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赋能理念下应用Delphi法构建ICU患者家属需求沟通量表,为ICU医护人员识别及评估患者家属需求提供客观的评价工具。方法 (1)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参考国外相关评估工具提炼出ICU患者家属需求的本土化理论框架;(2)应用Delphi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初步量表;(3)使用初步量表对我院ICU 138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进行信效度分析,形成最终量表。结果 专家积极系数100%,权威系数0.800,第二轮专家咨询后3个维度、23项条目Kendall W和谐系数分别为0.543、0.489,协调程度良好,意见趋于一致;该量表3个维度Cronbach'α信度值均在0.9以上,且总量表Cronbach'α信度值在0.85以上,内容效度指数S-CVI/ua 0.87,S-CVI/ave 0.9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2.14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²/df=1.721,CIF=0.937,TLI=0.930,RMSEA=0.073,信效度高。结论 采用Delphi法在赋能理念下构建的本ICU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能较全面覆盖ICU患者家属的需求类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应用于ICU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个体化护理。

  • 标签: 重症护理 家庭支持 以家庭为中心 需求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外科监护室患者家属的需求以及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室的56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每组各28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对院年龄较小的患者进行安抚和取悦,让其配合治疗。对于成年人的心外科监护直接进行健康教育指引,引导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结果:通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60.71%),对照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有效的护理模式下明显高于观察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是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家属也未出现过激行为和护患医疗纠纷。讨论:心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积极抢救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合作和治疗,对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减少医疗纠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外科 监护室 家属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普遍趋势,骨科疾病与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角色与需求日益显著。本研究主要在探索骨科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角色认知和支持需求的具体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诸多的患者家属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家属对于其在骨科护理中的角色有一定的认知,但也存在部分家属过度附和患者,或过度干预医疗操作,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和效果。此外,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属担忧照顾患者打乱了日常工作生活,缺乏有效的支持措施。综合来看,患者家属在骨科护理中的角色认知和支持需求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正确认知并实施综合干预,提升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同时适应社会大环境下的变化,符合患者家属的需求。

  • 标签: 骨科护理 患者家属角色 认知 支持需求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又称终末期肾衰竭(ESRF)。其临床最常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伴有一系列如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目前临床针对ESRF主要采取肾脏替代疗法(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其中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减慢肾脏持续衰竭状况,延续生命,因此大部分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然而透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而部分患者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自我护理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

  • 标签: 情感护理干预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作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会加大患者生理和心理痛苦,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因此及早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在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动员和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中对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可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吞咽障碍 家属参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单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室常规探视管理模式,观察组清单管理探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9.26±5.27)分、(41.44±7.48)分,均低于对照组(68.46±6.12)分、(57.42±6.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尤其是ICU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管理模式运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清单管理模式 ICU探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围术期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家属协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临床治疗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在本院骨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均分两组开展对比研究,分组设置为:对照组(n=7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n=75例,实施家属协同护理干预),围绕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术后凝血功能、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家属协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改善情绪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护理管理落实家属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和疼痛的减缓,且在家属协同病情观测下,能够对患者病情发展及时了解和干预治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家属协同护理 骨科护理管理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现状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脏病患者家属162例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并比较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前后家属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成绩和技能考核情况。结果:心脏病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掌握率为1.85%;培训后家属的心肺复苏各考核指标成绩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脏病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家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探讨科学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 90例,根据家属心理需求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结果:患者家属各项心理需求占比均在 90%以上;患者家属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对心理需求较高,对有心理需求的家属进行合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家属负性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急重症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设置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8 月为研究区间,以此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当中对患者实施护理方法之间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 例。常规组采用标准护理流程,实验组在标准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实施延续心理护理。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以及家属负面情绪的变化情况,以 SAS 、 SDS 评分为基准。 结果: 在延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下,实验组患者以及家属的 SAS 、 SDS 评分相对于常规组得到显著的好转,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调整患者以及家属的负面心理,促使整个治疗过程能够有序的进行,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延续心理护理 脑肿瘤患者 负面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终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临终不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临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健康评分,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

  • 标签: 临终护理 晚期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评估心理干预对门诊儿童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门诊儿童家属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scale, SAS)对两组患儿家属焦虑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门诊儿童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门诊儿童 家属 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