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降低及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而在低能量外力作用后发生的骨折。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骨折后再骨折的防治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仅少数患者接受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评估和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暴露在极高的再骨折风险中;另外医务人员对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的临床管理归属(包括随访)问题认识不清,防治策略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为规范治疗、提高疗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共同制订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专家共识》。共识制订遵循改良Delphi法,形成10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坠伤人体骨折分布及颅骨骨折类型特征差异.方法收集高坠死亡案例128例,根据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尸体剖验及损伤分析,明确躯体初始着地部位与骨折分布及颅骨骨折类型情况.初始着地部位包括下肢、上肢及躯干、头部,骨折部位分析包含颅骨、肋骨、上肢骨、下肢骨、骨盆,颅骨骨折类型包括粉碎性骨折、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穿入性骨折.结果不同的初始着地部位高坠伤骨折分布存在差异,当初始着地部位分别为下肢、上肢及躯干、头部时,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分别为下肢骨骨折31例(100%)、肋骨骨折48例(92.31%)、颅骨骨折43例(95.56%).总体骨折发生率以肋骨骨折最高(77.34%),其次为颅骨骨折(60.94%).颅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为线性骨折(76.92%),其次为粉碎性骨折(15.38%).结论高坠伤不同部位着地造成的人体骨折分布存在差异,总体以肋骨和颅骨最多见;颅骨骨折类型以线性骨折最为常见.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高坠伤 骨折 颅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和或钛网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5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但可充分减压、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得到即刻的稳定和重建,而且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 标签: 颈椎椎体骨折 骨折脱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在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患者再骨折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选 取我院收治的 14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骨折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骨折 80例)与实验组(再骨折 6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发生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BMD-T值、既往脊柱或者髋部骨折病史、女性、高龄、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 20秒为骨质疏松患者再骨折的风险相关因素。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初次发病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再骨折发生率,应告知患者定期接受复查以评估骨密度,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既往有脊柱或者髋部骨折病史的高龄女性患者,应积极服用药物,进行骨质疏松治疗,并开展针对性的运动协调技能以及防跌倒训练,有效预防再骨折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再骨折 临床因素
  • 简介:(四川省丹棱县人民医院四川丹棱620200)摘要目的探讨胸骨骨折并胸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并胸椎骨折患者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骨折脱位全部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3名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都出现了好转;手术治疗的14名病患中有1名出现了伤口感染,在药物治疗下愈合;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胸骨折并胸椎骨骨折病情的时候,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的不同进行。

  • 标签: 胸骨骨折并胸椎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22-01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Pilon骨折诊治情况,总结诊治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184例,收治Pilon骨折104例,开放性创伤,急诊手术术中明确诊断,进行X线检查,84例采用膝关节镜下检查诊断确诊;胫骨平台骨折,开放手术急诊清创,择期手术,关节镜下手术14例,其余患者开放手术,Pilon骨折,延期手术,56例单纯内固定,15例选择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其余采用解剖钢板,缺失骨采用植骨填充,48例采用内外固定治疗,5例软组织缺损较严重,采用三期负压吸引引流治疗。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5.8±10.3)min、(134.8±50.4)min、(15.5±1.6)周,Pilon骨折则为(90.9±11.3)min、(58.5±34.3)min、(20.5±3.4)周,胫骨平台骨折末次随访HSS评分(92±5)分、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10.33%,Pilon骨折Mazur踝关节评分(85±4)分、发生率10.58%。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与Pilon骨折特异性强,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关键,合理应用微创治疗技术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Pilon骨折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Pilon骨折 治疗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临床使用HGB-200电脑骨折愈合仪患者120例,以无创伤的内生电流刺激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临床使用简单,可靠,有较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骨折 电刺激 骨折愈合
  • 简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众多,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更换髓内钉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金标准,极大提高了骨折不愈合治疗成功率,骨科医师至今仍首选此种治疗方法。但近期研究表明,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失败率越来越高,保留原髓内钉加接骨板及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的药物治疗研究集中于甲状旁腺激素(1-34),又称特立帕肽,其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最新研究证实其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关于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众多治疗方法缺乏循征医学等级支持。本文旨在对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详细阐述及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骨折后再次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临床诊治资料,方法分析其再次骨折的风险因素。结果出现骨折骨折的42例患者其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其中有30例患者为女性,占总人数的71.43%;有39例患者其骨密度值在3.5以下,有27例患者为椎体骨折后发生股骨胫骨折,有11例患者为股骨胫骨折后再次发生股骨胫骨折。结论骨折疏松患者在发生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临床因素主要有高龄、骨密度-T值在3.5以下、女性、髋部和椎体骨折史等,因此,高龄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骨折的发生,对此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都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 标签: 骨质疏松骨折后骨折临床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OP)骨折后再次骨折的临床风险,从而防范此问题的出现。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1~2019.10期间某院骨伤科医治的60名OP骨折病人,基于这些病人的实际骨折状况,将这些病人分别归入至初次骨折组(n=30)、再发骨折组(n=30),比较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对导致其骨折后再次骨折的因素展开分析。结果 通过此次分析可知,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因子包括年龄较大、女性、BDM-T过低、自平卧位转换为站立位的用时较长。结论 相比初次骨折,OP骨折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更高,应及时开展健康指导,降低骨折再发率。

  • 标签: OP骨折 再次骨折 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