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根治术(RP)联合淋巴结清扫术(ALND)治疗前列腺癌对患者术后尿控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7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接受RP治疗,观察组接受RP联合ALN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尿控功能、尿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射情况;术后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率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48.74±28.94)min]长于对照组[(128.64±26.43)min],术中出血量[(291.34±45.67)ml]多于对照组[(270.19±42.86)ml],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尿控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尿控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无复发生存时间[(10.54±0.76)个月]长于对照组[(10.05±1.25)个月],P<0.05。结论RP联合ALND虽可延长前列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改善术后肿瘤学结果,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并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短期尿控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肾根治性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肾部分切除术组(49例)和肾根治性切除术组(5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情况。结果肾部分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肾根治性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肾根治性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BUN和Sc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Scr和BUN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肾部分切除术组的Scr、BUN水平均低于肾根治性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 vs.4.1%、1.9% vs. 2.0%,均P>0.05);两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94.3%)vs.47例(95.9%),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肾根治性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短期疗效、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相似,但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D2根治术与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所应用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前者接受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术后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2组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腹腔微转移指标水平、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淋巴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关腹前,观察组CEA水平、DD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期间,观察组复发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32.56%),P<0.05。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D2根治术与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彻底清扫淋巴结,腹腔微转移少,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复发少。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术侧肺间断机械通气在肺癌根治术对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样分为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术侧肺间断机械通气)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每组各2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经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术侧肺间断机械通气在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对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神经Ⅱ型(PecsⅡ)阻滞用于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和PecsⅡ阻滞组(P组)。2组均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阻滞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采用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各节段皮区阻滞情况、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24 h内镇痛药(PCIA中舒芬太尼以及补救镇痛药)用量、神经阻滞时间、Horner综合征以及术后24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P组T5-T7皮区阻滞率降低,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1),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神经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使用补救镇痛药,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PecsⅡ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前锯肌平面阻滞。
简介:【摘要】目的: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于围术期采用个体化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探讨。方法:样本均为在我院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均收录于2021.6——2022.6,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围术期护理方案,分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体化精细化护理),均纳入30例样本。统计组间情绪、安全性差异。结果:开展护理措施之前组间情绪状态并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开展后两组虽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情绪状态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于围术期采用个体化精细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术后安全性,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乳晕腔镜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吞咽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状腺球蛋白(Tg)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乳晕腔镜根治术治疗,术后两组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情况,术后1~3 d疼痛程度,术后1周、1个月嗓音和吞咽障碍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 d血清VEGF、T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拔管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均<0.05)。术后1~3 d,两组疼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嗓音障碍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观察组无吞咽障碍,对照组吞咽障碍发生率为16.67%(5/30),P<0.05。术后1个月,两组均无吞咽障碍,观察组无嗓音障碍,对照组嗓音障碍发生率为3.33%(1/30),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VEGF、Tg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腔镜根治术能够有效缩短甲状腺癌患者恢复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嗓音及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还可抑制新血管形成和癌细胞生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方案对老年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男51例,女29例,年龄(65.86±8.73)岁,年龄范围为45~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和定压通气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单肺通气前(T0)、单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60 min(T2)、单肺通气90 min(T3)]的呼吸指标[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气道平均压(Pmean)]、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T1、T2时,定压通气组的Pmean、Ppeak和Pplat低于定容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定压通气组的PaO2高于定容通气组,PaCO2低于定容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压通气组的拔管时间[(12.90±3.75)min]早于定容通气组[(19.03±3.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压通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7/40)]低于定容通气组[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行单肺通气过程中,采取定压通气模式能降低气道压力,改善氧合水平,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较快。
简介:摘要根据胃癌的肿瘤位置与分期的不同,临床上会分别选择远端胃癌根治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以及近端胃癌根治术等进行治疗。无论何种胃癌根治性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都是胃癌手术的重要环节,也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部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产生前功尽弃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腹腔镜手术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如何安全地进行消化道重建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如何妥善有效地处理并发症,将有利于整体提升我国胃癌的治疗水平。本共识主要针对消化道重建过程中和术后近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从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在反复征求国内权威专家们的意见和讨论修改后形成专家共识,为我国外科医生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消化道重建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Roux-en-Y吻合及BillrothⅡ-Braun吻合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协和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71例远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组(Uncut RY组,29例);Roux-en-Y吻合组(RY组,24例);BillrothⅡ-Braun吻合组(BⅡ-Braun组,18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Uncut RY组、RY组及BⅡ-Braun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6.0±28.8)、(201.0±28.5)、(186.4±26.1)min,吻合时间分别为(56.2±13.9)、(57.8±12.9)、(51.5±10.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85.4)、(280.1±78.4)、(273.3±79.6)mL,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2.5±14.4)、(53.9±14.6)、(46.2±9.4)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6±2.8)、(12.1±3.0)、(12.8±2.6)d,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1、1.33、0.12、1.89、0.35,P值分别为0.251、0.271、0.890、0.158、0.709)。Uncut RY组、RY组及BⅡ-Braun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发生例数分别为0、1、1例,腹腔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1、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例数分别为2、1、5例,吻合口溃疡发生例数分别为0、0、1例,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10、1.000、0.063、0.254);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例数分别为0、6、0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ncut RY组、RY组及BⅡ-Braun组术后1年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体质量下降分别为4.00(2.00,5.50)、3.00(1.25,4.75)、3.00(1.75,4.25)kg,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分别为(5.62±8.20)、(6.63±6.84)、(5.33±7.79)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分别为1.00(-2.50,7.00)、3.00(-1.25,6.75)、6.00(-3.25,7.50)g/L,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H=1.42、F=0.18、H=2.43,P值分别为0.492、0.839、0.297)。结论作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能降低Roux-en-Y滞留综合征的发生率,并且不增加手术风险,不影响术后营养状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胃肠道重建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NMLN)及位置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肝内胆管癌行根治性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56例,年龄(58±10)岁。根据TNM分期(第8版)分为2组:N0期组(n=62)和N1期组(n=43)。依据NMLN分期将转移淋巴结为0、1~2、>3枚者分别分为3组:0期组(n=62)、1期组(n=24)、2期组(n=19)。将4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依据淋巴结转移是否局限于第一站分为2组:第一站转移组(n=11)和非第一站转移组(n=3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淋巴结清扫及病理情况、术后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筛选肝内胆管癌根治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0、N1期组淋巴结清扫或检出数目分别为6(3,8)和6(3,10)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P>0.05)。N0期组患者总体生存期优于N1期组(32.0比9.0个月,χ2=23.99,P<0.001)。0期组、1期组和2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0、14.0和6.0个月,3组间总体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01)。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MLN分期较N分期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能力。第一站转移组和非第一站转移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0和7.0个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糖类抗原125>35.0 U/ml(HR=4.297,95%CI:2.418~7.634)、肝内胆管结石(HR=2.713,95%CI:1.499~4.911)、T4分期(HR=2.934,95%CI:1.478~5.825)、NMLN分期1期(HR=2.759,95%CI:1.500~5.077)、NMLN分期2期(HR=7.376,95%CI:3.553~15.312)为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肝内胆管癌根治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NMLN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淋巴结转移位置与预后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pCCA)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CCA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为(58±7)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和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CCA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和术中输血患者。1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65±87)min,术中出血量为(167±81)mL。10例患者中,1例Bismuth Ⅲb型手术标本切缘阳性,9例为R0切除。(2)术后情况:10例患者胃管拔除时间为(2.3±1.9)d,术后住院时间为(19.9±9.0)d。10例患者中,无二次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10例患者中,6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5例发生胸腔积液,3例发生腹腔积液,1例发生肠梗阻,部分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患者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消失,肠梗阻好转。1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胆瘘、肠瘘等严重并发症。(3)随访情况: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10例患者中,3例肿瘤复发,复发位置为残肝肝内胆管,腹腔其余位置未发生种植转移。7例肿瘤未复发患者中,1例因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0例患者中,9例生存。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pCCA根治术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平衡麻醉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95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47例)与B组(48例),A组患者给予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给予平衡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T0)、术后6 h(T1)、术后5 d(T2)时,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Hb、HCT、乳酸水平及疼痛评分均高于T1、T2时的水平(P<0.05)。A组患者T0时的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T1、T2时的水平,T0、T1时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T2时的水平,T0时的淋巴细胞高于T1、T2时的水平,T2时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T0、T1时的水平,T0时的嗜碱性粒细胞水平高于T1、T2时的水平(均P<0.05);B组在T0时的IL-6水平低于T1、T2时的水平,T2时的TNF-α水平高于T0、T1时的水平,T0时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水平高于T1时的水平,T0时的调节性T细胞(Tregs)高于T1、T2(均P<0.05)。T2时,A组患者的IFN-γ、TNF-α水平高于B组,淋巴细胞水平低于B组,T0时,A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B组(均P<0.05);T1时,A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B组,T2时,A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B组,T0、T2时,A组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与术后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平衡麻醉可调节择期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反应,不易引起病情恶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能切除胰头癌行个体化手术入路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8例可能切除胰头癌患者,给予个体化手术入路根治性切除术,分析整体手术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患者,10例为肠系膜下静脉入路,8例为结肠下动脉入路,手术时间为(318±82)min,术中出血量(863.74±510)ml。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年总体生存率为14例(77.78%),3年总体生存率为4例(22.22%)。结论:临床医师在可能切除胰头癌的手术中,需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及与血管的关系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规范性,避免切除多余健康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