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避光注射剂种类、数量较多,因此应进行强化管理。注射用药数量较大,同时院内药房中贮藏量较多如果忽视避光管理将会导致药物出现变质,直接影响药品使用。本文通过对某院注射剂避光药品管理中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疗养院老年人在疗养期间的医院感染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20例老年疗养员,对其疗养期间存在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参与研究的20例老年疗养中,无一例医院感染,老年疗养员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有很大提升。结论:老年疗养员的年龄普遍较高,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以致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不断下降,极易受外界感染,再加上疗养院的老年疗养院人数较多,更易引起疾病传播。因此,护理人员需对疗养院老年人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老年疗养员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军队疗养院所承担的任务愈发重要和明显,作为军队疗养院工作的主力军,军队文职护士更是军队疗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然而根据现阶段进行的有关军队文职护士工作相关的调查和访谈结果而言,目前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强度、职业发展均存在相应的不同程度的问题。文职护士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近似于军人,同时也接受近似现役军人护士的管理,其非现役文职的本质导致其在军队疗养院中待遇有待提高,职业发展同时也存在瓶颈现象。因此面对军队疗养院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文职护士作为疗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文职护士人员的流失,他们的职业体验、职业发展等问题正亟待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院前急诊护理对外伤昏迷患者抢救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外伤昏迷患者6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诊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救治情况、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后对比显示,观察组30例患者的救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昏迷患者采取院前急诊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作者选择的8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我们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为由家属自行送往医院,未能进行有效院前急救处理;观察组患者由我中心完全按照救治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处理后转运至医院。比较两组患者的到达医院时的生命指标(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得到救治时间、安全转运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到达医院时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得到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安全转运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完全按照流程进行急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标,提升安全转运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ICARE 沟通模式在疗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200例疗养员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疗养员。对照组行常规沟通方式,观察组行 CICARE 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疗养员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沟通后比较,观察组疗养员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将 CICARE 沟通模式应用于疗养院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沟通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或者急诊中医生相关干预,对急性心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医院急诊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急诊管理,重点关注病情的评估、及时的转运、治疗方案的实施、合理的药学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纳入医护特色管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综合性、客观性、系统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适应能力、心理强度、心理耐受、心理自控、意识水平、社会交际、心理修复、逻辑思维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特色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对患者情志的把握和正面的引导,更加有助于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实现,也间接提升了急诊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介入治疗在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中的临床总有效率。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58例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经入院顺序对患者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急诊介入治疗方法在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心功能指标,是一种科学的干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临近医院急诊科和我科室2020年2月~2021年2月实施院前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70例,根据使用的不同心肺复苏程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35)和B组(n=35),A组采取气管插管法,B组采取气囊面罩通气法,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心肺复苏后复苏情况、复苏时间。结果:B组35人成功抢救12人,抢救成功率为34.29%(12/35)高于A组14.26%(5/35),差异较大P<0.05。B组患者通气建立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比A组更短,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我科室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中,气囊面罩通气方法能够大幅度的缩短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患者的心跳恢复时间缩短,将抢救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值得推广。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样本时间: 20 16 年 2 月 -201 7 年 5 月,样本来源:随机选择 70 例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35 例为对照组, 35 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溶栓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溶栓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8年 6月 84例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救治组选择常规方式,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选择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分析 SPO2达到 90%的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治疗前后患者 SPO2监测水平、平均 MAP;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 SPO2监测水平、平均 MAP相似, P> 0.05;治疗后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 SPO2监测水平、平均 MAP优于常规救治组, P< 0.05。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 SPO2达到 90%的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优于常规救治组, P< 0.05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死亡率 2( 4.76)低于常规救治组 11( 26.19), P< 0.05。结论: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患者实施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8年 6月 84例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救治组选择常规方式,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选择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分析 SPO2达到 90%的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治疗前后患者 SPO2监测水平、平均 MAP;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 SPO2监测水平、平均 MAP相似, P> 0.05;治疗后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 SPO2监测水平、平均 MAP优于常规救治组, P< 0.05。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 SPO2达到 90%的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优于常规救治组, P< 0.05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组死亡率 2( 4.76)低于常规救治组 11( 26.19), P< 0.05。结论: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患者实施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分析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入手,随机从中抽取 64例作为本文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这 64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院前处理以及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前者归为参照组,后者归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对比的共有四项观察指标,一项为急救反应时间、一项为急诊反应时间、一项为住院时间,最后一项为死亡率,经统计学的处理后可明显看出,四项观察指标的对比结果均为( p<0.05)。结论: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适用于颅脑损伤急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