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住我院结核科的确诊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87例患者进行痰液、临床表现、X线影像特征分析。结果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7.0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10.34%,热带念珠菌,占4.59%。氟康唑可作为首选药物。本组87名患者,治疗时间14~29d,平均(15.22±3.26)d,治愈和好转81例(96.55%),无变化3例(3.44%)。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染因素和治疗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和相关治疗方法。结果经分析和统计发现,我院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4%,其中60岁以上发生感染的占到了76.9%,随着年龄的增长真菌的感染率越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受真菌感染的占51.3%;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约占53.8%;造成真菌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放化治疗及营养不良等;相应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真菌治疗。结论造成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有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滥用、放化疗和营养不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提高,要重视老年患者感染的预防,对感染的患者采取抗真菌的综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K)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28只眼)角膜炎患者结合病史,首诊采用经济快捷、可反复操作的氢氧化钾湿片法检查,并同时做真菌培养及药敏。将临床确诊为FK的28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病变区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0.5%氟康唑点眼15min1次,口服伊曲康唑0.2/日。根据病情可隔日注射和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和给药方法。结果28只眼中,26只眼痊愈;2只眼3次注射后无效而联合手术治疗痊愈。结论FK的首诊湿片法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尽可能地提高初次诊断的正确率至关重要。清创、碘酊烧灼、病变区角膜基质内注射等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0例新生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原学和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原发病为新生儿肺炎10例,继发于其他疾病10例,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均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表现。真菌性肺炎发生前,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95%,多为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类。病原学检查以念珠菌为主(82%),曲霉菌次之,合并细菌感染10例,16例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论真菌性肺炎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应联合应用高效、敏感的抗生素。
简介:摘要目的一方面分析导致真菌性角膜炎产生的病原菌种类,另一方面探究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实验对象纳入刮片镜检阳性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细菌培养对相关病原菌加以鉴定。结果农民属于主要的发病人群,占66.7%;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发病时间为夏收和秋收农忙季节,最早发病时间为每年的2月,从每年的年中开始真菌性角膜炎出现发病高峰,越近秋季发病率越高;主要病原菌为镰孢菌属,由此菌属感染者占43.4%,曲霉菌属次之,暗色真菌属、枝孢菌属、连格孢菌属再次之;有外伤史亦是发病主因。结论真菌性角膜炎与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其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而且主要由镰孢菌属感染所致,采取咪康唑、益康唑等咪唑类衍生物或两性霉素B等多烯类抗真菌药治疗方可达到显著的治愈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儿真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真菌性脑膜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7例患儿发病年龄为6月-12岁,其中6月1例,3-8岁5例,12岁1例,急性起病1例,其他均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数患儿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6例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阳性或培养出新型隐球菌,其中1例合并克鲁维酵母菌感染,1例为组织胞浆菌病播散型,应用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抗感染,结果死亡2例(其中1例为组织胞浆菌病),治愈2例,好转2例,1例自动出院。结论新型隐球菌为小儿真菌型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实验室脑脊液病原检查是诊断真菌性中枢感染的主要依据,早期确诊,控制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结果50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44例患者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88%)。致病菌株方面,其中38例患者的致病菌株属念珠菌(76%),11例致病菌株属霉菌(22%),1例致病菌株属隐球菌(2%)。临床表现以高热、咯血、气促、消瘦、胸痛为主,肺部有干湿啰音。经对症治疗后,其中47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茵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真菌性角膜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临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特比萘酚和氟康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则单独给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并通过相应治愈率、治疗有效率和病程长短来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采用特比萘酚和氟康唑联合疗法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0.0%,有效率为93.3%,且平均治愈周期为20.5天(P<0.05);单独给予氟康唑治疗的对照组的治愈率仅为33.3%,有效率为73.3%,而且平均治愈周期为22.7天(P<0.05)。结论特比萘酚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其治愈率较单独给予氟康唑高出46.7%,有效率高出20.0%,而且平均治愈周期也较后者短2.2天(P<0.05),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