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今年(2005年)10月21日,笔者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组织并主持召开了本校首届中西文明碰撞与对话国际研讨会。应《世界汉学》邀请,笔者写此短文,对该研讨会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国内同仁学者提供有用信息。
简介:<正>1.所谓“O(的)V(的)N”指这种偏正短语:a.语言运用角度b.语言运用的角度c.语言的运用角度d.语言的运用的角度我们用“O”代表动词语“V”(“运用”)前的V”的受事成分(“语言”),“N”代表“V”后那个名词语(“角度”),括号里的“的”表示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本文想要探讨的是如何分析“O(的)V(的)N”的内部层次关系。层次关系不同,该短语所属的类型自然也就不同。例拿a来说,下面的切分表示这是一个带有多层定语的偏正短语:a1语言运用角度而下面的切分则表示这是一个由偏正短语充当定语的偏正短语:a2语言运用角度
简介:汉语的“N的V”难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却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N的V”的语篇性,误将一个语篇问题当成是一个句法问题来研究。虽然也有学者很早就发现“N的V”的语篇回指功能,可惜没有抓住这一点深入地挖掘下去。其实,“回指”是解决“N的V”一切问题的关键。抓住了这一点,就能从“N的V”回指对象的事件性中推知“N的V”的事件性,进而得出V的事件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很自然得到这样的结论:“N的V”中的V是一个动词,但与普通动词不同:此时的V是一个指代用法,指代的是“V事件”。有了这一结论,“向心结构”难题就不再是难题,由此衍生出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简介:人类的许多活动已经消失了,飞鸿雪泥,这是历史最常见的足迹。但有两类还遗存着、流传着,一类是文字造成的作品,另一类是砖瓦造成的作品。前一类作品有意指,会说话,故读起来较容易;后一类作品其历史内容随风飘散,只剩下一些空洞的形式,不易读懂。但若回溯它的诞生的过程,这些空洞的形式便变成了充满意味的音符。沿着它的声音,可以将人带入一个渐行渐远的世界。那些沉淀在形式中的历史也会慢慢地浮现出来。作家就是发现意义的人,他要从空的形式中发现意义。这一意义发现的过程也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他一方面借助于那些形式,另一方面得力于作者自己的存在。他将渐行渐远的历史风絮与我们眼前的一幢幢古旧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座城市的背景。这种背景是给一座城市制造无可比拟的氛围的东西。正是借助于作家的劳作,那些空洞的形式有了思想,变得丰腴、目光流盼,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也能在匆匆的行进中偶尔与那目光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