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检验危急值判定标准进行判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判定方法进行检验危急值判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45.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9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检验危急值标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判定,能够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年龄、病程、精神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血脂、血糖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半年以上、精神症状血压比较稳定、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共70人,精神症状以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甲状腺激素、血脂、血糖以2012年12月所查结果为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对心电图和颅脑CT结果分组进行判别分析。结果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TSH升高、TT3降低,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血糖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的患者较多。血脂与血糖互呈正相关(P<0.05或P<0.01),TSH与T3、T4呈负相关但无显著性(P>0.10),提示TSH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影响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TSH与T3、T4负相关(P<0.05或P<0.01),精神症状也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氯氮平治疗至少半年以上的患者,TSH升高与氯氮平剂量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判别分析表明对于无高血压病或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阴性症状重、TSH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异常,注意这一改变对心身疾病的相互影响,防范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氯氮平相对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可能较大一些。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服务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自残,暴力行为,出走,不合作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差异来比较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SDSS较入院时差异较小,实验组患者SDSS较入院时差异较大,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SDSS评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n=29)与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几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为82.76%(24/29)。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4%(5/29),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服务服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探讨其对患者住院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12周的康复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根据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其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康复训练12周后研究组SANS、SAPS、SDSS量表评分及NOSIE消极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降低,而NOSIE积极评分较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常用的6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1。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为有心理问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病房内符合研究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经知情同意书告知后愿意参加研究的共63例研究对象,采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对于他们进行调查。然后将SCL-90测定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并与EPQ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差异;其配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其人格特征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和人际敏感及主观的躯体不适感的因子中,都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在EPQ人格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常存在长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又使其产生一定的自身压力,在应激事件的刺激下会有恐怖和紧张出现,且易受暗示,从而产生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同时又因存在人际敏感反作用加重了他们躯体化不适和抑郁、焦虑、恐怖等负性情绪的表达。抑郁情绪,易冲动又难以平静所以对各种心理社会性刺激事件常表现出过于强烈的心身反应。同时他们掩饰性高,由于过分的掩饰使他们出现出现与内心体验相反的外部情感表达,这又使他们在自身情绪宣泄通道受阻,自身心理调节功能受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们在不善于表达和疏泄自己负性情绪更显情绪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