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面疗效良好,本文从参苓白术散的组成入手,从中医培土生金的角度对肺脾胃和耳窍的相关性进行讨论,为参苓白术散治疗SOM寻找中医理论支撑,总结现代实验研究,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寻找新思路。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活动中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提高社会人群对民生项目的参与率和满意度。方法:通过对2021年辖区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中无创肠癌基因检测报告综合结果提示,需要转专业机构进一步检查的参检者进行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2名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参检者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活动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可能存在漏诊、误诊等潜在因素导致的参检者及其亲友负面情绪甚至舆情等隐患,影响项目普查的持续性开展。结论:做好项目宣传,规范工作流程,保障专业技术力量,提高社会人群对民生项目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HFpEF患者共11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芪参益气组(56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50mg-75mg、2次/日)、呋塞米片(10-20mg、1次/日),并积极控制患者心率、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芪参益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0.5g、3次/日)。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评估心功能分级、测量心率、血压、6min步行试验,静脉采血送检肝肾功能、血脂、血糖、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照组75.9%,芪参益气组82.1%),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桂元参芪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标准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标准治疗基础上口服桂元参芪方汤剂。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疗效,测定NT-proBNP水平、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95%,85%,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NT-proBNP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LVEF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结论:桂元参芪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能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运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桂元参芪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标准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标准治疗基础上口服桂元参芪方汤剂。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疗效,测定NT-proBNP水平、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95%,85%,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NT-proBNP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LVEF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结论:桂元参芪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能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运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口服参苓白术散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湿蕴型久痢(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治疗的脾虚湿蕴型久痢患者 60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 30例,对照组 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中药汤剂,同时应用雷火灸;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均治疗 4周,观察两组间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症状、体征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有明显优势,在腹泻、脓血便、腹痛症状的改善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湿蕴型久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证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本课题组收治的肺脾气虚证慢性鼻窦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比两组患者流涕、鼻塞、头痛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流涕、鼻塞、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NOT-20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NOT-20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证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突出,可减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提高预后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V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24h室性早搏总数,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69.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分别为(128.2±13.9)ms、(105.6±11.7)ms、(34.7±4.8)ms,明显高于对照组[(112.5±12.6)ms、(90.2±10.4)ms、(27.7±4.3)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室性早搏总数为(3408.6±504.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306.7±514.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评分分别为(0.8±0.3)分、(0.6±0.2)分、(1.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0.9)分、(1.3±0.4)分、(2.7±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10.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PVC可获得确切的疗效,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24h室性早搏总数,减轻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黄氏胃病平衡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达到平衡胃部功能,缓解胃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在理论方面,黄氏胃病平衡疗法主张胃病是由于脾胃失调、气血不足、情志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增强消化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调节情绪状态。该疗法提倡食疗与药疗相结合,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和中药调理,达到舒缓胃部不适的目的。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该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在实践方面,黄氏胃病平衡疗法将个体化治疗作为核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密切合作,定期评估疗效,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度饮食。同时,患者还需注意情绪的调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对胃部的不良影响。总的来说,黄氏胃病平衡疗法通过综合治疗手段,达到调理胃部功能、缓解胃病症状的目的,为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该疗法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仙乙肝灵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联合给予参仙乙肝灵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HBV-DNA阴转效果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HBV-DNA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的HBV-DNA阴转率、总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总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仙乙肝灵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HBV-DNA阴转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值得给予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及广泛普及,人们对减轻术后疼痛的意识越来越高,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越来越普及,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是肺癌外科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术式之一,术后护理成为临床医师的关注重点,尤其是术后疼痛,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众多,其中术后胸管引流是因素术后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引流管放置方式的不同可对患者术后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引流管和适的胸管对于胸外科术后患者至关重要,现就术后胸腔积液的产生、引流管的大小、数量、位置及引流管的并发症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进行阐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