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糖尿病合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50 例临床随访分析 。 方法: 纳入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治疗组和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 探讨两组病情控制优良率 及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病情控制优 16 例,病情控制良 8 例, 病情控制优良率为 96 % ,明显高于 基础治疗组 ( P <0.05)。 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恶心 1 例, 头痛 1 例,腹泻 0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8 % ,明显低于 基础治疗组 ( P <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降血糖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进基础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临床随访 分析 重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及心源性休克、再次梗死等的发生率。方法我院50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尿激酶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组则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等级情况、左心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距离;心源性休克、再次梗死等的发生率。结果阿替普酶组疾病疗效、住院时间、心功能等级情况、左心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尿激酶组更好,P<0.05。阿替普酶组心源性休克、再次梗死等的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好。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再次梗死等的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就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心律失常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病患采用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显著,能预防心律失常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病患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1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参照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活化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62P、CD63,以及MPA等血小板活化功能的阳性表达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是,参照组略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提升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扩大使用。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心血管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西孟坦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共91例,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时间段内设置对比性治疗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药物方案,对照组(n=45)常规治疗,观察组(n=46)左西孟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心衰标记物及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就诊当日,两组心功能、心衰标记物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临床治疗7日后,观察组LVEF(48.06±8.51)%、心排血量(5.45±0.82)ml、SV(76.85±5.06)ml均显著提升,NT-proBNP(595.5±130.8)pg/ml降低,较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左西孟坦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70例本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根据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剂量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35,5mg/次,1次/d)和中剂量组(n=35,10mg/次,1次/d),2组均坚持他汀治疗并维持至出院后至少1个月。记录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中剂量组发生梗死后心力衰竭和心绞痛比例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恶性心律失常比例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靶血管再灌注治疗及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TEM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0mg/d他汀治疗与5mg/d他汀治疗的降脂效果相当,但能减少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7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性别比较病情等因素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心肌营养药物治疗、保证休息等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同时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15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ST和CK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学龄期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选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90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疾病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开展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动员家长参与护理计划以及延续性护理等。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等于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临床治愈率,对减轻患儿心理负担、降低家长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以提高患儿预后。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护理干预 学龄期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5.71%),P<0.05;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心肌梗死急性期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S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SAS无显著差异,经过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第3天及第7天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9%,对照组为71.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心肌梗死急性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不仅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度,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期 心理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急诊接诊的102例AMI患者,根据“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参照组51例患者予以传统护理,实验组51例患者予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急诊抢救指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诊评估、首份心电图、静脉通道建立、PCI手术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6.08%)高于参照组(74.51%),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AMI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78例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统计分析两组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24h心率变异性频率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各类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P<0.05),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92.31%(72/78)较常规心电图73.08%(57/78)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并可对心律失常类型与心肌缺血程度进行有效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引用。;方法:选取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救的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救治顺序进行随机编号分配,分为对照组( 21例)和观察组( 21例),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心理弹性得分进行数据对比; 结果:通过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 80.91%;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以上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存活。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肠溶性阿司匹林药物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样本限定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共计收录样本88例,分为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接受联合干预的44例患者为联合组,分析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心功能数据差异。结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PT、APTT、PAgT指标较之对照组存在显著数据差异(P<0.05);干预后联合组LVEF、BNP、LVESD、LVEDD指标较之对照组存在显著数据差异(P<0.05)。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干预中,氯吡格雷联合肠溶性阿司匹林药物的临床疗效显著,更好地促进患者生理状态改善,优化预后生活质量,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肠溶性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负性心理评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1]。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血管内科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早期溶栓治疗[2],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运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