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史女性再次妊娠时孕期总增重、不同时期增重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441例有GDM史的单胎经孕妇作为GDM史组,从同时期在本院分娩的无GDM史的单胎经产妇中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筛选出1 637例作为无GDM史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孕期增重及围产结局的差异。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推荐的增重适宜值将2组孕妇分别分为增重不足、增重适宜和增重过多,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妊娠不同时期同一增重情况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GDM史组孕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前、OGTT后增重及孕期总增重均显著低于无GDM史组[(6.3±3.3)与(7.9±3.7) kg、(4.8±2.6)与(5.6±2.6) kg及(11.8±4.6)与(14.4±4.6) kg,t值分别为8.074、5.183及10.277,P值均<0.001]。GDM史组此次妊娠GDM、妊娠期高血压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无GDM史组[46.5%(205/441)与18.1%(296/1 637)、8.4%(37/441)与5.4%(88/1 637)、12.9%(57/441)与9.7%(158/1 637),χ2值分别为153.181、5.583及4.013,P值均<0.05]。(2)行OGTT前:不同增重类别的GDM史孕妇发生GDM的风险较高[增重不足、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4.02(2.35~6.88)、3.92(2.65~5.79)及3.33(2.11~5.25),P值均<0.001];除增重不足者,GDM史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亦较高[增重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3.62(1.47~9.23)和2.22(1.07~5.57),P值均<0.05]。行OGTT后:不同增重类别的GDM史孕妇发生GDM的风险较高[增重不足、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2.48(1.60~3.84)、4.63(2.92~7.35)及4.22(2.73~6.51),P值均<0.001];增重过多的GDM史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OR=2.46,95%CI:1.10~5.51,P<0.05)。整个孕期:不同增重类别的GDM史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均较高[增重不足、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3.02(2.00~4.59)、4.08(2.76~6.04)及2.66(1.54~4.59),P值均<0.001];GDM史增加增重不足者大于胎龄儿及增重过多者产后出血发生风险[OR值及95%CI分别为1.94(1.09~4.21)和2.93(1.31~6.55),P值均<0.05]。结论有GDM史女性再次妊娠时不同时期增重及孕期总增重均低于无GDM史者,但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较高。即使在同一增重类别中GDM史也会增加GDM和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近50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发生率显著增加。双胎妊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风险高于单胎妊娠。通过饮食干预控制孕期增重是GDM管理的首选方式。但对于双胎妊娠合并GDM,最佳孕期增重范围尚无大样本证据支持。2022年10月,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MFM刊出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双胎妊娠GDM孕妇最佳孕期增重范围[1],现简要报道如下。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饮食控制配合运动指导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21.06-2022.10作为此次报告的时间区间,从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选取128例进行研究,通过红篮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饮食控制方式)(n=64),研究组(饮食控制配合运动指导方式)(n=64)。对比观察2组产妇的血糖情况、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可见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饮食控制配合运动指导具有明显效果,不仅可以使产妇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能够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病前管理证据。方法对国内外指南网及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证据进行筛选,并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 Ⅱ)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按照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对适合GDM高危人群的推荐意见进行提取。结果共纳入14篇证据,其中指南4篇,共识2篇,实践指南5篇,诊疗标准3篇,形成了从疾病风险评估、产检指导、孕期体重和血糖管理目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5个方面总结的29条适合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病前管理的推荐意见。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病前管理证据科学、可靠。
简介: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围产期孕妇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组间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随即比对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模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且产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中实施营养干预护理,可有效调节产妇血糖指数,改善产妇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胎妊娠母婴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772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孕妇基本信息和母婴围产结局数据(包括年龄、孕产次、孕周、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及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所有研究对象于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157例)和糖耐量正常(NGT)组(615例)。137例GDM孕妇检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按照HbA1c是否达标,将GDM孕妇分为血糖控制未达标的GDM组(HbA1c≥5.5%,25例)和血糖控制达标的GDM组(HbA1c<5.5%,112例)。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GDM组双胎妊娠孕妇年龄明显大于NGT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组≥35岁的高龄孕妇比例高于NGT组[分别为28.0%(44/157)和17.1%(105/615),P=0.002]。GDM组孕前肥胖患病率较NGT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GDM组与NGT组双胎妊娠孕妇在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畸形/发育异常、双胎一胎死亡及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达标的GDM组、血糖控制未达标的GDM组和NGT组孕妇比较,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以及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血糖控制未达标的GDM组可见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发生率呈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子代结局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女性中,GDM未增加母婴不良围产结局。
简介:摘要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主要表现为血钾、血镁代谢异常。慢性低钾、低镁血症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及其敏感性,易引起糖代谢异常。本文报道2例G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给予纠正血钾、血镁等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出现低钾、低镁血症,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纠正G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电解质及血糖水平的过程中,需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及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使孕妇血钾、血镁达到一定的水平,且不引起低血糖,对改善症状、获得良好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和相关代谢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至2018年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399例GDM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48例),GDM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351例)。收集孕前体重指数、总胆汁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GDM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火山图检验寻找两组人群间差异的代谢分子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临床指标和代谢物分子的联合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总胆固醇是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比为0.309,95%可信区间为0.110~0.868,P=0.026)是GDM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火山图分析获得5种差异代谢物(牛磺胆酸、甘氨胆酸、异戊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和牛磺去氧胆酸)。多因素联合预测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748。结论总胆固醇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机酸代谢分子水平的改变与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是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的代谢分子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单胎妊娠高龄孕妇并发3种类型子痫前期(PE)(PE、早发型PE及重度PE)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至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600例单胎妊娠高龄(≥35~39岁)孕妇纳入高龄组,年龄为(36.4±1.2)岁,其中GDM孕妇为200例,非GDM孕妇为400例。再按照与高龄组GDM与非GDM孕妇1∶1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600例单胎妊娠超高龄(≥ 40岁)孕妇纳入超高龄组,年龄为(40.9±1.2)岁,其中GDM孕妇为200例,非GDM孕妇为400例。本研究设定的可能影响孕妇发生PE的相关因素包括GDM、是否初产妇、人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居住地及辅助生殖技术(ART)史,探讨这6种因素影响单胎妊娠高龄孕妇并发3种类型PE(PE、早发型PE及重度PE)的风险。采用t检验对年龄等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各组受试者中并发3种类型PE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对于2组孕妇并发3种类型PE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高龄组和超高龄组中,GDM孕妇发生PE、早发型PE、重度PE所占比例均高于非GDM孕妇,其中高龄组GDM孕妇与非GDM孕妇并发PE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龄组GDM孕妇与非GDM孕妇并发早发型PE、重度PE所占比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导致高龄组孕妇发生PE(OR=2.232, 95%CI:1.080~4.613,P=0.030)的危险因素。GDM是导致超高龄组孕妇发生早发型PE(OR=3.456,95%CI:1.238~9.650,P=0.018)和重度PE(OR=2.236,95%CI:1.057~4.729,P=0.035)的危险因素。③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龄组中,GDM孕妇发生PE风险是非GDM孕妇的1.934倍(OR=1.934,95%CI:1.029~4.115,P=0.047);BMI≥24 kg/m2是导致高龄组GDM孕妇发生PE(OR=2.931,95%CI:1.332~6.449, P=0.008),早发型PE(OR=2.977, 95%CI:1.105~8.019,P=0.031)和重度PE(OR=2.638,95%CI:1.093~6.365,P=0.031)的危险因素;居住地在乡村是导致其发生PE(OR=2.831,95%CI:1.042~7.686,P=0.041)和重度PE(OR=3.232,95%CI:1.088~9.603,P=0.035)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高龄孕妇发生PE(OR=0.231,95%CI:0.071~0.749,P=0.015)和重度PE(OR=0.179,95%CI:0.048~0.673,P=0.011)的保护因素。在超高龄组中,GDM孕妇发生早发型PE、重度PE的风险,分别为非GDM孕妇的3.187倍(OR=3.187,95%CI:1.109~9.153,P=0.031)与2.3倍(OR=2.351,95%CI:1.043~5.302, P=0.039);BMI≥24 kg/m2是导致其发生PE(OR=2.654,95%CI:1.417~4.971,P=0.002)和重度PE(OR=3.418,95%CI:1.515~7.710,P=0.003)的危险因素;居住地在郊县是导致其发生PE(OR=2.374,95%CI:1.089~5.171,P=0.030)和重度PE(OR=5.303,95%CI:2.074~13.565,P<0.001)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超高龄孕妇发生PE(OR=0.347,95%CI:0.135~0.892,P=0.028)和重度PE(OR=0.164,95%CI:0.047~0.574,P=0.005)的保护因素。结论GDM高龄孕妇的PE发病风险较非GDM高龄孕妇显著增高,GDM超高龄孕妇的早发型PE和重度PE发病风险较非GDM超高龄孕妇显著增加。BMI≥24 kg/m2、文化程度低、居住地在郊县和乡村,均是导致高龄及超高龄孕妇3种类型PE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中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共60例,将6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和对比组30例。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对对比组中的患者使用常规教育方法,对研究组的患者使用健康教育方法,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心理恢复效果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分娩结果等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产后健康教育方法对产妇的血糖水平以及生产结果的影响比对比组的常规教育影响更好。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以及分娩结果有效进行的临床护理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患有GDM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资料,采取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评估GDM孕妇心理弹性水平,联合该院自制的GDM知信行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症状(OR=2.913)、胰岛素使用情况(OR=1.872)、家庭支持度(OR=0.943)、助产士门诊咨询(OR=0.826)、GDM知信行得分(OR=0.891)以及应对方式(OR=0.897)均是GDM孕妇心理弹性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仅合并症状和胰岛素使用为降低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DM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普遍偏低,且受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等诸多影响,应给予GDM孕妇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宣教,提高血糖管理意识,鼓励社会与家属支持,提升知信行评分,引导积极应对心理诉求,促进心理弹性能力,改善母婴心理及生理健康。
简介:摘要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单基因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目前缺乏妊娠期间管理的数据,妊娠期的治疗面临许多挑战。其类型、胎儿和母体基因型以及母体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对于妊娠前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且血糖控制良好的肝细胞核因子(HNF)1α突变所致的MODY(HNF1α-MODY)和HNF4α突变所致的MODY(HNF4α-MODY)孕妇,妊娠后可继续予以磺脲类药物治疗直至孕中期转为胰岛素治疗,并建议HNF4α-MODY孕妇在胎儿足月后尽早结束妊娠,而葡萄糖激酶基因(GCK)突变所致的MODY(GCK-MODY)孕妇的治疗取决于胎儿是否携带GCK突变,若胎儿携带GCK基因突变,则建议该患者不予以降糖治疗;反之,则尽早开启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