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唇、腭侧联合入路牙槽突裂植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牙槽突裂植骨120例患者(在2017年6月26日至2018年6月26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两组均进行唇、腭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随后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间护理指导,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同时对比两组疼痛感、肿胀率、感染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1.67%)、肿胀率(1.67%)、疼痛感(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实施唇、腭侧联合入路治疗牙槽突裂植骨患者中,可获取满意效果,增加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甲组16例选择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乙组17例选择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丙组17例选择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的术中出血量要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伤后6小时内接受手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显著高于伤后7-10天手术的4.54%(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把握最佳手术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收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将接受后内侧入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接受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患者骨折复位状况和术后膝关节恢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骨折复位优良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1.88%,与研究组的93.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膝关节活动度方面,研究组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后外侧与后内侧入路联合在一起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活动状况,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治疗儿童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疗效,并对这些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了解,作出论述。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的70例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行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的扩大前颅窝底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肿瘤切除率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软件SPSS16.0处理数据,单侧额下入路组与双侧额下入路组的术前肿瘤大小构成、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肿瘤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术前术后KP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对于儿童前中颅窝底各类颅底沟通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最大范围地切除颅底肿瘤,降低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MSF)的效果。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MSF患者,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复位、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和疼痛指数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后路、前路手术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神经功能上,治疗后后路、前路感觉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而前路手术在运动功能评分上优于后路(P<0.05)。在疼痛指数上,二者无显著差异。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除切口感染外,前路手术均劣于后路(P<0.05)。结论前路手术能取得更好的神经功能和疼痛评分,但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存在劣势,应在以神经功能损伤为主时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74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无发生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状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安全、疗效显著、操作简便、预后良好,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关键词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5-0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对垂体瘤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5例,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为88.89%(40/4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56%(P<0.05)。结论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92例患者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取出,其中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51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取出41例。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行组间比较。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平均手术时间(42±15)min,手术出血量(72±31)ml。传统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71±30)min,手术出血量(238±92)ml;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脑脊液漏2例。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1个月为(1.3±0.2)分。传统入路组术后1个月为(2.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内固定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对泪小管断裂中改良双路硅胶支撑管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干预手段的应用,均呈现出不同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经静脉与经动脉入路两种介入治疗方式对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治疗方式的对比,探讨两种术式对 DAVF治疗的优劣性。方法:总结 2015、 6~2017、 3在哈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 DAVF患者 65例,进行 A、 B分组,其中 A组为应用经静脉入路治疗患者 30例, B组为应用经动脉入路治疗患者 35例。回顾治疗前后影像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再复发患者 A组 3例, B组 4例,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当、复发率相当,经统计学分析 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为治疗 DAVF的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分析并研究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于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患者100例,A组患者选择采用0.9%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B组患者选择采用0.6%的加磺酸罗哌卡因进行,C组患者选择0.4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调查可以看出,从麻醉效果方面,三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比麻醉的不良反应,可以看出C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低于A组和B组两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B超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小浓度的麻醉药物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不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取样63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32,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和常规组(n=31,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比较并发症率、神经功能指标、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率3.13%(1/32)比常规组19.35%(6/31)低,GCS(13.42±1.03)分,比常规组高,S-100B(0.10±0.02)ng/ml,NSE(10.29±1.14)μg/L,比常规组低,总有效率93.75%(30/32),比常规组74.19%(23/32)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具有较高安全性,并发症率低,治疗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15例。参照组应用前外侧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可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应用肘前肱动脉与正中神经入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8月-2020年9月;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14例(应用内侧入路治疗)和研究组14例(应用肘前肱动脉与正中神经入路治疗),对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前肱动脉与正中神经入路方式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为患者骨折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应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