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适宜的调药方案,以促进个体化治疗的实施。方法2020年1至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门诊招募124例柏树花粉过敏性AR患者,其中男43例,女81例,年龄(41±9)岁,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第1组患者每隔2日,根据前2日的平均鼻结膜炎日症状评分调整用药级别(短期症状评分组);第2组患者每隔1周,根据既往1周的AR控制测试(ARCT)评分调整用药(长期ARCT组)。在柏树花粉浓度上升及高峰持平期两组均上调药物,为加药期;在花粉浓度下降期两组均下调药物,为减药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日症状、用药及ARCT评分。结果整个花粉季期间,短期症状评分组日均鼻结膜炎症状评分低于长期ARCT组[(2.4±1.0)分比(2.7±1.0)分,P<0.01];而两组每日用药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花粉浓度上升期,短期症状评分组的ARCT评分优于长期ARCT组[21(19, 22)分比20(17, 21)分,P=0.049];而在花粉浓度高峰期和下降期,两组的AR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ARCT组违背调药医嘱次数的比例高于短期症状评分组(30.1%比6.7%,P<0.001)。结论花粉过敏的季节性AR患者应当根据花粉暴露量的变化规律灵活选择调药方案,以体现个体化医疗的理念。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季节性 药物治疗 个体化医疗 变应性鼻炎控制测试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是药品生产的红线。学校开设药剂一体化教学目的就在能更多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机的融合。但目前药剂实训室生产设备数目不够以及生产车间工艺布局的不足等这些硬件的缺失和工位的不足,在教学时很难将GMP意识真正融入到教学中。为了更好融入GMP意识,为了培养出更受企业欢迎的学生,笔者进行了一些教学构想。

  • 标签: 药物制剂教学,GMP,阶段性生产方式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中职院校在教授《药物制剂技术》的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的实践方式,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确立,针对教学困难部分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课前准备,课中利用情境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后做好知识点延伸工作,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中职 药物制剂技术 情境教学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现实中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呈多样化,若药品性状、质量发生变化可引起临床效果误差,严重者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文通过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类型、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展开总结,并基于此提出针对药物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干预对策,旨在提升业内同行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重视。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因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制剂技术》课程“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并依据当代高职高专课程的特征,分析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对思政元素融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途径展开探讨,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对于中药学专业课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中药制剂技术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是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狂犬病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之前发挥作用,在伤口内尽量中和掉可能存在的狂犬病病毒。但目前临床对于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不够规范,而其规范使用是减少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狂犬病 被动免疫制剂 预防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教育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对此,本文也将以中职院校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推动职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凸显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育优势和特色,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 标签: 信息化手段 中职院校 药物制剂技术 课堂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基于国家对质检岗位的要求,完善《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水平。

  • 标签: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思政元素和中医药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专业所需,还是社会所求,本文以课程的绪论部分为例,探讨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点,希望为中药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课程思政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κB激酶抑制剂PS1145对脓毒症小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45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即Con组)、脓毒症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即LPS组]和实验干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IκB激酶特异性阻断剂PS1145 50 mg/kg,6 h后腹腔注射LPS 10 mg/kg,即PT组),每组15只。在模型建立后6 h时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n=5),分别监测小鼠基础收缩压、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300 ng/kg静脉注射)后收缩压升高幅值、给予乙酰胆碱(Ach)(600 ng/kg静脉注射)后收缩压下降幅值。取3组中监测完基础收缩压亚组的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GCX)脱落标志物Syndecan-1(SDC-1)的水平,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小鼠肠系膜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另取15只小鼠分3组(即对照组、LPS组、PT组)建模后采用伊文思蓝染料(EBD)法测定建模6 h时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肺脏组织和肠系膜组织的EBD值。结果建模6 h时,LPS组和PT组小鼠基础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8±1.1)、(89.2±1.3)和(112.6±1.5)mmHg(1 mmHg=0.133 kPa),均P<0.01];使用NE后LPS组收缩压升高值[(6.40±0.16)mmHg]低于对照组[(13.75±0.43)mmHg](P<0.01),PT组[(8.93±0.17)mmHg]高于LPS组(P<0.01);使用Ach后收缩压降低幅度LPS组低于对照组[(4.16±0.10)mmHg比(9.52±0.53)mmHg,P<0.01],PT组[(6.45±0.17)mmHg]高于LPS组(P<0.01)。建模6 h时LPS组小鼠血浆TNF-α、SDC-1、NO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PT组均低于脓毒症组(均P<0.05)。3组小鼠血浆TNF-α和SDC-1浓度呈正相关(r=0.99,P<0.05)。建模6 h时,LPS组小鼠肠系膜组织动脉内皮细胞上eNOS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T组高于脓毒症组(P<0.01)。建模6 h时,LPS组小鼠心脏组织、肺脏组织和肠系膜组织EB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PT组上述组织EBD含量低于LPS组(均P<0.01)。结论使用PS1145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可改善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血管反应性,机制可能与其降低N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皮GCX损伤脱落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有关。

  • 标签: 脓毒症 IκB激酶抑制剂PS1145 多糖-蛋白复合物 血管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导致的垂体炎病例的诊治及23个月的随访情况,提示进行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钠血症等情况,需警惕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及时进行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价和长期随访。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垂体炎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多学科应对策略等内容,主要包括免疫治疗相关皮肤毒性、心脏毒性、胃肠道毒性、肝脏毒性、内分泌不良反应、肺毒性、风湿免疫不良反应,以及神经系统毒性、肾毒性、眼毒性、口腔及耳毒性等。

  • 标签: 免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PD-1/PD-L1)信号通路是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的途径之一,针对该机制的PD-1抑制剂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选择。但在这种治疗方式下,免疫系统会过度激活导致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肾脏方面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出现肾病综合征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使用PD-1抑制剂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期间出现肾病综合征,停药并予激素治疗后缓解的病例。

  • 标签: PD-1抑制剂 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医药行业是特殊行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关系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培养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技工院校,责任重大,本文以药物制剂技术及生产实训课程教学为例,对“药德、药规、药技”融合药学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医药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特质的高技能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是全球重要卫生健康问题,临床上大量患者需进行根除治疗。然而,随着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的明显升高,现有根除方案疗效显著下降,根除治疗形势日趋严峻,亟需开发安全、高效、可广泛应用的新方案。近期,4次/d口服的质子泵抑制剂和阿莫西林双联方案以其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其历史、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优缺点等进行了综述,有利于指导未来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新型W-H胃底折叠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于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腹腔镜W-H胃底折叠术的PPI依赖性GERD患者临床资料。问卷随访治疗前后的GERD症状评分、症状主观缓解程度、PPI停药情况、疗效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ERD患者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中位年龄58岁;其中85%(68例)合并食管炎,77.5%(62例)合并裂孔疝。手术时间为67(52,73)min,无术中并发症和中转开腹。术后随访时间为16(14,18)个月,术后各GERD相关症状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化道和呼吸道总体症状的主观缓解程度分别为100(90,100)%和100(80,100)%。随访期间PPI停药率为83%(69/80),疗效满意率为93%(75/80)。术后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腹胀、排气增多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1%(49/80)、8%(6/80)、5%(4/80)和4%(3/80),有16%(13/80)的患者遗留长期偶尔吞咽不畅。无死亡、症状学复发和再手术病例。结论新型W-H胃底折叠术的中期疗效良好,有显著的GERD症状控制率和PPI停药率。术后吞咽困难较常见,但多为自限性,且不影响手术疗效的满意度。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 胃底折叠术
  • 作者: 赵涛 苏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1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
  • 简介:摘要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改善铁代谢障碍在CKD患者贫血治疗中的作用逐步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CKD患者贫血的铁代谢障碍、补铁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作为新型CKD贫血治疗药物对铁代谢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贫血 慢性肾脏病 铁代谢障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资料。9例患者采用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P-Gemox-De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培门冬酶)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4周期治疗结束后,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总有效率为9/9,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主要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6例患者出现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未见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药物疗法,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