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equesteredlumbardischerniation,SLDH)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6例SLD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和术中探查结果,总结分析SLDH临床特点,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SLDH分为单纯游离、游离黏连、异位游离三种类型。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无术后复发者。术后4周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1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7.5%。结论SLDH诊断明确后,根据椎间盘的游离情况,采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空心变距无头拉力螺钉(Acutrak螺钉)与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1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4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9(16±3.21)个月,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Acutrak螺钉组(n=22),空心螺钉组(n=19),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患足功能及并发症并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Acutrak组V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术后3月Acutrak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Acutrak组术后随访中并发症少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cutrak螺钉相比于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术后有着足部功能的恢复较快、疼痛较轻,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势。

  • 标签: LISFRANC关节损伤 Acutrak螺钉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32例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中,手法复位成功8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随访30例,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法复位成功石膏夹板固定8例,3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占37.5%.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后外展架固定20例中,14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占70%,6例肩关节功能只有轻度受限,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经统计学(X2)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2例肱骨头置换术,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若无手术禁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外展架固定,肩关节功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效果好.

  • 标签: 肩关节前脱位 合并症 肱骨外科颈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上胸椎骨折脱位虽然发生率较小,但其损伤大,脊髓损伤率高.由于其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给治疗带来不便.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上胸椎骨折脱位8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上胸椎 骨折脱位 椎骨 椎弓根钉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椎体支柱块技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2011年本院共有19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支柱块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为27~70岁。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复查CT,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椎体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Cobb角恢复至11.31°±0.50°,术后3个月为10.92°±0.4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为(50.73±7.46)%,术后1个月为(93.05±3.22)%,术后3个月为(92.11±3.59)%,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柱块技术在Ⅱ度或Ⅲ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运用中恢复了伤椎前中柱的高度及脊椎整体的生理弧度,无继发性塌陷,有效缓解疼痛,早期功能锻炼,早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护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护骨胶囊(试验组)344例与骨松宝颗粒(对照组)121例进行比较研究。临床观察主要指标为骨密度测定、骨代谢指标、中医症状与不良反应等。结果①骨密度疗效:腰椎(L2-4)试验组总有效率59.8%,对照组总有效率60.5%;股骨颈试验组总有效率54.6%,对照组总有效率46.1%;Ward’s三角试验组总有效率56.4%,对照组总有效率40.2%;大粗隆试验组总有效率50.7%,对照组总有效率44.1%。Ward’s三角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部位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骨代谢指标:护骨胶囊试验组治疗前后血碱性磷酸酶含量维持不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下降。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③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ITT和PP分析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8.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和72.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④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护骨胶囊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护骨胶囊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评价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3年3月应用该术式的38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病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6~82岁,平均(71±8)岁。术后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并发症以及影像学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8例病例获得了完整的随访,都至少随访了24个月(24~36个月)。根据术后JOA评分,术后优良率92.1%(35/38),术后急性期并发症为21%(8/38),远期并发症仅2.6%(1/38),术后颈椎正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良好,对位正常,术后MRI显示脑脊液通畅。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够在一期同时完成脊髓的充分减压和颈椎稳定性的重建,用于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重度 脊髓型颈椎病 前后联合入路 减压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髓内钉入口处骨质供骨,在断端植骨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5年8月,对需要开放复位的52例胫骨干及股骨干骨折予顺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内固定的患者,以自制取骨器钻取髓内钉入口处松质骨,于断端进行植骨处理,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可取出一定量的松质骨骨柱用于断端植骨,促进了骨折愈合。所有病例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最短7周,最长18周,平均11.7周。均未出现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对需要开放复位的胫骨干及股骨干骨折患者予顺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内固定时,可钻取髓内钉入口处松质骨,于断端进行植骨处理,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且无需增加新的创伤或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下肢 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植骨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益骨方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妇产科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6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例48人,对照组每天予以钙尔奇D及骨化三醇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肾益骨方;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疼痛评估、骨密度检测、雌激素水平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疼痛缓解率比对照组高,但两者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χ2=1.745,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疼痛缓解率进一步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4.37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治疗后3月各部位BMD均较治疗前略有增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BMD继续较前增高,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3、6月各部位BMD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对照组治疗后E2逐渐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E2较前升高,3个月时升高不显(P>0.05),6个月时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3、6月BALP上升、TRACP-5b较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3、6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观察组差异更显著(P<0.01,P<0.001)。结论在基础补充钙剂及骨化三醇胶囊的基础上联用补肾益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其抗骨质疏松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性激素或者通过细胞因子水平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而降低骨转化和抑制骨吸收起作用。

  • 标签: 补肾益骨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4~67岁,平均57岁。单节段病变15例,多节段病变8例。椎板减压后根据退变程度选择椎间盘部分切除或椎体融合器进行融合的方法,采用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稳定脊柱后路,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脊柱节段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9)个月。统计显示术前VAS评分为(7.2±1.7)分,末次随访为(2.6±1.1)分;术前ODI为(71.4±17)%,末次随访为(21.3±11)%。非融合节段ROM术前为(8.1±1.9)°,末次随访为(2.8±1.1)°;邻近上位椎体ROM术前为(7.9±1.7)°,末次随访为(7.2±1.8)°;邻近下位椎体ROM术前为(8.4±2.1)°,末次随访为(7.9±1.9)°。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VAS、OD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非融合节段腰椎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Bioflex系统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 退行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脊柱非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重新进行分型,在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体位,并进行骨折的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的选择等模拟手术。结果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能准确反映出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可准确的进行骨折的三柱分型,可初步实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模拟手术
  • 简介:我科自1996年以来应用国家教委西安教学仪器厂医疗器械分厂生产的单臂外固定器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26例,经随访无一例发生不愈合,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该外固定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力臂与固定螺纹钉夹块之间有万向节旋钮连接,可以按需要调节外固定器角

  • 标签: 胫骨骨折 临床分析 外固定器治疗 闭合性 胫骨中下段骨折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创伤骨科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治疗的60例锁骨中段1/3移位的病例,3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0例行锁骨吊带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4~70岁,平均(43.73±4.28)岁。钢板固定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6~63岁,平均(36.53±4.01)岁。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受伤严重程度、受伤机制及骨折类型方面无差别。研究结果按照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活动及术后患者对肩关节外形满意度进行评价。骨折愈合时间主要根据术后影像学来判定。肩关节功能活动主要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constantshoulderscore,CSS),臂、肩、手功能障碍(thedisabilityofthearmshoulderandhandscore,DASH)评分来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2±3.40)个月。对两组CSS及DASH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均P〈0.05(P=0.000,P=0.003),且钢板固定组均值均大于非手术组(均值差分别为5.49、2.71)。治疗愈合时间:钢板固定组(12.10±2.60)周,非手术治疗组(15.78±2.23)周。并发症:钢板固定组1例骨折不愈合(3%),无畸形愈合;非手术治疗组3例骨折不愈合(10%),12例畸形愈合(40%)。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钢板是钢板固定组主要并发症,取出率为60%。非手术治疗主要并发症是骨折畸形愈合(40%)。患者对肩关节外形满意度分别为93%和77%。结论在成人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的治疗方法中,切开复位钢板组总体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在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降低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方面优于非手术治疗。因内置物刺激症状而取出内固定是钢板固定组主要的并发症。

  • 标签: 锁骨中1/3骨折 钢板固定 非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半髋置换手术,研究组采用全髋置换手术,并对俩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两组之间的对比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下,以及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髋骨胫骨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情况良好并且髋关节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金天格胶囊联合电针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人,均经过临床X线和骨密度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金天格胶囊联合电针,对照组仅做电针治疗4周后,通过对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经1年门诊随访,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电针治疗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疼痛,提高活动度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在临床治疗提高疗效上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金天格胶囊 电针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胶原酶直视下溶盘术联合治疗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1例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然后在直视下将胶原酶注入突出的颈椎间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联合治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显示椎管容积明显增加,突出的间盘缩小。术后6个月平均JOA改善率63.7%。结论联合治疗不仅通过后路单开门扩大了椎管的容积,而且通过溶盘术缓解了颈髓前面突出髓核的压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和胶原酶溶盘术联合治疗Ⅲ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椎管成形术 胶原酶溶盘术 治疗 脊髓损伤
  • 简介:目的探索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带血管蒂的胸大肌锁骨膜瓣移植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的10个月,最长22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带血管蒂的胸大肌锁骨膜瓣移植治疗。结果24例锁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7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及骨髓炎,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带血管蒂的胸大肌锁骨膜瓣移植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胸大肌锁骨膜瓣 不愈合 锁骨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单节段伤椎置钉选择性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经皮后路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9例。AO分型:A1.1型2例,A1.2型14例,A3.1型3例。观察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和Oswest珂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椎体的高度、伤椎后凸、内固定物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手术时间平均6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5mL。术后VAS评分、ODI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P〈0.05)。伤椎矫正复位率为(91,44±3.71)%,远期丢失率(7.78±2.80)%。所有病例均获得骨陛融合,无内置物相关并发症。术后无脊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创伤小、用时短、出血少、脊椎运动功能单位丢失减少等优点,是治疗部分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法与传统手术法祛除足跟骨骨刺治疗顽固性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取的92例顽固性足跟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法治疗组和传统手术治疗组,其中微创法治疗组44例,传统手术治疗组4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功能恢复时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根据临床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获得15~72个月随访,平均48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随访时间及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顽固性足跟痛,微创法与传统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恢复与改善。微创法治疗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功能锻炼时间分别为(1.05±0.41)cm、(20.13±3.54)mL、(4.28±1.46)d和(1.03±0.26)d,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法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2.21±0.33)分、(1.02±0.32)分和(2.13±0.71)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法治疗组的总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法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顽固性足跟痛,微创法治疗临床治愈效果要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治疗,且微创法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法 传统手术 顽固性足跟痛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伊班膦酸钠(艾本)间断静脉滴注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每日给予阿法迪三1ugQd、珍牡肾骨0.63gTid口服,试验组31例同时给予国产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艾本)静脉滴注,首次剂量为2mg,此后均给予3mg,每3个月滴注1次,连续用药1年。另30例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肝功、肾功及腰椎、股骨颈、前臂的骨密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1年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前臂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腰椎骨密度增加3.2%,股骨颈骨密度增加7.2%,前臂骨密度增加8.5%,试验组血碱性磷酸酶也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腰椎及前臂骨密度也分别增加0.9%和1.2%,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碱性磷酸酶也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除1例因严重骨痛退出实验外其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伊班膦酸钠(艾本)间断静脉给药能有效地增加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缓解骨痛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而单纯骨化醇加钙剂治疗老年患者的骨密度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仍有增加,提示艾本联合珍牡肾骨、阿法迪三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是可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重度骨质疏松症 老年 伊班膦酸钠 骨密度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