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人工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1例经护理治疗后呼吸功能得到恢复并拔出气管导管且转出重症监护病房,7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标签: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人工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有效沟通人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了解和总结人工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的有效沟通和心理护理,利用不同手段与患者进行沟通,如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等。结果通过与患者及时有效地沟通,使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能积极配合治疗,缩短疗程,促进痊愈。结论在严重吸人性损伤建立人工患者中,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治疗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标签: 有效沟通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重症监护室人工患者有针对性的规范护理方法,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杜绝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2例人工建立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加强对气管插管的固定、呼吸的湿化、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通畅、预防感染和加强心理护理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进行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后,62例人工患者中除3例因各种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59例病情得到好转,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加强对人工患者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杜绝和减少人工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呼吸机等辅助设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 人工气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的心脏手术,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影响。术后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需用机械通气辅助以减轻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氧的需求,防止二氧化碳的蓄积,顺利渡过术后早期危险期,因此,呼吸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心脏直视术后人工患者的呼吸管理方法,拔管后的护理以及怎样预防肺部并发症。方法对21例心脏直视术后人工病人的呼吸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中20例无并发症顺利拔管,1例并发肺部感染。结论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该系统任何环节的功能障碍均会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心外科治疗的临床业已证实,呼吸系统功能对手术是否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有绝对的重要作用。心脏术后病人早期呼吸功能极不稳定,做好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和人工护理以及拔管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是心脏术后较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护理可杜绝此并发症,以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窒息、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心外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呼吸系统术后护理

  • 标签: 心脏直视术 人工气道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困难一直是临床医生急救、麻醉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其处理与医疗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毕业后困难的培训一直是急救、麻醉一线临床医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毕业后困难培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毕业后 困难气道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3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为(5.24±1.26)d、对照组为(9.96±1.78)d(P<0.05);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为(9.21±1.35)d、对照组为(16.77±2.86)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19.61%(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7例EBTB后狭窄患者的护理要点。细致的术前准备是每次治疗得以完成的前提;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每次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术后细心的指导及观察对并发症的预防及疾病的康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组17例患者,显效11例,有效5例,轻度有效1例。

  • 标签: EBTB 气道狭窄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气管切开术后的湿化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资料。结果对比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结论积极护理对术后湿化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人工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建立工人气的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品管圈工作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6±2.9)d、住院时间(13.1±4.1)d、住ICU时间(10.1±3.4)d及满意度96.0%,对照组(13.6±5.1)d、(25.1±7.3)d、(19.1±6.4)d及72.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人工护理管理可收获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人工气道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ICU人工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院收治的ICU人工患者,从中抽选出62例ICU人工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以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人工置管时间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人工置管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ICU人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ICU人工气道 价值
  • 简介:摘要“渐冻人”又称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椎体束为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通过对本病的对症支持护理,尤其是有效的管理,延缓了疾病的进展,延长了生存时间。

  • 标签: 渐冻人 护理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分析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8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18例因颅脑损伤过重致死,余62例患者无气管切开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顺利转出监护病房。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积极重要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建立人工护理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患者资料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为40例患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患者呼吸畅通,提高对人工的管理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方式,总结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之后,仅6例气管切开患者、4例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出现人工感染率显著降低。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现呼吸感染机率,从而降低由于呼吸感染引发的死亡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方法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人工护理方法。方法严遵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呼吸的畅通,加强呼吸功能的训练,以及人工的管理。结果30例患者中,拔除气管套管23例,76.7%;肺部感染2例,6.7%;死亡5例。结论科学、规范的人工管理,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感染率与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人工气道 管理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湿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湿化进行集束化护理,对重塑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作用,可有效改善湿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失去湿化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气囊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