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一份手机要"出彩",需要的是编辑的精编细做,去粗取精,自觉为读者提供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信息内容。笔者结合编辑《普洱手机》的工作实践,认为手机的编辑工作需要注重三点:一是开门见山、精编文字;二是注重时效、即时制胜;三是双方互动、更接地气。除了做好这几点外,更需要的是编者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要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服务精神,要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甘愿奉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机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手机报 “出彩” 新闻 编辑工作 信息内容 服务精神
  • 简介:目前,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传播媒介越来越强调增强信息量,但许多传播媒介往往只注意增强数量,讲究刊(播)出了多少条数,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信息量的包容性,从而使媒体经营属性无法充分展开。本文想就此谈点看法。

  • 标签: 媒体经营 信息量 包容性 传播媒介 电子媒体 平面媒体
  • 简介: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铁的蓬勃发展成为近年报业发展的一个独特现象。根据国际地铁(METRO)集团公布的资料,截至2010年,全球53个闰家和地区,共有193种免费报纸,每天的发行量为3500万份;过去5年(2005—2010年),免费报纸的发行量增长了58%。

  • 标签: 免费报纸 地铁 2010年 世界范围 报业发展 发行量
  • 简介:坛名家郑逸梅徐伯荣甲戌秋月是坛名家郑逸梅百岁祭日。郑逸老以98岁高龄仙逝,笔耕80载。象郑逸老这样在中国报业、新闻界能捉刀游龙走蛇,写下万篇文章,著书数十余部的人,可谓寥若晨星。郑逸老是苏州人,原名郑际云,因南柯一梦,梦中游园,见一石山,崖壁凿有...

  • 标签: 郑逸梅 港澳台地区 中国报业 民风民俗 资阳市 中国近代史
  • 简介:<正>在伦敦市中心,云集着英国各大报社、杂志社的舰队街上,路透社的编辑部大楼,是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在这幢大楼里,除了路透社的工作人员外,还有英国报纸联合社——联社(PressAssociation)在此合署办公.原来,路透社在国外设有不少驻外分社,人员配备相当齐全,在国内却无分社,也没有国内记者.它所发布的国内新闻和新闻图片就是依靠联社提供的,这家由英国上百家报纸联合经营的通讯社,代替路透社行使国内分社的职责.摄影记者的部署我曾多次走访联社的摄影部,了介到他们采编人员并不很多,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全国主要报纸、杂志以及国外几家图片社或报社提供发生在伦敦

  • 标签: 工作人员 路透社 英国 摄影记者 主要任务 新闻图片
  • 简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报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报纸争芳竞艳,苑秀色一片。《西安晚报》就是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出墙红杏。《西安晚报》的前身是1953年7月1日创刊的《西安日报》。虽几经更名,但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中共西安市委的机关。40多年来,在市委直接领导下,报纸发行量由当年日均8000份提高到日均20万份左右,年印数由不足150万张增加到9210多万张,当年的铅印四开小报已被胶印对开大报所代替。1994年,随着《西安日报》复刊,《西安晚报》成为中共西安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城市晚报,报道方针、内容、版面安排、栏目设置等都做了调整。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办报方针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都市特点,面向群众,走入家庭,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移风移俗,丰富生活,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体,尽量满足社会各阶层读者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追踪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积

  • 标签: 《西安晚报》 《西安日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个文明建设 栏目设置
  • 简介:本刊上期《关于“内容为王”》的评论员文章引起了一些报业同仁的关注。本期我们来讨论如何实现“内容为王”的问题。具体地讲,是讨论与“都市类报纸”相对应的“传统类报纸”如何实

  • 标签: 报纸 机关报 报纸内容 新闻报道 新闻价值
  • 简介:记者的新闻敏感来源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新闻的价值要靠记者的眼睛去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很好地发现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 标签: 记者 新闻事件 新闻背景 新闻敏感 社会效果 理解
  • 简介:读《农村新》,感觉其围绕'农'字办报,办得很有特色。连其文学性副刊《乡人·乡事·乡情》,也是紧贴农村、农业、农民这个'三农'范畴,来取材布宴、烹调佳肴的,从而使这个副刊办得情趣盎然,'乡'味浓厚。这首先是体现在其定位的恰切上。面向'三农'的报纸,要不要办文学性副刊?对此问题的见解,或许会不一。不过我以为,有一方文学园地,对增强农的情趣和可读性,对适应读者更加多元的需求,以及对培育乡村的文学爱好者等,都是不无脾益的。

  • 标签: 文学性 农村新报
  • 简介:科技作为传播科技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媒体,为中国的科普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科技在取得这样成绩的同时,近年来也呈现走下坡路的态势。要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发挥科技普及科学知识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职能,必须着手扭转这种局面,使科技再创辉煌。一、科技的现状作为推广科普的重要媒介,科技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行量下滑。90年代后,科技

  • 标签: 科技报 发展 定位 宣传内容 服务性 办报观念
  • 简介:马克思是不是《莱茵》的主编?──兼谈《莱茵》的编辑体制展江在以往各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马克思被称为《莱茵》主编。在1995年出版的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第11卷有关注释中,马克思被称为《莱茵》编辑。那么,马克思在《莱茵》到...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青年黑格尔派 编辑体制 “自由人” 马克思主义 李斯特
  • 简介:《读者之友》专版是解放军联系军内外广大读者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也是读者了解军、喜爱军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为读者排忧、为读者解难、为读者服务”是《读者之友》的宣传宗旨。《读者之友》专版的编辑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把党的意志同基层官兵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对工作的指导与为广大官兵服务结合起来。把报纸的舆论引导与读者的参与和反馈结合起来。2002年初至2005年9月,在担任《读者之友》责任编辑近4年中,我把经营《读者之友》这块“地盘”,视如自己的“小家”,亲如自己的“孩子”,重如自己的“脸面”,努力把它办成广大读者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 标签: 《读者之友》 解放军报 专版 为读者服务 编辑工作 基层官兵
  • 简介:今年4月22日,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诞生110周年。本刊特发表这篇文章作为纪念。《经济生活》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十二天决定创办的无产阶级第一个专业性的经济报纸。列宁认为创办经济报纸,是帮助党实现历史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管理好国家必不可少的手段。他对该报作了许多指示,并在报上发表了约一百三十篇有关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章。他通过《经济生活》,开创了一条办经济报刊的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极其宝贵的财富。过去,我们关于列宁的办报活动,主要讲《火星》、《真理》等报刊,而对《经济生活》这样的报刊,则较少论及。目前,我国已跨进了伟大的、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我国新闻界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报道的问题。在这个时刻,我们学习列宁指导《经济生活》的伟大实践,定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 标签: 经济生活 列宁 建设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国防委员会 新经济政策
  • 简介:一、《大河》发行网络的兴起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报纸的发行采取"单一邮发"的模式,即报纸的发行工作全部由邮局来做,报社专门从事报纸的生产工作。这种发行方式在我国建国初期经济落后、人民文化水平较低,报刊种类少的条件下,对报刊的发行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拓宽了报纸发行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使国内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报业经济日益繁荣,报业竞争不断加剧,这种发行模式相对于报社的各种弊端就日益凸显出来:1、每年通过邮局收订的报纸有上千种,邮局很难根据特定报纸的需求展开专门的促销征订活动,对处于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报纸,邮

  • 标签: 发行网络 竞争分析 连锁经营 报纸发行 发行量 报业集团
  • 简介:网互动,是一种媒介合作的状态、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观念。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联动与资源整合是一个大趋势,直接的表现就是网互动以更为迫切、更为直接的态势出现。那么,网互动到底应该互动些什么?网互动的现实路径究竟有哪些?

  • 标签: 路径 资源整合 媒介合作 媒体联动 资讯
  • 简介: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媒界逐渐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分天下的局面。媒介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报纸应对挑战的策略之一,便是扩版。近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扩版。从中央到地方,报纸由8版扩至16版、32版乃至更多,一份报纸就像一本厚厚的“杂志”,“厚报时代”来临了。

  • 标签: 泡沫版面 网络媒体 媒介市场 厚报时代 报纸 传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