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GH)患者HSV—Ⅰ、Ⅱ型IgG、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对GH诊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生殖器部位有皮损者检测HSV的抗原及IgG、IgM抗体。结果男性患者有生殖器皮损者215例,HSV抗原阳性率45.58%(98/215),抗体阳性率98.14%(211/215)。女性患者有生殖器皮损者193例,HSV抗原阳性率为38.86%(75/193),抗体阳性率99.48%(192/193)。生殖器有皮损者HSV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原阳性率。男女IgMⅠ型阳性率42.37%(100/236),提示HSV—Ⅰ所致GH明显增加。结论对生殖器皮损时间短的进行HSV抗原检测,及对生殖器皮损时间长或反复者进行抗体检测是判断HSV感染的检测方法。IgM抗体检测对有生殖器皮损但抗原检测阴性,及对无皮损排毒期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简介:目的构建并鉴定C—erbB-2特异性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体外合成含针对C—erbB-2特异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并定向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RNAi—ReadypSIREN—RetroQ。结果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以被限制性内切酶MIuI、BamHI、EcoRI切开,电泳可显示相应条带,经测序其序列与设计的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C—erbB-2特异性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pRetroQ/C—erbB-2/siRNA-1、pRetroQ/C—erbB-2/siRNA-2、pSIREN—RetroQ/C—erbB-2/siR—NA-3,为进一步研究p185基因沉默奠定了基础。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47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及同期同年龄组体检健康者30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血清中NSE浓度。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入院时及入院三周后状态进行评分,作为预后分级标准。应用SSP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组NSE血清浓度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增高,且其增高程度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定量信息。并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的过敏原检测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检测本院最近四年内接诊的1026例HSP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的含量。结果432例HSP患儿血清sIgE检出为阳性,阳性率为42.11%(432/1026),该432例HSP患儿血清过敏原sIgE分布以1~2级为主,学龄组患儿血清过敏原sIgE阳性率占总人数的65.74%(284/432),远高于婴幼儿组(27例)和学龄前组(121例)(F值分别为7.71和4.05,P值均<0.05)。结论患儿体内sIgE水平不同程度的增高对HSP的诊治具有一定意义。控制患儿与过敏原接触是防治HSP的关键。
简介:摘要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已获批用于心房颤动脑卒中和静脉血栓防治,相较于维生素K拮抗剂,疗效相当或更优,安全性更优,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然而,应用NOACs仍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因此,NOACs特异性逆转剂对于抗凝患者紧急情况下处理至关重要。依达赛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片段,是达比加群的特异性逆转剂,可强效、快速、持续地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活性。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并应用于临床。同时,众多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已将依达赛珠单抗纳入接受达比加群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路径。依达赛珠单抗可应用于以下特定情况:①急诊外科手术/紧急操作;②危及生命或无法控制的出血。依达赛珠单抗推荐的使用剂量为5 g (2.5 g/次×2次),可通过2次连续静脉输注(每次输注时间为5~10 min,2次间隔不超过15 min);或采用1次5 g静脉快速注射给药,以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效应。本共识旨在指导依达赛珠单抗在临床的合理使用,以期为接受达比加群治疗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逆转抗凝效应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2020-1~2021-1我院收集健康人员44例作为常规组,再抽选梅毒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比对不同方案检测价值。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敏感性94.12%与特异性96.30%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敏感性88.89%与特异性82.3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敏感性88.89%与特异性82.35%、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特异性=9.736,P特异性=0.000,χ2灵敏度=15.464<0.05,P灵敏度=0.000<0.0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互比,无差异性(χ2特异性=0.000,P特异性=1.000>0.05,χ2灵敏度=0.000,P灵敏度=1.000>0.05)。结论: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对梅毒均有较高检出率,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更高,可大批量检测,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达到护理效果为显效,护理无效仅1例,护理有效率高达97.2%,而参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仅83.3%(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4%,高于参照组的72.2%(P<0.05)。结论: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真正达到帮助患者恢复的目的,从而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巨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用于慢性荨麻疹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41例为观察组,并选用同期的健康志愿者41例为对照组。首先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其后对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法中患者血清LgE抗体水平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LgE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血清LgE抗体进行检查的检出率超过95%,低于病理学检查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用于慢性荨麻疹诊断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检查效果,产妇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表达水平较高,且临床检出率,能较为充分地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牙根纵裂的确诊以锥形束CT进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3颗经临床检查疑似根裂后,接受X线根尖片检查无法确诊的患牙,通过锥形束CT检查患牙是否存在根裂影像,将影像具体分为明确根裂、可疑根裂或非根裂。CT诊断标准:超过2个以上连续牙根断面,可见显著的低密度裂隙影响,或明显的断片移位。结果:锥形束CT检查结果:23颗患牙中明确根裂17颗、可疑4颗、非根裂2颗。17颗明确根裂患牙拔除后确诊,4颗可疑患牙观察4-6个月后拔除确诊,CT图像未显示根裂的2颗患牙经临床验证后确诊无根裂。拔出后确诊的21颗患牙中,存在10颗活髓牙,已经接受牙髓治疗的无髓牙有11颗。可证实锥形束CT诊断的精确率为81%。结论:锥形束CT检查早期诊断牙根纵裂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一批乳腺癌筛查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乳腺癌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检测到潜在的乳腺癌病例,减少漏诊率。然而,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可能会导致一些假阳性结果。因此,乳腺超声作为乳腺癌筛查的一种辅助工具,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谨慎考虑其限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检测中应用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患者均采用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甲胎蛋白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同时抽取同期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56例、慢性乙肝患者60例,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同接受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比较三种群体的甲胎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甲胎蛋白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分别为92.00%(23/25)、93.33%(14/15)、97.50%(37/40);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都比肝硬化、慢性乙肝患者明显较高(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准确率、特异性都比较高,且能应用于多种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在当今社会中日益普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检测患者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过敏原、指导诊断、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过敏性疾病的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了AI技术在乳腺影像识别与分析、病理图像分析以及基因组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比传统筛查方法和AI辅助筛查的效果,探讨了AI技术在提高乳腺癌筛查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C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CNSLB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ME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以及腰椎屈伸度检测(ROM)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以及ROM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背功能和腰背部活动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电图技术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对比肌电图与临床诊断结果,评估肌电图在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Keypoint型肌电图仪进行检测,记录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电图、轻收缩和重收缩时的肌电图,以及H反射。每位患者检测3个肌群(如三角肌、肱二头肌、胫前肌等),每个肌群检测5次,取平均值。结果:肌电图对轴索损伤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2%;对髓鞘损害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5%。总体来看,肌电图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略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肌电图技术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检测出轴索损伤和髓鞘损害。然而,其特异性略低,提示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测手段,在早期发现和诊断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