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何阐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焦虑,即使对于中国或中国人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说清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息息相关。如果从长时段来看,我们可以将当下中国视为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转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同时这一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不断扩张、

  • 标签: 中国文学 阐释 “转型” 现代中国 传统中国 鸦片战争
  • 简介:我们生存在意义世界中,而意义世界是复合的。其一部分实践世界,是意识物世界叠合而成;而其余部分的意义世界,则是意识构成的思维世界,它的组成部分(筹划、范畴、艺术、游戏、幻想、梦境)离实践世界渐行渐远。艺术和游戏的内容是比喻性地借用实践经验,但是它们在符意上对现实不透明,在符用上没有实践用途。它们在人类文化中不断被"次生实践化":崇高化、商品化、学理化,由此构成一个符号修辞的四体演进序列。学理化是对艺术游戏的反思,是一种反讽式思维,走向了艺术游戏精神的反面。

  • 标签: 意义世界 意识 艺术 游戏 次生实践化
  • 简介:王阳明和贝克莱虽然都主张事物只能存在于心内,但两人对心物关系的看法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两人都把心看作本体,王阳明把心看作道德的本体,贝克莱把心看作世界的本体;两人都从主体性的角度解释物,王阳明把物解释为事,贝克莱把物解释为观念的集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强调要实现心理合一只能在心上下工夫,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强调只有心灵能够支撑事物的存在。因为东西方哲学的差异,王阳明的哲学走向了道德形而上学,贝克莱的哲学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

  • 标签: 王阳明 贝克莱
  • 简介:"东欧"作为一个冷战时期形成的地缘政治概念,不仅意味着国际区域的划分,更包含着特定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内涵。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国际政治意义上的"东欧"或许逐渐被"中欧"或"巴尔干欧洲"所取代,但作为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东欧"仍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外文学关系视野中的"东欧"当属后者。近代以来的东欧虽分属不同的国家,但从地缘政治、历史遭遇到文化传统,都有着明显的相似和关联性。相似的民族处境、历史体验、文化性格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对于在列强压制和侵占下获得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学习和反抗西方的矛盾中艰难走向独立和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不仅具有特殊的认同价值,更伴随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

  • 标签: 东欧 东欧文学 现代中国 译介与影响
  • 简介: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超越单一学科的限制,朝跨学科方向发展;翻译研究者已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将翻译置于更为宏大的文化语境中来审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必然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翻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种跨学科研究的必然结果便是学科界限的淡化。比较文学文学翻译研究日渐交叉融合、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便是有力的例证。在积极吸收其他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翻译研究自身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 学科建设 外语院系 外国文学
  • 简介:在去年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上,与会代表对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合并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圆桌会议。陈悖先生作了《学科合并是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契机》的论文发言。上海师大的孙景尧先生、郑克鲁先生也提交了《立足改革、面向市场,努力培养双语(多语)复合型中外文学人才——关于“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学科合并的意见》的论文提要。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专家学者们的深刻见解,

  • 标签: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学科合并 陈悙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1985年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年里,文坛上涌现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或事件,它们包括:以韩少功、李杭育、阿城、王安忆为代表的寻根文学,以莫言、周梅森、乔良等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以马原、洪峰、残雪为代表的先锋文学,以及由刘再复的"论文学主体性"所引发的激烈的文学理论之争。

  • 标签: 先锋文学 新历史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 李杭育 周梅森 马原
  • 简介:两宋时代缺少英雄气概,却是一个充满生活质感和文人气息的时代。如果生在帝王家,那在两宋时代真是不幸,而如果是我等小民,读了几本书,家有几亩田,倒是宁愿生活在那个科举完备、名相辈出的时代——总有个出头之日。文人当政在北宋大行其道,从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到王安石、苏轼、张先、宋祁,哪个不是大家。

  • 标签: 如梦令 蝶恋花 落花 文人气息 生活质感 英雄气
  • 简介:摘要词典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学会正确使用词典能使学习者事半功倍,既学到有关语言的知识,又能提高学习能力。目前由于多数大学生对词典的认识不够,使用词典的频率不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及如何正确使用词典,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 标签: 词典的使用 问题 英语学习
  • 简介: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从语言变革开始的,正是五四白话运动导致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迅速成功并使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而确立下来。语言即思想、思维、文化和精神,五四白话运动中形成的国语即现代汉语在最深刻的意义上规定了现代文学的现代特征。中国新诗在五四白话运动中诞生,因此五四新诗运动又被称为白话诗运动。但是需要明确,“文学的国语”和“国语的文学”是互动的,五四白话运动需要通过新的文学载体来显示自身现代转型的实绩,其成果是通过新文学经典作品最终予以确立和固化的,因此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又推动了五四白话运动。五四先驱者鼓动的新诗运动本身是五四白话运动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在多个层面上推动五四白话运动健康发展。

  • 标签: 五四时期 白话运动 新诗运动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
  • 简介: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水墨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水墨是中国的语言,它既说出中国的文化,也见证中国的精神。由于中国水墨画作品的大气磅礴和灵动秀美,所以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 标签: 中国水墨画 精神存在 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 民族文化 精神支撑
  • 简介:在讨论问题之前,要界定下本节中的一个关键词——心象。心象一词在英文中有两个对应的词:image和mentalimage,前者通译作“意象”“形象”,而后者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心象”的翻译。相对而言,

  • 标签: 心象 意义 IMAGE 心理学角度 “意象” 关键词
  • 简介:汉代术数易学发展迅猛,《焦氏易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部易学著作内保存不少的引诗论诗材料,是研究西汉末年诗学发展演变走势的语料。《焦氏易林》对《诗》的征引,于使用目的上是取象以言吉凶,手法上彰显的是象征对比兴的融通。清人陈氏父子、王先谦、冯登府等已经注意到《焦氏易林》用《诗》,但未将用《诗》放置到西汉末年《诗》学的学理层面去解读,故而也未能更好地还原出西汉末年诗学的面貌。

  • 标签: 《诗》学 西汉末年 “诗” 《易林》 《焦氏易林》 发展演变
  • 简介:摘要中国的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了传统的中国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很多传统戏曲的元素,比如民族语言的特点、表达形式以及民族风格等,才发展出了独具我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到了当代,民族声乐又借鉴了很多西洋唱法中的优秀成果,比如气息、共鸣、等方法,从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现在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但任何东西都需要不断的发展,尤其艺术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否则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淘汰。本文从说明我国当今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入手,着重阐述了戏曲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包括语言、韵味、情感和表演四个方面,所以我们只有在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戏曲的优秀成果,兼蓄并收,才能取长补短,有所创造,使我们的民族声乐得到更大的发展。

  • 标签: 民族声乐 韵味 润腔 舞台交流
  • 简介:实话说,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再三犹疑并且羞愧。因为身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纯粹从“知识”角度而言),我和黄灯一样都清晰地感受到,在当下,“知识分子”已经成了一个不再与真实生活和生命体验发生联系的空洞概念。不要说它已然不具备反叛压制、为民请命的正义性和正当性,就连其最底线的功能——反哺自己来处的知识谱系精神体系——也成了难以企及的标准。毫无疑问,“知识分子”这个词已经被“污名化”了。这里面固然有某些社会和历史原因,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充任了“污名化”的主体:从角色认同的自我疏离断裂,到人文道义的隔膜回避,到价值失范的默认漠视……这一切都导致“知识分子”的内涵不断被抽空和异化。

  • 标签: 知识分子精神 乡村书写 生命体验 真实生活 为民请命 知识谱系
  • 简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特点。学习数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在实际中加以灵活运用。文章便以数学应用数学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完善。

  • 标签: 数学 应用数学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 简介:若干年前。沪上余姓作者之心肠文章,成鸡肋话题后,李美皆撰文翻出新意,叫人眼前一亮。端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小李这回故伎重演,又打出一发“马后炮”。重操旧业,难免兴奋,笔墨悠荡中,赘生出无可无不可的闲笔。但终究令人高兴,英气“回来”就好。

  • 标签: 戏谑 “马后炮” 无可无不可
  • 简介:一9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个体时代,一些本地作家开始在文学中挖掘“上海特性”。有趣的是,挖掘对象恰恰是以前上海文学中较为缺乏的东西,即中产阶级传统。最初的创作是程乃珊的《蓝屋》、《女儿经》,之后有大量上海作家加入,如王安忆、王晓玉、赵长天、沈善增、陈丹燕、孙颐、王周生、殷慧芬等。其中,王安忆的《“文革”轶事》,程乃珊的《蓝屋》、《女儿经》、《金融家》,王晓玉的《上海女性》系列(包括《阿花》、《阿贞》、《阿惠》等篇)、《紫藤花园》以及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等等,是较重要的作品。

  • 标签: 上海文学 全球化 《上海的风花雪月》 《女儿经》 想象 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