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浆中D-二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良性腺瘤患者86例,大肠癌患者110例,另匹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三组人员在血浆D-二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大肠腺瘤组与正常人员之间D-二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组D-二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和正常人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的D-二水平较高,可作为疾病评判和预后效果的标准。

  • 标签: 大肠腺瘤 大肠癌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6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A组A级21例,B组B级20例,C组C级21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项目包括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比较4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最短(P<0.05);A、B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其他A、B组(P<0.05)。对照组、A组、B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比较,C组纤维蛋白原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P<0.05)。D-二、凝血酶时间水平按照对照组、A组、B组、C组顺序依次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源性凝血因子先受到影响,纤维蛋白原变性可能始现于病变早期。纤溶程度随病情发展而加重。

  • 标签: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二(D-Dimer,D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DD水平的临界参考值,初步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标准。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患者为DVT组;术前、术后均未发现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两天和术后三天检测DD水平并行超声检查。结果DVT组术前以及术后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DD浓度均有升高表现。ROC曲线结果显示,当取DD水平>3.7mg/L为临界值时,诊断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认为,当以血浆DD水平大于3.7mg/L作为临界值时可以较好的评价患者DVT形成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以及D-二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以及免疫比浊法测定84例CHF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组血浆BNP及D-二水平。结果CHF患者的血浆BNP及D-二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I级到Ⅳ级血浆BNP及D-二含量逐渐升高,NYHAI级、Ⅱ级、Ⅲ级、Ⅳ级之间各自的BNP、D-二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与血浆BNP及D-二含量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BNP,r=0.797,P<0.05;与D-二,r=0.539,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及D-二含量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CHF的客观指标。

  • 标签: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水平与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D-二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的D-二含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DVT的确诊依据,检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自动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组的D-二水平显著高于骨折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P*<0.05)结论D-二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不高,有较高的假阳性,容易引起误诊,但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说明D-二阴性意义比较大,其阴性基本可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 标签: D-二聚体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对临床检验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进行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56例(妊娠高血压组)与产科门诊就诊的正常妊娠妇女56例(正常妊娠组)作对比分析,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D-二和FIB含量明显升高,PT、APTT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无明显变化。结论严密监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能反应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和状态,能辅助指导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妊娠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系数,具有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临床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3天以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血浆D-二水平分为2组血浆D-二升高组(>0.5mg/L,38耳)和血浆D-二正常组(<0.5mg/L,22耳),比较两组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血浆D-二水平升高组患者急诊溶栓后有效率为81.58%(31/38),血浆D-二水平正常组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有效率为27.27%(6/22),血浆D-二升高组疗效明显高于血浆D-二正常组(P<0.05)。结论伴血浆D-二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发病3天内可采用降纤溶栓治疗,且效果较好。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血浆D-二聚体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8例结直肠癌组按TNM分期法分为四期Ⅰ~Ⅱ期组(23)例,Ⅲ~Ⅳ期组(35例),结直肠息肉组49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以上2项指标。结果结直肠癌组D-二DD)、癌胚抗原(CEA)水明显高于结直肠息肉组(P<0.01)。结直肠癌Ⅲ~IV期DD、CEA水平及阳性率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癌I~Ⅱ期(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程越晚,DD联合CEA检测的阳性率越高,联合DD与CEA检测可有助于疗效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及预测肿瘤是否有转移等方面会更有帮助。

  • 标签: 肿瘤标记物 D-二聚体 癌胚抗原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我院80例肺癌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标本,并将肺癌患者分为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利用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的检测结果与肺癌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患者中,有转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的指标,用于检测病情的变化。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D-二水平情况。方法对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65例患者D-二水平分析。结果D-二水平>20ug/mL和≤20ug/mL的疾病发生率、SLEDAI评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占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SLE活动期和重要脏器损伤患者的D-二水平水平有所升高。

  • 标签: D-二聚体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检测待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待产孕妇组与100例身体健康女性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待产孕妇组PT、FIB和D-二浓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临产前,检测待产孕妇PT、FIB和D-二等凝血指标对于诊断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非常重要。

  • 标签: 孕妇 PT FIB D-二聚体 D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治疗组113例。对照组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低分子肝素以及华法林的用量,治疗组则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血浆D-二水平调整患者低分子肝素以及华法林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D-二、INR监测值,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D-二水平上升情况来调整华法林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频率,可显著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且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D-D)、以及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对不同妊娠期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评判。孕妇凝血功能表现为一种高凝状态,并保持动态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将明显增加。不同妊娠期可选择不同的单项检测指标观察体内高凝状态,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敏感度更高,更利于临床发现血栓形成,有助于病理妊娠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贝克曼ACL-ELITE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196例妊娠晚期孕妇(测定组)及126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D-Di),并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D-Di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的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不同妊娠期可选择不同的单项检测指标观察体内高凝状态,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敏感度更高,更利于临床发现血栓形成,并对DIC的发生和产后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 高凝状态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凝检查中D-二及AT-Ⅲ对脂肪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本院体检B超检查为轻度脂肪肝患者100例为A组,中度脂肪肝患者100例为B组,重度脂肪肝患者100例为C组,以及同期体检无脂肪肝健康者100例为D组。比较四组血凝检查中D-二和AT-Ⅲ。结果正常无脂肪肝的人血凝检查中D-二和AT-Ⅲ结果在正常值内,脂肪肝患者两项指标均异常,并且随着脂肪肝程度不断增加,D-二含量也越高,且AT-Ⅲ活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和AT-Ⅲ检测对评估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有辅助作用,可以通过凝血的状况来反映肝脏合成相关酶的能力是否受损,对病情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脂肪肝 D-二聚体 AT-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MP-9、D-D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认为KD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血清MMP-9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血浆D-D水平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测定,qRT-PCR法检测MMP-9mRNA表达量;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浆D-D、血清MMP-9蛋白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MP-9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D-D可作为KD,特别是不完全、不典型KD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使患者能及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川崎病 MMP-9 D-D
  • 简介:摘要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治中的血浆D-二水平进行观察和记录。旨在对血浆D-二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发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治中,血浆D-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诊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对ACS患者D-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5例确诊的ACS患者,根据糖代谢状况分为三组,单纯ACS组,糖尿病(DM)+ACS组,IGT+ACS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DD水平。结果IGT+ACS组及DM+ACS组的血浆DD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单纯ACS组,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对ACS患者DD水平有影响。

  • 标签: 糖代谢异常 急性冠脉综合征 D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onprotein,Hs-CRP)、D-二水平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ischemicstroke,PI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的256例患者,其中PIS组75例和非PIS组181例。记录PIS相关危险因素、并检测Hcy、Hs-CRP、D-二水平。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IS相关危险因素、Hcy、Hs-CRP、D-二等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Hcy、Hs-CRP、D-二对PIS的预测价值。结果(1)256例ACI患者中,有75例出现PIS,其发生率为29.30%;(2)单因素分析示,非PIS组与PIS组两组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LDL-C、Hcy、Hs-CRP、D-二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Hcy、Hs-CRP、D-二是PIS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示,Hcy、Hs-CRP、D-二预测P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836、0.832、0.794。结论Hcy、Hs-CRP、D-二水平检测对PIS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进展性脑梗死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病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水平进行检测,对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结核病患者随机抽取出9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将其作为观察组,再在同时期来我院做健康检查的健康人中选取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目标的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水平以及血小板的指标进行严格比较,对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水平以及血小板的指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水平以及血小板的指标分别为(4.35±1.07)g/L,(3274±2198)mg/L,(327±119)×109,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水平以及血小板的指标分别为(3.15±0.98)g/L,(327±218)mg/L,(257±101)×109,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D-二增高,对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且结核病患者易处于高凝状态,引发血栓,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水平进行监测,可以对临床治疗产生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D-D)水平及低分子肝素钠的干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0例,常规化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与对照组(50例,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D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晚期肿瘤患者的血浆D-D水平变化作为诊断、治疗方案的调整、预后观察依据,并配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肿瘤 血浆D-D 低分子肝素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