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128例,均行C反应蛋白检验和血常规检验,以病原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感染性疾病检出率,观察比较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验、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效果。结果:本组的感染性疾病检出率为88.28%。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反应蛋白检验和血常规检验(P<0.05)。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反应蛋白检验和血常规检验(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联合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辅以3C全程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岗的9名护理人员,以及200件器械,按不同的管理方法分成2组,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100件器械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接受3C全程优质护理的100件器械设为观察组,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器械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以及科室管理质量,建议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3C全程优质护理 器械管理 管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将其均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A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B组),选择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C组。所有研究者均行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联合检测,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对比三组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检测情况。结果 分析发现,在血清 LPS、AMS 与CRP 阳性率上,与健康者对比,急性胰腺炎患者更高,有差异性(P<0.05);三组血清 LPS、AMS 及 CRP 水平对比,病情越严重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与CRP、淀粉酶对疾病检测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对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效果更好,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应用C反应蛋白+淀粉酶这种联合方式,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准确性高,能够尽早实现对病情的有效判断,为后续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 标签: C反应蛋白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分别进行尿常规检验、C-反应蛋白两种方式检验,比较效果。结果:诊断准确率相比,C反应蛋白较尿常规更高(p<0.05);疾病类型检出率比较,单纯性、坏疽穿孔性两种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5);检查时间对比,尿常规更短(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C反应蛋白诊断的准确率高,对疾病类型的鉴别性能更好,但用时长,临床上可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 标签: 小儿急性阑尾炎 尿常规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应用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3月到2022年10月到我社区开展治疗的800例社区呼吸道感染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进行联合检测,将最终的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研究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应用的社区呼吸道感染检测当中的价值。结果 ①800例疑似社区呼吸道感染病例最终确诊791例,经过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检出7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99.75%、阴性预测值为87.50%、敏感度为99.87%、特异度为77.78%、准确度为99.63%、约登指数为77.65%、误诊率为22.22%、漏诊率为0.13%。结论 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有效的提升对社区呼吸道感染的检出质量,可以为检测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值得推荐。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社区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有无全身炎症反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hs-CRP。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hs-CRP、IgG及IgM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和健康受检者,对照组高于健康受检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IgA、C3及C4指标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低于健康受检者,P<0.05。治疗后,三组受检者的免疫指标对比,没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联合检验免疫功能和hs-CRP,能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 标签: 免疫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Ig)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AL患者共118例,患者均按初诊疾病类型分为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3)组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35例以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NL)组64例,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ELISA实验对四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k(Kappa)轻链、λ(Lambda)轻链的水平值进行检测,对上述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LL组与ANLL组的IgA、IgG、IgM、k轻链、λ轻链的水平值较对照组要高,ANLL组的IgA、IgG、λ轻链的水平值较对照组高,ALL组的IgG水平值较对照组要高(P<0.05),AML-M3组与对照组的IgG、IgA、IgM、k轻链、λ轻链的水平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Ig各项指标水平均比白细胞计数在其他范围时要高,IgG水平值与λ轻链水平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外周血血小板计数≥300×109/L时,IgG各项指标水平均比血小板计数在其他范围时更高,且IgG水平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Ig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具有一定的关联,能够为医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初步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测 急性白血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肌红蛋白(Mb)检验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比分析2组Mb、cTnI水平值,分析研究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小时、24小时以及3天Mb、TnI水平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Mb、cTnI水平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4小时、24小时、3天的Mb、cTnI水平值均比治疗前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进行Mb检验,该检测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对判断疾病的严重性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 检验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来院健康体检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AFP、AFU及PIVKA-Ⅱ值。 结果 肝癌组患者的AFP、AFU及PIVKA-Ⅱ值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良性肝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AFU及PIVKA-Ⅱ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效能,适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异常凝血酶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出异位妊娠患者在临床诊疗中实行阴道超声、腹部超声的效用价值,并对其与血清β-hCG、雌孕激素之间的相关性作出研究。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0年4月-2022年7月实行,在妇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择出14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异位妊娠,并统一实行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后续比较中提及的项目为各个类型疾病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胚囊型异位妊娠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均低于非胚囊型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包块型异位妊娠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均低于非包块型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盆腔积液型异位妊娠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均低于非盆腔积液型异位妊娠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共同实行中能够有效检查出患者体内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且证实了异位妊娠与血清β-hCG、雌孕激素的相关性较高。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再选取非梅毒人员3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都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TRUST)等试验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ELISA和TPP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要高于TRUST,其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梅毒 检验方法 梅毒螺旋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 随机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我院96例血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采取有效处理对策。结果 经统计,所有患者中出现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有91例(94.79%),原因包括:原发性(糖尿病、用药所致、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肝脏病变、遗传性型高脂蛋白血症、LOL-R缺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继发性升高比重低于原发性升高;血清胆固醇降低的有5例(5.21%),原因包括:原发性(肝硬化、ɑ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继发性(甲亢、贫血)。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以水平升高为主,需给予高度重视,使患者认知体重和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并适度参与运动锻炼以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以规避血清胆固醇升高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异常 原因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S100β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次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水平。导管消融术3个月后(3个月内为空白期)如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 s的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则定义为复发。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β水平预测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100β对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1)共纳入102例患者,平均随访(10.96±2.16)个月,其中25例(24.5%)患者房颤复发。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13.45 ng/ml,据此将患者分为S100β低水平组(S100β<13.45 ng/ml)46例和S100β高水平组(S100β≥13.45 ng/ml)56例。(2)S100β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临床基线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HA2DS2-VASc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100β高水平组的房颤复发率显著高于S100β低水平组(37.5%比8.7%,χ2=11.325,P=0.00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100β高水平组患者的累积无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S100β低水平组(χ2=10.946,Log-rank P<0.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β水平升高是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HR:6.890,95%CI:2.065~22.983,P=0.00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562~0.803,P=0.006),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54.5%;S100β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提高对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准确性(AUC=0.801,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64.9%,P<0.001)。结论血清S100β水平升高是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S100β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提高其预测价值。

  • 标签: S100β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内科和老年内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期间和出院1年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预后的变量;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预测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存活55例,死亡61例。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临床变量分别为血乳酸〔Lac,风险比(HR)=1.16,95%可信区间(95%CI)为1.07~1.26,P<0.001〕、PCT(HR=1.02,95%CI为1.01~1.04,P<0.001)、丙氨酸转氨酶(ALT,HR=1.00,95%CI为1.00~1.00,P=0.143)、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R=1.00,95%CI为1.00~1.01,P=0.014)、乳酸脱氢酶(LDH,HR=1.00,95%CI为1.00~1.00,P<0.001)、羟丁酸脱氢酶(HBDH,HR=1.00,95%CI为1.00~1.00,P=0.001)、肌酸激酶(CK,HR=1.00,95%CI为1.00~1.00,P=0.00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R=1.01,95%CI为1.01~1.02,P<0.001)、血钠(Na,HR=1.02,95%CI为0.99~1.05,P=0.183)、血尿素氮(BUN,HR=1.02,95%CI为0.99~1.05,P=0.139)、纤维蛋白原(FIB,HR=0.85,95%CI为0.71~1.02,P=0.078)、中性粒细胞比例(NEU%,HR=0.99,95%CI为0.97~1.00,P=0.114)、血小板计数(PLT,HR=1.00,95%CI为0.99~1.00,P=0.108)、总胆汁酸(TBA,HR=1.01,95%CI为1.00~1.02,P=0.096)。多因素分析显示,PCT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3,95%CI为1.01~1.05,P=0.0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CT≤0.25 μg/L与PCT>0.25 μg/L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220);APACHEⅡ评分>27分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APACHEⅡ评分≤27分患者(P=0.015)。结论血清PCT水平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尤其>27分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 标签: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老年 脓毒症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摘要骨代谢生化指标可以及时反映骨骼转换状态。骨代谢生化指标不仅对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而且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新生儿与母亲孕期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出发,对两者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实现胎儿期充足的营养储备以及新生儿期个体化的营养指导提供参考。

  • 标签: 骨和骨组织 维生素D 婴儿,新生 孕妇
  • 简介: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HBs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中能持续检测到相应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或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状态。OB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病毒载量低、表观遗传调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等有关。OBI在全球范围分布,主要受地区、患者特征差异、诊断技术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OBI的流行率有明显差异。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战略,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肝炎发病率减少到90万例,并将每年因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从140万减少到50万,但目前发现和治疗OBI的困难对这一目标提出了挑战。OBI是一个普遍存在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过去数十年间,随着血清学及病毒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对OBI的认识有了较大提升,然而仍有疑惑未得到解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隐匿性乙肝(OBI)的定义、诊断方法学、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OBI);HBV DNA;基因检测;血清学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4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肝硬化患者)和B组(非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收治20例2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比较三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A组的IgA为(2.78±0.52)g/L,IgM为(2.88±0.93)g/L,IgG为(17.86±3.58)g/L,其高于B组的(2.16±0.58)g/L、(2.02±0.23)g/L和(14.31±2.86)g/L,同时高于C组的(1.88±0.44)g/L、(1.40±0.07)g/L和(11.31±2.21)g/L(P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SAA)与鼻咽癌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至2023年06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放化疗的I-IV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根治性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或全身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随访期间均检测SAA,同时对鼻咽癌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血清SAA水平,分析治疗前后血清SAA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病情变化的关系,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其血清SAA水平。结果:治疗后鼻咽癌组血清SA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鼻咽癌组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颈神经侵犯)血清SAA水平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患者(P<0.05)。治疗前后复发组患者血清SA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AA水平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患者SA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提示复发转移风险升高,在鼻咽癌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 标签: 鼻咽癌 SAA 病情变化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的具体效果,从而探究并总结出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案。方法:研究过程中选取异位妊娠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样本,对样本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情况进行检验分析,与此同时,对比50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的数据。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数值低于正常妊娠患者,因此对两项数据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可以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指标。在异位妊娠患者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的水平较低,与正常妊娠患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有效的诊断方案之一,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异位妊娠。

  • 标签: 异位妊娠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测量血清Ang-2的水平,并分析数据水平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时间节点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作为病例选择的时间范围,以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CURB-65评分进行分组,将所选取的病历资料划分为三组,即低危组(n=30)、中危组(n=30)、高危组(n=20);同时根据生存与否将所有人员划分为生存组(n=72)、死亡组(n=8),观察所有人员的血清Ang-2的水平,并分析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低危组的血清Ang-2水平最低,与其余两组人员的血清Ang-2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ng-2水平最高的为高危组人员,其数据与低危、中危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生存组以及死亡组的血清Ang-2水平,结果显示死亡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人员,两者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来说,其血清Ang-2的水平和疾病发展以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即血清Ang-2的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时,患者所面临的危险也会增加,出现死亡的概率较高。因此血清Ang-2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测量,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支持,也可反馈治疗情况。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Ang-2 病情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