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属参与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护理的各种活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性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收集到的资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结果①家属参与老年癌症患者的住院护理活动表现在对患者的心理情绪支持、饮食营养护理、舒适护理、活动和安全护理、治疗相关的护理、经济及过渡期护理六个方面.②家属的参与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更细心、耐心和周到的照顾,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尊和隐私.家属在参与护理中表达自己的爱与关怀,满足了亲近患者的需要以及使患者获得舒适和安慰的需要.结论①家属参与住院护理是患者和家属的共同意愿,应重视家属在住院护理中的作用.②护理人员应该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和期望,满足多元需求,为家属提供参与护理的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癌症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4月~2022年8月阶段的54例老年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护理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老年癌症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的设为参照组(n=27);施以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的设为研究组(n=27);对比两组老年癌症患者的QOL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MAC评分(癌症心理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研究组老年癌症患者QOL评分以及VAS评分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老年癌症患者QOL评分以及VAS评分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提升以及降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老年癌症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以及MAC评分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降低、降低以及提高(P
简介:【摘要】目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2)与对照组(n=2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临终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护理前的QOL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在家庭治疗中对于病程较长和疼痛较轻的癌症病人,应采取心理疗法和物理疗法来止痛,这些方法不但简便易行,而且还会给病人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生活的乐趣。心理暗示疗法:可结合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暗示病人如何进行自身调节,告诉他们只要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使他增强生活勇气,认真完成一日三餐和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放松止痛法:让病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使肌肉松弛阻断疼痛反应。物理止痛法: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温度刺激的方法。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做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也可取得止痛效果。转移止痛法:让病人闭上双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乐事,或者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钟,一般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事后要闭目静坐2分钟;也可根据病人的爱好,选放一些声调快的音乐,让病人边欣赏边随节奏作拍打、拍手等动作;还可让病人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说一段相声取乐。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的目的。(张甫卿摘自《保健时报》)癌症疼痛的家庭护理@翟旺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析对癌症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价值及其家属的情绪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 胃癌 患者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择期日期为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4 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癌症患者术后康复及家属情绪的影响价值。 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在术后生活质量上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 P < 0.05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情绪状况相较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 P < 0.05 )。 结论 :为患有癌症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保障,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着积极影响,同时对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有着良好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分析意义。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9月医院治疗的各类癌症患者 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高凝状态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观察组 PT、 TT、 APTT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 PLT、 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发生转移 PT、 TT、 APTT时间长于未转移的,血浆水平高于未转移组( P<0.05)。结论:癌症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且发生转移的患者平均血浆水平更高,更易发生高凝,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