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压注射器在核磁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我院503例肝脏增强患者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核磁动态增强扫描,采取检查前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显影剂、高压注射器及增强扫描,教会屏气呼吸训练,检查中正确操作,检查后细致观察,顺利完成核磁检查。结果检查完毕有二例分别出现荨麻疹和恶心呕吐症状,24小时后症状消失。有三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查后有眩晕症状,进食后好转。其余均表示无任何反应。无一例显影剂外渗,穿刺部位无一例静脉炎形成。成像效果清晰,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及时地将显影剂输入血管内,便于操作人员抓准扫描时机,给予诊断医师精准的图像。护士人文关怀的护理带动患者主动配合检查,缩短了扫描时间,提高了影像质量。
简介:目的:探析PPH治疗内痔术后出血原因及应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87例Ⅲ度环形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PH术后出血因素。结果:切除黏膜的厚度(P〈0.05)、吻合口高度(P〈0.05)、术后大便情况(P〈0.05)、术后小便情况(P〈0.05)与PPH术后出血相关。结论:PPH术中切除黏膜厚度较薄、吻合口距离齿线高度较低、术后大小便不畅是PPH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应对PPH术后出血重在预防,同时严格把握术中操作细节,加强术后护理及宣教。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406例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效果展开调查及分析。方法此次调查的对象为2008-2010年放置宫内节育器的406名育龄妇女,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实地走访育龄妇女。结果在调查中406例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副反应率83.99%,不同IUD之间的副反应发生率也不同。结论IUD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副反应的防治,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取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4例IUD异位患者,重点观察子宫位置大小、形态及IUD上缘距宫底外缘之间的距离或IUD下缘到宫颈内口的距离,IUD偏离子宫腔正中的位置是否嵌入子宫肌层、宫壁或完全穿出宫腔,甚至游离入腹盆腔,IUD扭曲变形,宫内有无妊娠囊,是否合并子宫肌瘤等。结果超声及盆腔X线检查诊断IUD异位154例,其中IUD位置下移102例,带环妊娠31例,合并子宫肌瘤11例,节育器嵌顿3例,IUD扭曲变形2例,节育器游离至腹盆腔3例,节育器数量异常2例。IUD异位时可在超声引导下或经腹腔镜取出,患者均一次性取出成功,成功率达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可判断IUD在宫内的位置,并可及时发现IUD异位,对IUD异位患者超声引导下或经腹腔镜IUD取出术对临床提高取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在绝经妇女节育器(IUD)取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绝经期取IUD患者3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190例患者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辅助治疗,作为对照组,190例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米索前列醇”进行辅助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取环过程中的宫颈扩张程度、不良反应、手术时间及取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4.71±5.77min,对照组患者22.17±8.25min,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扩张有效率100.00%,对照组患者97.37%,P<0.05;观察组患者取环成功率96.32%,对照组患者87.89%,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提高绝经妇女宫内IUD取出过程中宫颈的扩张程度,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环成功率均具有重要意义,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两种滴管固定方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静脉穿刺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重新固定和重新输液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比对照组固定方法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7-01摘要随着一次性输液器的发展,现在的输液器已可以达到不需排气且有过滤作用。本人所在医院自2014年4月起开始使用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自排气型精密过滤输液器。此输液器在莫菲氏滴管下端有一个调节器,在过滤膜与头皮针之间有一个安全夹。传统的操作中,为避免排气后药液因重力作用漏出,我们常常将这两个开关都夹紧。但在长期接触老年输液患者后发现,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差,体内静脉压低,临床工作中运用传统的排气方法后常常遇到进针后虽已在血管内但仍见不到回血,护士就以为穿刺不成功,往往会将针头再向前推送,而这时就易刺穿血管,造成穿刺失败。工作中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出以下两种方法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现象的发生,效果显著。方法:收入本次实验患者均为到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收入时间为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随机选取 92例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完成分组,设置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比护疗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学计算,实验组发生率显著较低,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计算,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结论:将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透析治疗的患者当中,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降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