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降低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石膏折断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且行石膏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如下指标进行逐项对比:①不良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②石膏固定折断率;③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④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2个月时的SAS、SDS、VAS、PSQI评分均更低(P<0.05)。较之对照组(25.00%、22.50%),观察组石膏固定折断率(5.00%)、并发症发生率(2.50%)均更低(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急诊骨折石膏固定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石膏固定折断与并发症的发生,且还能减轻其疼痛,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高。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率的分析,探讨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研究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730例体检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统计并计算了Hp感染阳性率,并深入分析了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对Hp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体检人群中Hp阳性率为44.58%,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感染比例越高,有饮酒和吸烟习惯的受检者感染比例更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Hp检测纳入常规体检内容,并加强针对高龄及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的健康教育,以期降低Hp感染率和相关疾病发生率。
简介:摘要: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是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舒适度及康复。本研究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护理干预方案,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回顾了相关文献,明确了现有护理措施的局限,提出了一套个性化的护理策略,包括术前教育、术中监测与管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早期识别与处理。在临床试验中,我们对两组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与创新护理干预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创新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肢体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且康复进度更快,满意度更高。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我们证实了该护理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提高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强调了个性化护理在降低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重要性,对未来心血管护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血透透析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以2023年5月-2024年6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对象,共60例。根据患者所用护理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为(66.725.34)分,研究组为(80.597.21)分,且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对血透透析患者予以干预,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其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行胃肠镜检查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将近期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普查体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CA199、CA125、CEA肿瘤标志物检测任意一项升高。对肿瘤标记物升高组患者、正常组患者按照12配比。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结果.任一肿瘤标志物升高组患者的主要病变、癌和高级瘤变检出率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种及以上肿瘤标志物均升高患者的癌和高级瘤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升高时患胃肠道肿瘤的可能性会增加,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为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要进一步确诊必须要通过胃肠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温护理在改善全麻患者术后应激、减少躁动发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视院内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遴选86例(病历范围:2022年02月-2023年02月)。依靠随机分组工具将患者平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3例作为对照,另外43例则归入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深入分析术后应激指标水平、躁动发生情况,相应数据入表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检测值,以及躁动发生率(6.98%)相比对照组均处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保温护理用于临床全麻手术患者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稳定其应激水平,降低躁动发生几率,便于后续治疗计划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