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在我笔下出现过的诗人,有的是我的好友,有的见过面而没有深交,有的通过书信和电话,有的从来就没有联系过。韩东属于“见过面而没有深交”那一类。虽然没有深交,却不影响我对他的深切关注。自1990年我比较正式地接触中国内地的现代诗歌以来,韩东一直是我的阅读对象。作为“第三代”诗人的最突出代表之一,韩东的许多作品都曾陪伴我度过无数个青春时期的难眠之夜。毫无疑问,韩东一开始就成为我以及我这一代人的“诗歌接受史”中无法绕开的人物,尽管近几年他已经主攻小说而极少写诗,但我相信,无论在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的文学史家心目中,他作为诗人的分量仍远重要于他作为小说家的分量。一韩东1961年5月生于南京。父亲方之,是一个优秀的作家。韩东受父亲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人格方面而不是写作方面,直到现在,韩东仍觉得自己的性格和父亲很相像:愤世嫉俗,孤僻,不合作。“文革”开始时,方之受到连累。8岁时,韩东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虽然有波折,但一家人相处十分和睦。因为父子这种深厚的感情,父亲去世后,韩东不忍被阅读勾起往事,花了20年才把《方之作品集》读完。1978年,韩东考上了山东大学哲学系,在大学期间开始写诗。在韩东看来,读哲学系对自己后来的...

  • 标签: 巨著总会 已经出生 总会完成
  • 简介:火车抽着烟斗不断地修改一部繁杂的小说在每一个小站停下匆匆忙忙地删除那些多余的章节又迅速离去我属于多余的章节里一个多余的逗号只能在这个站台和你握别对你说声再会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歌剧形式重新演绎经典曲目,交互呈现中西戏剧舞台美学,是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杜鹃山》实现传统曲艺精粹传承、推动戏剧跨文化交融的积极探索与大胆革新。作为一部改编自同名京剧作品的民族歌剧,《杜鹃山》在保留原作文本框架的同时,也对人物塑造、剧情设置以及主题传达进行了优化与突破,继而谱写了一曲交融了革命信仰、儿女真情、家国大义的恢宏浩歌。赏析歌剧《杜鹃山》的表达策略,归纳其在舞台呈现上的可取之处,能够为民族歌剧的创新、突破提供切实借鉴。

  • 标签: 民族歌剧 《杜鹃山》 京剧版本 创新性
  • 简介: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改造,集体创作、群众创作现象明显,这与党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政策有关,是国民党争夺东北解放区文化领导权的表现。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紧密围绕东北解放区人民翻身运动和自卫战争,通过文学想像的方式构建了新的民间伦理秩序,认定群众主体地位,肯定人民大众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体现了政治意志、革命意识与民间伦理的契合。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在延安秧歌剧创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诉求与民间地方艺术形式结合,吸收了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东北民歌、东北大鼓书等艺术形式的营养,创造了集合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秧歌剧

  • 标签: 东北解放区 秧歌剧 民间伦理 狂欢化
  • 简介:几年前在东京留学时,参加了子安宣邦先生周末在早稻田大学开办的市民讲座,因着这样的机缘,读了好几本子安先生的研究著作,对先生缜密的思想史作业与字里行间激烈的历史情感相结合的行文风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不久,就看到三联陆续推出老先生文集,欣喜之余,也略有担心,因为这样的语言风格,翻译成中文是颇具挑战性的,而要贯通其中的历史文脉,更需要译者有相当深厚的研究背景。

  • 标签: 日本浪漫派 竹内好 亚洲主义 帝国主义战争
  • 简介:耶鲁的毕业生们,我很抱歉--如果你们不喜欢这样的开场白.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

  • 标签: 完成演讲 未能完成
  • 简介:《日出》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一部经典著作,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今天已经上演了几十年,而且被各个不同的剧种改编过。算起来我就已经改编过三次。第一次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次我和我爸爸一起将《日出》改编为电影,获得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后来我又把《日出》改编为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那次改编需要大量增加篇幅,我记得我一遍遍地细读原著,读写在《日出》剧本之前的跋,从中寻找任何可以抓住的蛛丝马迹。

  • 标签: 《日出》 话剧舞台 一遍遍 八十年代 十年 露露
  • 简介:歌剧和京剧两种音乐载体都成功地塑造了革命烈士江姐,使江姐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时代的象征,感染着无数观众。本文对歌剧《江姐》和京剧《江姐》中对江姐的形象塑造进行比较,分析剧中人物在不同载体中形象塑造的不同手法,呈现的不同魅力及之间的联系,全面探索塑造江姐角色之美。

  • 标签: 江姐 形象塑造 歌剧 京剧 典型性 视觉形象
  • 简介:摘要本文浅析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创作特色,论威尔第在西方歌剧上的重要地位。威尔第的《茶花女》的音乐细腻流畅、真挚动人,具有拨人心弦的悲剧效果,其创作几极具特色;善于应用以歌唱为主的咏叹调书法人物内心情感;注重重唱、合唱的烘托及管弦乐的作用,充分体现威尔第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惊人的艺术才华。

  • 标签: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创作特色
  • 简介:第一幕第一场出场人物:吉蓝,意嫂,荠爷。地点:村里时间:黄昏吉蓝慌乱地从土砖墙后面走出,来到舞台前东张西望。屋后是山,山上树木青翠。可以看到蓝天。不知为什么,山上很寂静,连鸟叫都听不到,(阴沉的音乐起。意嫂上。)

  • 标签: 小说改编 残雪 歌剧 陨石 人物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讲,与音乐相关的娱乐活动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音乐的影响范围在人群中不断扩大。不仅是音乐的影响范围在延伸,人们对欣赏音乐的种类不再局限于流行音乐。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喜欢古典音乐、歌剧等形式的音乐的人数急剧增加,人们对于古典音乐充满热情。

  • 标签: 音乐 古典音乐 音乐剧
  • 简介:今年11月,在湖南省株洲市将举办“全国歌剧观摩演出”,并实行公开评分,对参加演出的优秀剧目授予剧作奖、音乐创作奖及其它单项奖。这是文化部最近作出的决定。文化部已向各地发出通知,参加演出的剧

  • 标签: 评奖活动 观摩演出 单项奖 创作奖 湖南省株洲市 组织工作
  • 简介: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与延安新秧歌一样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实践,是将革命叙事和民间艺术结合,在民间旧秧歌中融入革命化的主题和内容,将人物置于军民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当中,表现意识形态的思想和意欲。其中,家庭叙事所占的比重很大,并形成一些固定的话语模式和套路,主要包括:劝诫模式、二元三人/多人模式、转变成长模式。这是在延安解放区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 标签: 秧歌剧 叙事模式
  • 简介:根据曹禺原著改编,由金湘创作的歌剧《原野》,是中国当代歌剧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在音乐创作上借鉴西方歌剧写法的同时,继承和创新本民族音乐,创造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经典歌剧,本文试从音乐创作结构和表现手法上进行阐述,分析出音乐创作方面的特点,从而揭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 标签: 中国歌剧 原野 戏剧 音乐创作
  • 简介:一、歌剧《白毛女》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意义歌剧《白毛女》是四十年代,在革命根据地创作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新型歌剧的典型代表。其创作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人民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心中满怀的憧憬和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讴歌了为真理、自由、平等而不断抗争的决心,承载着一代人心中难以抹去的印记,它的产生具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 标签: 《白毛女》 歌剧 创新 元素 戏曲 历史价值
  • 简介:从中唐到明清,对杜甫的评价习用“诗圣”标准,对杜诗的评价习用“诗史”的标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又提出新的表述手段:白话文运动。争“科学与民主”,当时即显示,难有大成果。争白话文运动则可算大

  • 标签: 杜诗 中唐 白话文运动 诗圣 杜甫 “诗史”
  • 简介:歌剧《浮士德》是根据歌德的同名诗剧改编的古典歌剧,作者是法国的古诺(1818—1893),据说此公还是一位神学专家,今天梵蒂岗的国歌,便出自于他的手笔。在艺术成就上,他还无法和许多古典大家相比,算不上是顶尖级的作曲家,但他的歌剧,还是颇有造诣的,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便是《浮士德》。(《浮士德》初演是在1859年,是我们的咸丰年间,那时中国的京剧还仅仅具有雏形,实在无法和西洋音乐相比。)

  • 标签: 浮士德 玛格丽特 上海大剧院 西洋歌剧 艺术成就 作曲家
  • 简介:目前。我国戏剧文化市场虽然已逐渐摆脱了疲软的尴尬处境,但还是很少发现鸿篇巨制的力作,戏剧舞台的演出仍旧是几十年前打造的保留剧目,以此来勉强维持剧团的生存。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那些不为名利、兢兢业业从事戏剧创作的大师级剧作家。这也使人不由得想起已故的戏剧大师的那种呕心沥血的敬业创作精神,以及他们对观众认真负责的优秀传统。其中,曹禺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

  • 标签: 民族化问题 文学意义 《原野》 音乐 歌剧 戏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