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优点及疗果。方法对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其中C形偏曲12例,S形偏曲8例,嵴突或棘突5例,兼有两种或以上类型者7例。32例中8例伴有下鼻甲肥厚。结果32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全部得到矫正,无一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穿孔、鞍鼻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精确,损伤小,安全,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少。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矫正术 鼻中隔偏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期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方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观察组60例产妇给予分娩期体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指导常规舒适的体位自然分娩。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7%vs.53.3%),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3%vs.38.3%)(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vs.10.0%,P<0.01)。结论实施分娩期体位护理有利于提高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期 体位护理 胎方位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扭转牙矫正后通过牙龈环切术防止复位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保持牙稳定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口腔科收治的35例扭转牙外翻错合的患者,在正畸矫治即将结束时,试行牙龈环切术和改良嵴上纤维切断术,术后仍戴保持器,并与12例患者不采用牙龈环切术作对照组,仅戴保持器。结果经3个月至1年的追踪观察,观察组在1年内的复发率为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7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龈环切术防止阻断扭转牙复发效果显著,临床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牙龈环切术 扭转牙矫正 复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程中胎儿头位不正与产程进展的关系,探讨使用导乐球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139例单胎头位,分娩过程中发生持续性枕后(横)位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在活跃早期使用导乐球,适时联合手转胎头术;对照组69例未加以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的耐受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头位不正,适时使用导乐球并行徒手旋转胎头,对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枕后(横)位 导乐球 徒手旋胎头 剖宫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耳软骨和硅胶鼻假体对伴有低鼻的唇裂术后鼻畸形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伴有低鼻的唇裂术后鼻畸形的23例患者,采用开放式鼻整形切口入路,充分游离两侧鼻翼软骨,复位悬吊患侧鼻翼软骨,植入L型硅胶鼻假体,将两侧鼻翼软骨穹隆部与硅胶鼻假体缝合固定,将切取自体耳软骨修剪成盾状和帽状,缝合固定于鼻假体鼻尖部,矫正继发鼻畸形和低鼻。结果术后半年6个月以上回访,本组23例中优良16例,改善7例,无不满意的病例。结论采用自体耳软骨和硅胶鼻假体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术后效果良好,是治疗唇裂术后鼻畸形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自体耳软骨 硅胶鼻假体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符合生理解剖特点和美容要求,远期效果良好,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对于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缩短术后患者反应轻,眼睑弧度自然流畅,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亦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肌力 提上睑肌缩短术 提上睑肌-米勒氏肌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影响牙列拥挤矫正后稳定性相关因素的探究与分析。方法从近年来在我院进行牙列矫正的患者100名。采用牙弓测量和头颅测位片方法进行测量,并用PAR指数的数据评估分析。结果上前牙不齐指数平均值由治疗前(11.2±5.03)mm减至为(2.25±1.32)mm,随访增至为(3.45±1.52),下前牙不齐指数治疗前平均值为(7.24±4.02)mm,治疗后为(1.70±1.08)mm,随访又增值为(3.92±1.80)mm。治疗后加权PAR值减少83.98%,保持后减少69.98%。1结论上前牙矫正后的稳定性相对于下前牙稳定性较低,且在随访时尤为明显。影响牙列拥挤矫正后稳定因素与性别、下切牙的宽度、位置以及颌骨矢状向都有显著的关系。

  • 标签: 牙列拥挤 矫正 牙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3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9例。观察组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在术后半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48%,对照组62.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2例发生鼻腔粘连,3例发生鼻中隔穿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矫正 鼻内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鼻内镜下矫正手术的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仍出现流涕症状的有14例,鼻塞症状的有16例,头面部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0±0.9)分,患者中表示满意的有62例,33例患者表示满意。结论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局限性鼻中隔偏曲 矫正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96例显微镜下Parks切口进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效果、并发症。结果术后欠矫5人,过矫3人,斜视矫正率为91.6%,有效率为100%;术后第一天睁眼自如,术后1周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未见结膜明显疤痕,无结膜囊肿。结论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手术更精确,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矫正效果满意,符合患者对睑裂区无明显疤痕的美观要求。

  • 标签: 斜视 显微镜 Parks 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应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彻底,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窥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视觉质量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影响很大。视力减退的诸多原因中,以屈光不正和白内障占据绝大部分。大多数患者并不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及矫正对策。本研究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视力障碍原因分析及所占比重统计,给予相应对策,以尽早改善患者视力状况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视力减退 白内障 屈光不正 矫正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系带过短矫正治疗的理想时期,及对患儿创伤最小易取得较好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舌系带单纯剪短术和舌系带成形术。结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大部分患儿舌能伸出唇外,W型消失。结论6月前、越小越好,早期单纯剪断术能有效消除舌系带过短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舌系带过短 延长矫正术 手术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对胎方位进行矫正,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初产妇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进行体位指导,观察组对产妇进行体位指导,观察两组产妇生产情况、生产方式以及产程、新生儿状况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所记录数据可以得出,观察组中有47例产妇进行自然分娩,阴道分娩率为78.33%,对照组中仅有19例,阴道分娩率仅为31.67%,P<0.01;两组进行剖宫产产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各指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程比较,观察组整体情况更佳(P<0.01);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P>0.05。结论在产程中通过指导产妇改变体位以对胎方位进行矫正,可有效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减少难产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体位指导 胎方位矫正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人性化和整体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QOL-C30Q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微创优势,效果良好,配合人性化护理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矫正与星状神经阻滞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交感型神经病患者86例,病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之间,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手法矫正治疗的矫正组(n=43)和接受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的阻滞组(n=43)。结果矫正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与阻滞组患相比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手法矫正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颈椎功能,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星状神经阻滞治疗,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手法矫正 星状神经阻滞 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蒙眼试验对缓解儿童斜视矫正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52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实施蒙眼试验,患儿术后安返病房后10min记录小儿全麻术后躁动评分(PAED),10min,20min记录心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安返病房后10minPAED评分,10min,20min心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蒙眼试验可减少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发生,促进患儿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蒙眼试验 儿童 斜视矫正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