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9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PICC置管护理,按随机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静疗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一次穿刺率、一次置管率和上腔静脉到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静疗小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有利于提高一次穿刺率、一次置管率和上腔静脉到位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英文缩写称ESD。通常用于治疗患者的消化道病变。是在胃镜或肠镜下将粘膜肌层和粘膜层进行剥离,主要用于治疗早期的消化道癌前病变或癌。通过该手段可彻底切除病变,从而达到根治患者消化道肿瘤的作用。这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有效方法。然而,先进的治疗技术,需要配合科学规范的护理,才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 。
简介:摘要:乳腺良性肿瘤指发生在乳腺各种组织的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硬、不会发生转移、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限性的一类肿瘤。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6 年 3月 ~2018 年 12 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92 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SF-36)、抑郁( SDS)及焦虑( SAS)分值、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两组 SF-36 分值较护理前增高, SDS、 SAS 分值较护理前降低, 且研究组 SF-36 分值高于对照组, SDS、 SAS 分值低于对照组 ( P< 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 93.48%)高于对照组( 76.09%)( P< 0.05)。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简介:【摘要】脑出血后由于手术创伤所致炎症因子表达的升高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人们发现炎症的基本病变形式在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实时存在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短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急需良好的护理。目的评价五常法管理模式结合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自 2016年 3月— 2018年 11月间来中心医院接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 A组 (单纯人性化护理 )、 B组 (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 )各 23例,选取同时期来院接收健康体检的健康者 23例作为 C组 (健康对照组 )。观察 A、 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术后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 A、 B、 C3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inimummentalstateexamination, MMSE)评分。结果 B组患者相关生命指标变化较 A组平稳; 2组患者术后 24h血清炎症因子 IL-1、 IL-6、 IL-10和 TNF-α显著升高,但 B组患者血清 IL-1、 IL-6和 TNF-α显著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B组患者术后 24h定向能力、记忆能力、回忆能力以及注意计算能力均显著低于 C组,但仍高于 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MMSE各评分项与 IL-1、 IL-6和 TNF-α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 IL-10不相关。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从而稳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对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恢复有一定效果。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的重症疾病。该病的死亡率 >40%,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护理糖尿病酮症酸合并中毒症,则一半以上的患者均会死亡,为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必须配合好治疗与护理。目的通过对 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研究,总结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6年 2月— 2018年 12月间收治的 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药物治疗,并结合精心护理。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现均康复出院,其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疾病转归过程中有效护理措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及时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挽救其生命的重要手段。目的: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 CON组, n=50)与整体护理组( ENS组, n=50)。在围手术期,对 ENS组患者与 CON组患者分别进行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 CON组患者相比, ENS组患者治护后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术后卧床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中预后良好患者所占的比例更高, P< 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显著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简介:【摘要】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目的 浅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满意度评分 (93.48±2.10)分,症状、饮食、教育干预评分,分别为 (94.58±1.40)分、 (95.00±1.28)分及 (91.27±1.48)分、耳痛耳鸣缓解率 97.22%、高热缓解率 100%、呕吐缓解率 100%、听力下降缓解率 94.4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质量,缓解耳痛耳鸣、高热、呕吐、听力下降等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简介:【摘要】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随着麻醉效果的消退,颅脑术后疼痛往往在术后 24h内最为强烈。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颅脑术后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比较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前后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组的术后 24h内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P<0.01),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 P<0.05)。结论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旦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病变,肿瘤就会对周围组织进行挤压,进而使患者出现头疼、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脑胶质瘤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 2019年 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 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 51例和对照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的疼痛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的有 1例,中度疼痛的有 12例,轻微疼痛的 15例,无疼痛的 23例,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有 7例,中度疼痛的有 19例,轻微疼痛的 12例,无疼痛的 12例,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 32例,满意的有 18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 22例,满意的 15例,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脑电信号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特征在不可窃取性、不可伪造、必须活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为身份识别提供更安全的生物识别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脑电的相位同步特征识别方法,提取相位同步特征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与正常被试进行分类。利用相锁值对不同频段的相位同步特征进行量化,随后利用线性判别分析构造投影空间并在投影空间上投影,最后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和较好的稳定性。从结果中发现,β和γ频段分类准确率高达97%。研究表明基于相位同步与线性判别分析的分类方法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为未来探索有效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手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