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傅干《注坡词》是苏轼词的第一个注本,注文中援引杜诗颇多。苏轼尊崇李杜,非李杜并重,而是更推崇杜甫,追求创作新变。苏轼对杜甫的尊崇,对宋诗、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化用杜诗入词时,苏轼尊重词的艺术特征,重视词的音乐性和抒情性,其化用不是引用成句,而是“自有境界”,将杜诗“融化如自己者”。其“以诗为词”并非词的诗化、诗词合流、诗词一体、诗词融合。

  • 标签: 注坡词 杜诗
  • 简介:《杜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蒋寅杜诗自宋代王洙编集传世,注释评选之家蜂起。宋人尚学矜博,广引书证用例.为杜诗注解初奠基础。明代上承宋风,治杜诗者良多,著作亦颇夥。虽研讨未深,然涉及面甚广,并趋于专体研究。降及有清,学术空气严肃,经清初大儒朱鹤龄...

  • 标签: 《杜诗详注》 古典诗歌 注释学 《文选》 《论语》 《玉台新咏》
  • 简介:蒲松龄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不仅为世人留下了《聊斋志异》这部传世名著,还创作了大量民间通俗戏曲。本文通过第一手资料,挖掘整理《八仙过海》戏,并从《八仙过海》戏的主题与蒲松龄的时代思想、唱词风格、音乐,以及蒲松龄与毕盛钜的关系,对手抄本《八仙过海》戏做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考证,论证手抄本《八仙过海》戏应出自蒲松龄,使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保护传承价值。

  • 标签: 蒲松龄 俚曲 《八仙过海》戏
  • 简介:"北京四合院"的历史一贯被追溯至元代,认为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元代的住宅建筑目前在北京已无实物遗存,唯一能供参考的就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通过这座遗址并结合元代宫殿大明

  • 标签: 北京四合院 历史溯源 四合院历史
  • 简介:<正>感冒,不宜外出。方始读懂欧阳健先生所写《春柳堂诗稿辨疑》一文。憾客岁只是匆览一过,未经在意。读后,首先感受到的是:何以未曾考证该诗稿作者宜泉先生年籍,是否是《八旗艺文编目》的《春柳堂诗稿》作者“兴

  • 标签: 八旗 史料 辨疑 曹雪芹 三十年 生存年代
  • 简介:根据徐志摩的作品和与他人来往的书信,他在剑桥应该有三个住址:初期和张幼仪在沙士顿(Sawston)同居的普林斯居(Prince'sCottage;曾被翻译成王子居。但在这里Prince是姓氏,不作王子意。)、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吉布斯楼和维多利亚路55号(徐志摩在1922年2月3日给罗素的信中使用这个地址)④。在这三个住址中,国王学院吉布斯楼和维多利亚路55号的位置在历史上是明确的。但沙士顿普林斯居的现址,一直以来都无法被确定。

  • 标签: 剑桥大学 徐志摩 考证 故居 维多利亚 普林斯
  • 简介:在清诗为数不多的当代选注本中,黄寿祺等先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清诗选》,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也较大的一种。书中很多篇目此前从未有人注释或解说过,颇具原创价值。但也正由于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注释、解说的难度甚大,其间不免有一些疏漏和失误。兹就其吴伟业《过吴江有感》等七诗注释与解说中的疏误,加以辨正。

  • 标签: 解读 吴伟业 《清诗选》 《过吴江有感》 注释辨正
  • 简介:学界围绕《沈从文全集》第21卷《复张充和》一处注释的争论,其焦点在于这信中是否包含有"风怀诗",是否表明沈从文与张充和有暧昧关系。文章梳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进行辨析与求证,不仅探明了这一注释内容的事实真相,而且使我们对于沈从文的人生情怀也多了一份认识。

  • 标签: 《沈从文全集》 风怀诗 沈从文 张充和
  • 简介:一部唐诗研究的力作——评《全唐诗人名考证》王友胜由于唐诗中涉及人物往往只称官职、行第、籍里、谥号及职业而不知其名,或仅知其名而不知其生平事迹,后人阅读原诗较为困难,因此,全面集中地从事唐诗中人物姓名及其事迹的考证便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陶敏...

  • 标签: 唐诗研究 《全唐诗》 《全唐诗人名考证》 《文苑英华》 考辨 中书舍人
  • 简介:《聊斋志异》的命题艺术──兼谈辞书对“画皮”的注释[澳门]邓景滨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共496篇作品,在命题艺术上别具匠心,多有创意。本文拟从文字运用、词语选择、结构方式、立意构思诸方面着手,找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命题规律和特点;进而论证...

  • 标签: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画”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结构方式
  • 简介:谈杜甫在渝万一带几首诗的注释和系年刘友竹朱鹤龄《杜工部年谱》云:“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卒。五月,遂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六月,至忠州。秋至云安,居之。”仇兆鳌注引邵宝云:“是年五月离成都,下戎渝,六月至忠州。”两者说法一致,历来注家大抵皆持...

  • 标签: 杜甫 万州 永泰元年 赵次公 忠州 曹学亻全
  • 简介:1931年11月13日,时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6天后徐志摩坠机遇难,因此这也成为沈从文给诗人的最后一封信函。遗憾的是,因为信件的首页遗失,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完整地阅读这封信了。

  • 标签: 考证 书信 冰心 1931年 青岛大学 徐志摩
  • 简介:在民间,传讲我国古代官吏故事最广泛的当属包公的故事。其人史书有载:“包拯,字希仁,公元999年生于庐州合肥(今属安徽)。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中进土,朝廷任命大理评事(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陪审员),嘉{右六年(公元1061年)迁升枢密副使。1062年病逝,生年64岁。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赐溢号‘孝肃’。”

  • 标签: 包公戏 传统剧目 故事 二人转 考证 流变
  • 简介:<正>蔡义江先生和梁归智先生在他们的著述中,对雪芹原稿黛玉之死的情节都进行了精密的考证,提出了明确的推想。蔡先生说,雪芹笔下的黛玉之死,与高鹗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薄幸变心;而是由于贾府被“抄

  • 标签: 黛玉 宝玉 贾府 红楼梦 考证 王夫人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以《老古玩店》译本的副文本-主要是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译者在译作中添加大量副文本产生的积极作用方便目的语读者了解西方文化。同时,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添加副文本的翻译策略,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 标签: 《老古玩店》 副文本 神话传说 文化传播
  • 简介: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民间喜好皮影戏形成了悠久的传统风俗,甚至成为民间大众传播伦理道德的重要途径,所谓“民不知书,独好观剧”。许多学界前辈如顾颉刚、孙楷第、周贻白、常任侠、虞哲光等人,

  • 标签: 皮影戏 田野调查 文物考证 文献 证据 传统文化
  • 简介:<正>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于一九二一年发表以来,已经整整七十年了。这部“新红学”的奠基之作,经历了七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并未动摇其权威地位;后来的红学家,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脱离胡适的考证模式,或者说基本上仍在胡适当年设置的框架

  • 标签: 七十年 抄本 三十年 钞本 十七年 乾隆
  • 简介: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之间,本已成为'显学'的莫言研究,便更加热闹非凡。在这样一阵极度的兴奋中,一些早先对莫言的作品和家世并不太熟悉的学者,更是以一种快出'成果',抢占学术高地的心态,对莫言开始了大规模的'火速研究'。这其中,尤以程光炜发表在《南方文坛》《新文学史料》《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学术期刊上的'莫言家世考证'等系列文章为代表。程光

  • 标签: 不能捕风捉影 作家研究 家世考证
  • 简介:<正>(81)费鸿年(第15卷第509页生年注作:1901年)[按]据费鸿年先生于1984年2月25日复函笔者称:其生于1900年10月29日。1921至1923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动物学科。1924年任广东大学生物系主任、教

  • 标签: 生卒年 鲁迅日记 东京 主任 生物系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