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决策。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患者,对其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痴呆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P>0.05.而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及糖尿病与老年高血压合并痴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是导致患者发生痴呆最为危险的一个因素,此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酗酒、吸烟、血管淀粉样变等原因均可加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其选用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护理方式对尽早恢复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约束决策轮在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患者164例,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2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全院统一的约束护理规范,试验组使用约束决策轮评估后进行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平均约束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平均约束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束决策轮在不增加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基础上,能降低患者身体约束率、减少患者平均约束时间。

  • 标签: 约束决策轮 神经外科监护室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门诊糖尿病患者注射技术,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1年3月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103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胰岛素使用中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注射部位损伤、注射剂量不准确、完全依赖胰岛素等问题。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点和疾病经济负担情况。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市、1类农村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共调查11628人。结果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0.7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成年劳动力人口明显高于老年与幼年人口。完全恢复、导致残疾、导致死亡所占比例分别为91.36%、6.17%、2.47%。伤害后治疗费花费人均3717.49元,最高超过10万元。结论道路交通伤害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力最大,造成疾病及经济负担最重的一类伤害,急需我们加强预防控制。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创伤伤员院前急救护理与转运,提高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救治237例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积极、科学的院前急救,237例伤员,急救成功225例,现场死亡7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成功率97%。结论做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呼吸和循环支持、转运中监护等措施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交通事故创伤 护理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坠落伤与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3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交通事故伤33例,坠落伤20例。为患者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为所有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坠落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交通事故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坠落伤与交通事故伤均为脊柱骨折患者常见的致病因素,需要基于患者的骨折类别实施对症治疗,综合分析患者脊柱骨折发生的原因及损伤的类别,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坠落伤 交通事故伤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交通微小动脉瘤(≤3.0mm)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前交通微小动脉瘤患者11例,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其余均行单纯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患者中弹簧圈成功栓塞,且术中均未发生破裂,造影均证实达到致密填塞;术后复查CT示颅内无血肿,5~14天出院,出院时GOS评分5分9例,4分1例。3~6月后,6名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显示填塞满意,无造影剂在瘤腔内显影。1例患者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术后昏迷,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数日死亡。治疗有效率达91%。结论术前评估充分,术中操作精细,灵活应用各种栓塞手术技巧,选用适合的栓塞材料,可以明显降低栓塞手术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微小动脉瘤 介入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护理要点以及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交通事故创伤伤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要点和措施。结果通过院前及时且积极地急救,有94例伤员急救成功,2例于事故现场死亡,有4例伤员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本次结果的分析可知,在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对伤员伤情进行合理地评估,加强保温、呼吸支持、转送过程中监护以及循环支持等,是急救成功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急救 交通事故 护理 创伤 院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34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实施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6例,Ⅴ级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方法,可部分替代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数量及种类急剧增多,速度越来越快,人体受到的各种致伤因子损害机会日趋增多,发生损害频率也越来越多,创伤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致使相当一部分受伤人群会伴随创伤而引起心理应激。心理应激的强度超过安全线水平,将导致创伤心理应激损伤,防治创伤心理应激损伤及时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救援,在救治躯体创伤同时也争取救治心灵创伤同样十分重要。目的探讨大型交通事故所致心理应激损伤的早期心理干预,以使患者在治疗躯体损伤的同时治疗心理创伤

  • 标签: 交通事故 心理应激损伤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5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8~12个月,观察手术的效果。结果本组15例患者,通过进行随访,有效1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3%,出现1例并发症,为腹腔端阻塞,由于大网膜包裹,经过对症治疗后改善,患者头颅CT复查提示脑室缩小或正常。结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通过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 治疗 交通性脑积水 效果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不等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掌握骨盆倾斜的成因及致双下肢不等长机理,区别双下肢骨性不等长下肢长度测量点的选择,结合病历资料和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科学、准确作出伤残评定。

  • 标签: 交通事故 骨盆倾斜 双下肢长度 伤残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交通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病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交通事故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实施序贯评估病情法)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转运时间、呼救至患者接受急救时间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转运时间以及呼救到患者接受急救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病情法的效果满意,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通事故 院前急救 护理 序贯评估病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抽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时间短,预后理想,值得普及。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交通支结扎 大隐静脉曲张 效果研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我中心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案例进行了统计,并对伤者的受伤部位、撞击形态、机动车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及男女比例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比对、分析、总结,对今后的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法医学 道路交通事故 机动车 碰撞 受伤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血管融合技术对复杂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26例,进行双血管融合技术,对照组28例,进行DSA造影、单侧颈内动脉的三维重建,分析两组术中可否观察弹簧圈脱位,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12个月存活率。结果双血管融合技术可观察到弹簧圈脱位,而单侧颈动脉造影无法观察到。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双血管融合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单侧颈动脉造影低,一年存活率较高,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血管融合技术在复杂前交通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血管融合技术 复杂前交通动脉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生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的态度以及影响护生实施现场救护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198名护生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态度的调查。结果分别有21.1%、62.2%、15.3%、0.01%的护生表示肯定会、可能会、可能不会、肯定不会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结论护生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的意识较差,在急救护理学习中,护生应该注重急救意识和急救态度的培养,参与有效的现场救护实践,体验救护经历,增强角色意识和心理护理水平,成为交通事故伤现场救护的积极参与者。

  • 标签: 护生 交通事故伤员 现场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