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椎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抽签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椎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实施侧后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低于对照组的86.67%。P>0.0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侧后方入路、椎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侧后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侧后方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经皮椎间孔镜 治疗 中央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膝关节半月损伤术后应用活血化瘀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后,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血清中各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损伤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应用膝关节半月损伤术,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患者应用康复训练,研究组(n=45)患者应用康复训练联合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损伤术后应用活血化瘀汤配合康复训练,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 回血化瘀汤 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下缘内固定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手术在先天性下睑内翻伴内眦赘皮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褥式缝线矫正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睑下缘内固定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睑下缘内固定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在伴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下睑内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睑板下缘内固定 内眦赘皮矫正术 先天性下睑内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及分析椎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29例进行常规的开窗手术,实验组29例进行椎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VAS、ODI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椎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康复快,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肌内效贴扎术配合功能锻炼对运动员半月损伤患者术后疼痛度、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运动医学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70例半月损伤运动员,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5例(功能锻炼),乙组35例(肌内效贴扎术+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度、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治疗1天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0天、治疗1个月乙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 治疗前、治疗1天两组LK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0天、治疗1个月乙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扎术配合功能锻炼应用于半月损伤运动员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运动员 半月板损伤 肌内效贴扎术 功能锻炼 术后疼痛度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背景:在关节镜膝关节手术后,为了提供术后镇痛,通常会进行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关节镜膝关节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方法:46名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关节镜膝关节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1µg/kg右美托咪定(D)和等渗盐水。对照组接受25ml等渗盐水(P)。通过测量疼痛强度(VAS评分)和镇痛持续时间来评估镇痛效果。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和体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术后1、3、6、12和24小时干预组(D)的平均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干预组的曲马多总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关节镜膝关节手术结束时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对麻醉药物的需求,并延长术后首次镇痛药物需求的时间。

  • 标签: 镇痛 右美托咪定 关节腔内 膝关节手术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微创经椎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2月-2023年8月实行,在骨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微创经椎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传统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项目以腰椎功能、疼痛情况为主。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主观症状、运动障碍等的减轻程度及患者体征状态的总体恢复速度,均高于治疗前,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对脊柱疼痛等方面的科学控制作用及患者各阶段的体位舒适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有效减轻了病症疼痛,并促进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生存能力恢复。

  • 标签: L5S1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 作用分析
  • 简介:背景: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一般采取手法复位和接骨固定治疗。手法复位治疗因发生再移位风险较高,临床应用受限。固定治疗因入路方式不同临床疗效亦不相同,患者病情不同,其手术入路选择不同,通常向掌侧出现移位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多行掌侧入路治疗。目的:研究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对临床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将应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3.96±2.65)vs(11.50±2.20)周]短,桡骨短缩[(1.75±0.72)vs(0.76±0.42)mm]和掌倾角(6.53°±4.11°vs10.80°±4.89°)优(P〈0.01);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67.57%vs94.59%)升高(P〈0.01);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41%和13.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桡骨短缩、掌倾角优化和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桡骨远端 T型钛板固定 经掌侧入路 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内固定术方式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接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骨接骨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骨皮质剥脱术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长骨 骨不连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运用经皮椎间孔镜切除术与椎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的价值。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因腰间盘突出症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9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两个小组,即乙组(48例)与甲组(48例)。在乙组患者治疗实践中依托椎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在甲组患者治疗实践中依托经皮椎间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探究适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甲组患者各相关指标优于乙组患者,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乙组患者,示之为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切除术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和全椎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具体的效果及对患者VAS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全椎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两组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疗效 疼痛
  • 简介:背景:髌骨不稳定的疾病逐渐得到重视,而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很多,需要探讨一个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手术方式。目的:探讨带袢钛单骨道重建与骨槽带线锚钉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9例,均为单膝,其中对照组采用带袢钛单骨道重建,共33例,男7例,女26例,年龄15~30岁,平均(18.5±3.5)岁;试验组采用骨槽带线锚钉双束重建,共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15~30岁,平均(17.9±4.3)岁。患者术前症状主要包括行走摔倒、关节不稳、髌骨多次脱位病史,查体示髌骨恐惧试验(+)。测量术前和术后的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采用术前和术后行Kujala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来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4.0±2.1)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活动无受限,查体示髌骨恐惧试验(-),患者均较满意,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末次随访Kujala主观评分分别为(83.6±3.3)分和(87.2±2.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分别为(89.5±2.9)分和(90.0±8.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袢钛单骨道重建与骨槽带线锚钉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均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不稳的状态,短期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带袢钛板 带线锚钉 内侧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
  • 简介:背景:SchatzkerⅡ-Ⅲ型是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而关于关节镜辅助经皮接骨内固定(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疗效评估的前瞻性研究较少。目的:评估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应用于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1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愈合及骨愈合时间,术后30-d内切口感染、关节感染及皮肤坏死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延迟愈合、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数据。采用Rasmussen功能评分及放射学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术前与术后12个月均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切口长度缩短,术中总出血量与术后总引流量均减少,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切口及骨愈合时间缩短;实验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关节感染)发生率(26.8%vs5.0%)、远期术后并发症(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发生率(26.8%vs7.5%)均减少(P〈0.05)。实验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和远期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并能够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运动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损伤疗养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疗养中心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66例运动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损伤术后康复的疗养员,随机分组各33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联合强化本体感觉训练)的干预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指标差异相匹配,P>0.05。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Lysholm评分与膝关节屈伸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97%)比对照组(81.82%)高,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可强化运动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损伤疗养员的术后康复效果,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疗养员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阴茎皮肤、包皮内皮瓣及阴囊肉膜覆盖手术,并术后生肌液尿道灌注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及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2015年住院治疗的86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行阴茎下曲矫正的同时,行阴茎皮肤、包皮内带蒂皮瓣代尿道,并阴囊厚肉膜覆盖手术,术后给予去腐生肌液尿道灌注,对术后愈合情况,尿瘘,及皮瓣坏死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86例患者尿道皮瓣完全成活,阴茎完全伸直,效果满意.发生尿漏6例,2例4周后瘘口自然闭合,4例于6个月左右行尿道修补术后瘘口愈合.尿道口狭窄3例,经尿道扩张后痊愈.阴茎轻度扭转2例,因程度较轻未予特殊处理.结论联合应用阴茎皮肤、包皮内皮瓣及阴囊肉膜覆盖尿道成形手术,并术后生肌液尿道灌注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关键词尿道下裂;阴茎皮肤;包皮内;皮瓣;阴囊肉膜;祛腐生肌液中图分类号R72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0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接骨内固定,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患者疗效及肢体功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各40例。A组行微创经皮接骨内固定,B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C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上存在明显差异,A组显著优于B组同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经皮接骨内固定的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干眼治疗工作的实施,对白内障合并无症状干眼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100例白内障合并无症状干眼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简单随机化”分组处理。对照组不做相关处理,观察组在术前给予干眼治疗。结果:术后不同时段,观察组患者眼表指标改善幅度更大,且睑腺功能异常、有症状干眼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干眼治疗工作的开展,是改善白内障合并无症状干眼患者术后眼表指标的根本,也是降低患者睑腺功能异常、有症状干眼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白内障 无症状干眼 眼表指标 泪膜破裂时间 睑板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