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缺乏病及其防制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治的100例常规检查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尿碘水平检测,根据尿碘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尿碘水平<100μg/L)和对照组(50例,尿碘水平200~500μg/L),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明确发病因素,并根据对比结果分析防制对策。结果:统计对比显示,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但观察组北方人群占比、不食用碘盐占比均高于对照组(χ2=14.446、P<0.05;χ2=29.172、P<0.05)。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了解碘缺乏病的发生现状,并探讨相应防制对策,为今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8岁~15岁健康儿童的尿样,并通过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水平,并根据碘缺乏病发生的特点探究其防制措施。结果采集尿样2832份,尿碘值介于10.2~916.1μg/L,仅有4个社区儿童尿碘中位数高于200μg/L,且性别与儿童的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今后防治碘缺乏疾病的工作中,不仅要对碘缺乏病监测及报告系统进行加强与完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存在防制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人们在保证碘水平处于正常营养范围内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摄入碘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碘缺乏病进行监测,并探讨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为了分析碘缺乏病的防控策略,研究随机抽取本市100户市民的食用盐作为研究样品,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为食用盐中的碘含量,并制作相关问卷了解不同群体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了解能力。结果:经过分析我市各年份的食用盐含碘量后发现,从2018年开始至2022年的碘盐合格率在不断的下降,但是组间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孕妇群体是对碘缺乏病认知水平最高的群体,为95.00%,其次是工人群体,了解率为82.00%,而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率比较低,为72.00%。市民对碘缺乏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4.00%。结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对碘缺乏病进行合理的防控,从而才可以促进居民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降低碘缺乏病的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探讨。方法:研究时间起始于2020年1月,终止于2023年1月,针对该阶段我院某院门诊及住院碘缺乏病液透析治疗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7至56岁,平均年龄(21.2±5.8)岁。门诊标本收集自检验科科、碘缺乏病似性病患者以及住院标本收集自输血检验后患者。依据随机分组进行区分,施治期间接受常规干预的3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加碘的3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模式下的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临床效果。碘缺乏病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比较和愿意接受食盐加碘人数。这些将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都少于常规组,(P<0.05),组间呈显著差异趋势;愿意食用加碘盐,明显高于比常规组,可见存在差异,(P<0.05)。结论:接受了加碘食盐治疗碘缺乏病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智力发育,防止发生生殖系统问题以及一系列其他的健康问题。总的来说,食盐加碘是我们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手段。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尽可能地购买加碘食盐,并将其添加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获得足够的碘,从而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不同食盐加碘浓度对于预防居民碘缺乏症的临床效果,从而制定最合适的食盐加碘浓度标准。方法 选取某县的300位居民,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位。让两组居民分别食用不同加碘浓度的食盐,对照组为35±5mg/kg,观察组为15mg±5mg/kg,追踪观察9个月,最后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居民的尿碘中位数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更符合WTO建议的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mg±5mg/kg的加碘浓度更符合居民的食用盐健康标准,能够在防治碘缺乏症的同时维护居民的食品健康,优化居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