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急诊科过渡时间就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组,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非换班时间收治的患者;观察组:换班时间急诊科室收治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以及脱离危险和溶栓时间来看,对照组用时明显短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时间、致残率及死亡率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程度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诊科过度时间治疗,使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影响患者的溶栓治疗,满意程度也随之降低,不利于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急诊科 过渡时间就诊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康复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期(ToC)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01-2023.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100例。患者出院后护理过渡期,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远程康复干预。比较不同措施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关节功能、畸形、疼痛、活动范围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康复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过渡期有较高护理价值,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可行。

  • 标签: 护理过渡 远程康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在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会影响肢体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是治疗脑卒中并发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顺利转入另一医疗机构。本文将对过渡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叙述。

  • 标签: [] 过渡期护理模式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的气切患者照顾者的过渡期照护体验,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适宜的过渡期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8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转出气切患者的12名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记录转出过渡期真实的照护体验。结果  采用Colaizzi7步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文字资料分析,最终提炼了3个主题:复杂情感与应激压力并存、信息支持与照护效能低下、感知自我成长与护理需求。结论  明确照顾者对患者从ICU转出过渡期的护理需求,有助于构建适宜的过渡期护理模式,减轻照顾者心理压力,提升照护体验,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重症监护室 气管切开 照顾者 过渡期 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诊断的过程中使用16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患者采用16螺旋CT进行扫描,观察其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判断,按照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价值;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9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结果60例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患者经过16螺旋CT扫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诊断准确率为96.67%,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0。结论16螺旋CT在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诊断价值分析发现,其通过扫描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病情资料,因此可以准确引导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其预后。

  • 标签: 16层螺旋CT 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间质瘤患者应用内镜胃全切除术(EFTR)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018年间应用内镜切除术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观察组(内镜胃全切除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及EFTR手术优越性。结果手术治疗中所需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传统拟定用外科手段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应用内镜下胃黏膜全切除术,具备微创、手术时间短、康复时间短以及预后质量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 胃全层切除术 胃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性TIA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颈部16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对比剂总量80~100ml,注射流率3~4mL/s;重建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13例行颈动脉超声(US)检查。结果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管轻度狭窄21支、中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4支、血管闭塞2支。共发现斑块39块,其中钙化斑块19块,脂质斑块6块,混合斑块14块。结论16CT血管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疾病提供非常可靠的信息。

  • 标签: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 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尿路造影(CTU)应用于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怀疑为肾盂旁囊肿且接受B超及CTU检查的患者42例,对其进行16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四期CTU增强扫描,并与B超检查进行比较,评价CTU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旁囊肿,3例肾盂双侧输尿管重复畸形;CTU对于肾盂旁囊肿的检出率以及确诊率均为100%,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结论CTU对于肾盂旁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B超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盂旁囊肿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尿路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利用64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和64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对不同程度狭窄状况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64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64螺旋CT能明显提高诊断效果,且其对轻度患者诊断效果明显提高,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64层螺旋CT 诊断 不同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Moyamoya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Moyamoya病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42.60岁。发病高峰中30~40年龄段为12例,40~50年龄段10例。做16螺旋CTA,扫描参数为:250kV,250mA,螺距15,扫描厚1mm。同时6例又行DSA检查,将其CTA结果与DSA图像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者共27例,占总例数的90.0%,受累段均为颈内动脉末段。病变累及双侧者26例(占总例数86.7%)。30例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及迂曲扩张的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等代偿动脉,狭窄血管显示率100%;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28例,异常血管网显示率93.3%。30例中有6例同时行DSA检查,两者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CTA可以清楚显示Moyamoya病脑血管改变特点,包括颅内血管狭窄及脑底异常血管网,可以考虑作为Moyamoya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

  • 标签: MOYAMOYA病 16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保护器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切口保护器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治疗过程当中,手术切口保护器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切口层保护器 阑尾炎 伤口感染 手术护理
  • 简介:报道1例暂时性棘松解性皮病,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回顾。本例患者以丘疹、丘疱疹、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局限性基底细胞上裂隙,少量棘松解细胞,表皮内水疱。

  • 标签: 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
  • 简介:摘要目的256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与256螺旋CTA检查的疑似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经过分血管节段后,总共有1315段血管被评估。将CAG作为金标准,对CAT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准确程度,并对CAT诊断冠脉分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256螺旋CTA在进行冠心病后,灵敏度为93.51%,特异度为40.00%,阴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82.79%,符合率为85.29%,t值为0.514(P<0.05)。256螺旋CTA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的准确度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45.28%、40.85%、51.43%。结论采用256螺旋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时的医疗能力尚有不足,其能够作为疑似冠心病筛查方式或对低危冠心病复查的一种手段。

  • 标签: 256层螺旋CT 冠脉成像 冠脉狭窄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损害为主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理解力、定向力、视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由于不同类型痴呆的干预方法不同,故鉴别诊断极为重要。正电子发射体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可通过不同示踪剂多角度反映脑功能变化,为痴呆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文章对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PET特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血管性 额颞痴呆 Lewy体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全皮肤皮下移植异体全厚皮的制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近交系雄性6~8周龄Brown-Norway大鼠和Lewis大鼠各10只,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将受体大鼠项背部全皮肤皮下游离2.2 cm×2.2 cm区域后,皮下移植取自供体大鼠腹部的2.0 cm×2.0 cm大小全厚皮,供区拉拢缝合。移植术后5~6 d剪除受体大鼠移植的异体皮片上方的自体皮,剪除后7 d拆线。移植术后2个月内观察供受体大鼠进食、活动、存活情况,受体大鼠撕咬、抓挠创面情况,受体大鼠剪除自体皮后创面情况,移植的异体皮片成活及毛发生长情况。结果移植术后2个月内,供受体大鼠均正常进食,可自由活动,无大鼠发生非正常死亡;未发生受体大鼠撕咬、搔抓创面情况。受体大鼠剪除自体皮后创面有少量渗出,并有部分表皮脱痂现象。移植的异体皮片均未发生感染或坏死,全部成活,新毛发顺利长出。结论大鼠全皮肤皮下移植异体全厚皮的制动方法操作简单省时,术后无须换药,加压固定可靠,皮片成活率高,可推广应用于动物皮片移植模型。

  • 标签: 模型,动物 皮肤移植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产黏液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间诊断的10例宫颈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年龄范围26~59岁,平均年龄46岁。大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阴道流液或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经体检发现。6例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分期:ⅠB1期3例,ⅠB2期1例,ⅢC1期1例,ⅢC2期1例。形态上,10例均可见假复的柱状细胞形成侵袭性的巢团结构,周围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数量可变含胞质内黏液的肿瘤细胞,凋亡小体和有丝分裂象易见;也可见其他的结构特征,如假腺腔、乳头及实性片状不伴周围的栅栏状排列。细胞形态上可见如嗜酸性细胞质、透明细胞质、组织细胞样及鳞状分化细胞。4例伴原位腺癌和/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或复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手术切除的6例,均为Silva C型浸润模式,3例纯ISMC(3/6),2例混合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性普通型腺癌,1例混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结转移2例(2/6)。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16,Ki-67阳性指数50%~90%。不同比例的肿瘤细胞过碘酸雪夫染色及阿辛蓝染色阳性。结论ISMC属于HPV相关宫颈腺癌,相对少见。ISMC具有广泛的形态学谱系,近半数病例为混合性ISMC,易误诊为宫颈的其他恶性肿瘤。与其他腺癌相比,ISMC更常表现出破坏性间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A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5例主动脉夹层中其中DeBakeyⅠ型16例,Ⅱ型4例,Ⅲ型45例。65例AD患者均明确显示了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真、假腔平均强化CT值分别为(312.4±79.1)HU、(297.0±93.1)HU。结论64螺旋CTA能够无创性快速、准确的诊断各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清晰、直观的为临床大夫提供优质的图像,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64层 CT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中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采用缝合子宫浆肌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120名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缝合子宫浆肌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若仍出现大出血,则进行缝合子宫浆肌手术进行止血。结果采用缝合子宫浆肌术后,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通过缝合子宫浆肌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浆肌层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