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基于瑞士奶酪模型根因分析方法。方法:应用基于瑞士奶酪模型根因分析法,回顾性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上报的98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98例不良事件中,以患者冲动伤人、跌倒/坠床、外走、自伤发生率最多,分别占37.76%(37/98)、33.67%(33/98)、9.18%(9/98)、8.16%(8/98);白班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占42.86%,其次是大夜班,占26.53%;工作年限≤10年的护理人员与84.69%的不良事件有关。结论: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有关,也与护理人员有关,医院需加强重点人群的培训力度,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瑞士奶酪模型 精神科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 冲动伤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8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3例)和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43例),比较两组输液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儿输液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干预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分析。方法:入选12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于2019年12月-2022年6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脑疝率的3.33%、残疾率的8.33%、病死率的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疝率的13.33%、残疾率的25%、病死率的6.67%,P<0.05。研究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电话接收后至院前急救时间、急救电话接收后至入院专业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时间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基础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7.5%,研究组是2.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研究组均短于基础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脑卒中患者提供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缩短其呼救后到达和接受治疗的时间,确保患者尽早接受最佳治疗,保证其生命安全,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用于神经内科老年痴呆病人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老年痴呆病人10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关于MMSE评分,在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23.18±3.15)分,和对照组(17.94±2.85)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的发生率2.0%,和对照组14.0%相比更低(P<0.05)。结论:神经内科老年痴呆用针对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老年痴呆 不良事件 针对性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促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用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社会支持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65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护人 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及各维度表现为负相关;科学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表现为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为正相关。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评分较高,发挥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血压与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濮阳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据基础血压分为收缩压≤107 mmHg(1 mmHg=0.133 kPa)组、108~113 mmHg组、114~124 mmHg组、125~147 mmHg组、≥148 mmHg组五组及舒张压≤62 mmHg组、63~69 mmHg组、70~76 mmHg组、77~83 mmHg组、≥84 mmHg组五组,每组20例。统计分析不同收缩压、舒张压患者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收缩压108~113 mmHg组、114~124 mmHg组、125~147 mmHg组患者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4/20;10.00%,2/20;20.00%,4/20)低于≤107 mmHg组、≥148 mmHg组(40.00%,8/20;40.00%,8/20),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收缩压≤107 mmHg、≥148 mmHg(OR=1.346、1.531,P均<0.05)。舒张压63~69 mmHg组、70~76 mmHg组、77~83 mmHg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4/20;10.00%,2/20;20.00%,4/20)低于≤62 mmHg组、≥84 mmHg组(45.00%,9/20;35.00%,7/20),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舒张压≤62 mmHg、≥84 mmHg(OR=1.715、1.924,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血压与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关系密切,基础血压过低或过高均极易引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术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发生风险 基础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达到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标准的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E)的发生情况,探讨在此类人群中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至2022年4月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173例,其中18例患者因符合SCD二级预防被排除,最终纳入155例患者,中位年龄66.7岁,年龄范围18~85岁,男108例(108/155,69.7%),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12~55个月)。根据基线及末次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未改善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组(末次随访LVEF≤40%或ΔLVEF<10%)及LVEF改善的HFimpEF组(末次随访LVEF>40%,且ΔLVEF≥10%),其中HFimpEF组根据末次随访LVEF是否≥50%分为LVEF完全改善组(末次随访LVEF≥50%)和LVEF部分改善组(末次随访,40%<LVEF<50%),分别比较其基线特征及术后VAE的发生情况,VAE定义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需抗心动过速起搏和/或恰当放电治疗或药物复律治疗。结果研究共纳入155例患者,其中HFimpEF组95例,HFrEF组60例;两组患者VAE的发生率分别为5.3%和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FimpEF组中64例患者LVEF部分改善,其中4例(4/64,6.3%)记录到VAE;31例LVEF完全改善患者中仅1例(1/31,3.2%)记录到VAE,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对3.2%,P=0.8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女性、不符合SCD 1.5级预防适应证、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RT后达到HFimpEF的独立预测因素。随访时未达到HFimpEF标准及CRT植入前的心衰病程是VA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RT后HFimpEF者,其VA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HFrEF者。LVEF部分改善组与LVEF完全改善组的VA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非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再同步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15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5 9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力事件发生率约为78%[ES=0.78,95%CI(0.65~0.88)],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年龄、能级、身高、工作时间、聘用形式等。结论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管理者需依据其影响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 暴力事件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0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事件的基本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广东省87起副溶血弧菌暴发事件的基本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并运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事件分布在16个地市,44.8%(39/87)和37.9%(33/87)的暴发事件发生在宾馆饭店和学校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存储不当(40.2%,35/87)和生熟不分引起的交叉污染(25.3%,22/87)是引起副溶血弧菌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患者来源菌株主要血清型为O3:K6(87.5%)和O4:KUT(22.5%)。PFGE谱型提示O3:K6型分离株间的相似值为65.5%~100.0%,O4:KUT型分离株的PFGE谱型相似值为66.5%~100.0%。结论2017—2020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源性暴发事件广泛分布,需加强对宾馆、饭店、学校、单位食堂食品正确处理方面的宣传与教育。O3:K6和O4:KUT血清型是暴发事件的主要血清型,流行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多样性。

  • 标签: 副溶血弧菌 食源性疾病 暴发 脉冲场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食品产业高度工业化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呈跨国界、跨区域、进展快、难预测等特点,造成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自2021年12月以来,欧洲多国报告了疑似食用受污染巧克力产品的ST34型单相鼠伤寒沙门菌聚集性感染病例。经回溯性调查,比利时涉事工厂的酪乳管道高度疑似为本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源头,此次事件为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梳理了此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巧克力产品所致暴发事件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特征以及巧克力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管理措施,并基于本次暴发事件系统论述我国食品企业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管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预测预警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 标签: 食品 巧克力 单相鼠伤寒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正反馈闭环式护理风险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评估、风险干预、护理三级质控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风险评估、风险干预、护理三级质控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基于根因分析正反馈闭环式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发生情况(护理缺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并发症、死亡)、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干预措施落实率、护理安全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并发症、死亡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与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实施基于根因分析正反馈闭环式三级追踪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升高护理风险干预措施落实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根因分析 正反馈闭环式护理风险管理 消化内科 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在预防手术室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248例。采用手术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不良事件、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人性化服务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天麻钩藤饮对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66例)作为研究样本,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6例患者在均分为研究组33例与常规组33例,分组之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果更加显著(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来说,应采取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天麻钩藤饮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天麻钩藤饮 H型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整合式护理与心梗绿色通道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中选取到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分别提供整合式护理(对照组)、绿色通道护理(观察组),n=30。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用时均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P

  • 标签: 整合式护理 心梗绿色通道护理 急诊胸痛 住院时间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应用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的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所选时间段为2020年9月-2021年8月,此期共有220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而到我院接受治疗与护理。其中有110例所实施的护理模式为预见性护理干预,设置为预见性组;另有110例患者所实施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经由护理干预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的110例患者中,共有8例出现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27%;常规护理干预的110例患者中,共有30例出现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7.27%。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的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接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7.25±1.21)mmol/L,2hPBG(9.58±1.10)mmol/L,HbA1c(6.75±0.55)%,显著低于对照组[FBG(8.90±1.16)mmol/L,2hPBG(11.67±1.23)mmol/L,HbA1c(7.72±0.45)%]。观察组心肌梗死1例(3.13%),再狭窄1例(3.13%),未见心绞痛、心力衰竭、血运重建,合计2例(6.25%),较对照组8例(25.00%)明显减少。观察组护理后SAQ(82.40±5.2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SAQ(70.50±4.29)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更有利于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介入治疗 全程护理 血糖水平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应用效果和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单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发生率要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病发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后对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80例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科室随机分组后,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抽取40例,前组病患开展科室常规护理,后组病患则以优质护理模式为实施路径,对两组病患血液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得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患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少,生活质量4项观察项得分更高(P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方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开展手术治疗的248例病人,将所有病人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参考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4人。对照组病人实施日常规范化护理方案,参考组实施以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发生不良事件比例、护理质量评价得分和护理满意比例。结果: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后,参考组病人发生不良事件比例为1.61%,显著小于对照组7.26%,两组之间有着不同(P<0.05);参考组病人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着不同(P<0.05);参考组病人护理满意比例为97.5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5.48%,两组之间有着不同(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干预方式于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病人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比例,增强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比例,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人性化服务 手术室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