸片及头颅 CT均提示病灶明显吸收。 62 例在 2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 7 例在 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59 例停药随访 1年无 1例复发, 14 例停药随访已 6个月,至今无复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其预后与结核药治疗的早晚、用药方法是否正确、并发症处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密切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8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方法是应用抗结核联合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结核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率的结果为62.26%,其总有效率是98.11%,经过统计学比较,两项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38.46%、84.62%)。对于治疗组的患者,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意识障碍、头痛、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并发的脑积水、脑梗死、脑实质病变及胸片结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用抗结核联合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抗结核治疗,并且对于病患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对这些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程较短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无力、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病程较长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烦躁、精神混乱以及剧烈的头痛等,严重的患者会表现出颅神经损伤、意识障碍以及抽搐。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0%),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分组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对照组包含35例患者,采取的是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包含35例患者,采取的是细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有效率和护理问题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运用细节护理干预,能够保证干预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降低护理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对患有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使用细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此次的调研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联合细节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症状的概率,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联合进行干预,能够带来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