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纳米颗粒通常指直径在100nm以下的颗粒物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被医用于工程、信息技术、化妆品、医药卫生等许多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控释药物载体、介入治疗器械、生物大分子分离等方面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纳米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其毒性作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纳米材料毒性作用的研究不仅为纳米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进一步扩展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目前,

  • 标签: 纳米材料 细胞骨架 纳米技术 控释药物 颗粒物质 安全性评价
  • 简介:为了考察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的毒性特征,我们利用MTT比色法和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分别考察了该微胶囊的细胞毒性和急性全身毒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浓度≤1.0mg/mL时,材料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微胶囊浸提液即使在高浸提比(10.0mg/mL)下,浸提产物也无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浸提液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表明微胶囊浸提液无有毒的沥滤物和降解产物产生。说明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无明显毒性

  • 标签: 微胶囊 聚组氨酸 细胞毒性 急性全身毒性 MTT比色法
  • 简介:患者周某,女,60岁,农民,因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一年余,于1998年11月9日收入我院内科病房。患者于16岁时因患“结肠炎”即开始口服土霉素,以后间断服用,每年约服200-300片。自1997年春季感左下肢疼痛不适,活动后加重,曾去某医院就诊,经服强的松、消炎痛、伸筋丹等治疗1月余无效,疼痛逐渐加重,并活动受限。来我院就诊经查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腰椎拍片无异常,左髋关节拍片提示Ⅱ°股骨头坏死。笔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土霉素 下肢疼痛 结肠炎 类风湿因子 内科病房
  • 简介:目的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方法 应用带涤纶环的双腔留置导管,为6例患者行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插入导管。结果 共行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插入术6例,成功5例,失败1例。成功5例X光摄片证实,导管前端位于第二肋间,最高血流量可达350ml以上。测定瘘管再循环量为4.1%~19.7%,平均9.3%。结论 应用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并发症少。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血液透析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血流量 并发症
  • 简介:本文观察了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辅酶Q10治疗前后高频心电图的变化,发现治疗后高频成分明显减少。提示:辅酶Q10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高频心电图是反映心肌炎转归的灵敏检验手段。

  • 标签: 辅酶Q10 病毒性心肌炎 高频心电图
  • 简介:为评价医疗器械极性及非极性可沥滤物同时接触人体时产生重复接触全身毒性的可能性,该研究设计了大鼠胃肠外双途径接触试验法并验证其可行性。本研究设计了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玉米油组和胃肠外双途径接触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同时腹腔注射玉米油)。试验期间每天进行临床观察,每周称重。14d后,取血进行临床病理检测、大体病理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双途径接触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毒性相关性改变。结果表明该试验法能够使大鼠同时充分接触极性及非极性浸提介质又不引起不良病理反应。

  • 标签: 医疗器械 大鼠重复接触全身毒性试验 胃肠外双途径接触法 浸提液注射法 非极性浸提液
  • 简介:研究不同浸提介质对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浸提介质制备了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浸提液,以MTT法评价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与增殖的影响,计算相对增殖率(RGR)。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不同浸提液之间的OD值存在差异,四种浸提液的RGR值均〉80%,细胞毒性均为1级。选择含血清的MEM是评价介入类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的理想浸提介质。

  • 标签: 浸提介质 介入类医疗器械 生物学评价 体外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