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术侧肢体血管意外穿刺率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2013年2月~2013年4月共收治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72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前组,2013年5月~2013年7月共收治80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组。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术侧肢体意外穿刺率”课题,对品管圈管理应用前住院患者术侧肢体意外穿刺率情况进行现状调查,找出发生率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术侧肢体意外穿刺率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管理后动静脉内瘘患者术侧肢体意外穿刺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血管意外穿刺发生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产科病人欲行剖宫产术,在L2-3间隙硬膜外麻醉穿刺时发生出血,经调整进针方向和改变穿刺间隙都未能避开该血管。最后选择在L3-4间隙用较细的腰麻针直接穿刺,并刺穿该血管进入蛛网膜下腔进行单次腰麻,进而完成手术。该例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将45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7例(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法)和对照组216例(其中采用Veress针闭合充气法建立气腹118例,采用Hasson法建立气腹法98例),将两组患者建立气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两组病例从切口大小、并发症(出血、内脏损伤、漏气、皮下气肿、穿刺套管滑脱)、失败中转率及用时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在以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既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也解决了漏气、套管滑脱等弊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横切扫描比旁正中纵切扫描在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定位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选择60例肥胖患者(肥胖指数BMI≥30),随机分为两组(n=30),即超声旁正中纵切扫描定位组(p组)和超声横切扫描定位组(h组).仪器采用美国泰圣公司生产的Terason2000+型超声诊断仪,高清晰12L5高频电子线阵探头.患者均取左侧卧位,根据手术部位初步确定目标椎间隙,h组通过超声横切扫描定位椎间隙;p组通过超声旁正中纵切扫描定位椎间隙.两组定位椎间隙后均做好标记,并通过探头角度模拟进针的角度.然后沿着模拟进针的角度分别行正中入路(h组)和旁正中入路(p组)硬膜外穿刺.观察两组超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开始穿刺至导管固定完毕)、穿刺成功率、硬膜外置管困难发生例数(置入耗时超过30s)、术后腰痛发生例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60例肥胖患者中,h组超声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比p组明显缩短(P〈0.05);h组硬膜外置管困难例数和穿刺次数均少于p组;穿刺成功率和术后腰痛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超声横切扫描可以为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提供可靠的定位标志,硬膜外穿刺准备时间短,穿刺节约时间,试穿次数减少,硬膜外置管容易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利多卡因对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先行硬膜外穿刺针注入利多卡因再置入硬膜外导管。对照组直接置入硬膜外导管再注入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利多卡因用量及麻醉达到T8、T10的时间、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利多卡因用量、麻醉达到T8、T10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利多卡因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优于直接置管注入麻醉药,能减少利多卡因用量及麻醉达到T8、T10的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对颌骨、颧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颌骨、颧骨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选择40位进行调查,按照其所接受手术的类型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口内切开复位的20位患者作为调查组,20位接受口外切开复位的患者作为对比组,两组患者个人基本情况、病况等无较大区别(P>0.05)。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病状恢复情况,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调查组20位患者中的17位颌骨骨折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其余3位颧弓骨折患者,开口度、面型也恢复良好。对比组20位患者,有17位患者咬合恢复良好,3位面瘫。两组患者咬合、对位恢复无较为明显的差别,但其面瘫发生率差距较大。结论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相比口外复位固定,术后面神经损伤、面瘫发生几率更小,手术更为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意外滑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2年5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024台次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3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3598台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穿刺针意外滑脱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穿刺针意外滑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穿刺针意外滑脱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意外滑脱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人工心肺机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当,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机体损害,轻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对5家医院体外循环发生意外情况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引起体外循环灌注师对体外循环操作和意外情况处理的重视,以减轻对患者的损害程度。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计17671例,其中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958年6月~2000年3月共计11593例,其中发生体外循环意外36例;唐都医院1985年1月~1997年7月共计1275例,发生意外12例;宁夏医学院胸心外科1980年8月~1991年11月502例,发生意外12例;新疆医学院一附院1981年~1993年1300例,发生意外21例;广东医学院心胸外科1984年~1993年共361例,发生意外10例;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1981年~1993年共2640例,发生意外27例。以上资料除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由作者统计外,宁夏医院资料取自《中国循环》杂志1993年第8卷第2期102页,其余资料均取自1994年中国第二届体外循环论文集。17671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发生意外情况118例,意外情况发生率0.67%;118例意外的病人中,病残8例,病残率6.77%,死亡6例,死亡率5.08%。见表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的措施的应用价值,为后续输液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月份我院护理模式实施前的患儿视为对照组,将4、5、6、7月份患儿视为研究1组、2组、3组及研究4组,随着时间的跟进分别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对比两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情况为研究4组>研究3组>研究2组>研究1组,P<0.05。结论: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责任化等方式可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可在儿科的输液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