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绿藻病一种罕见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疾病,其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征性,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本文通过国际及国内已报道无绿藻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收集了我国大陆地区10株无绿藻临床分离株,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证实了两性霉素B作为无绿藻病一线用药有效性。提示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泊沙康唑无绿藻病治疗中巨大潜力,也为无绿藻体外药敏试验分析提供了实验室数据。

  • 标签: 无绿藻病 药物敏感性 临床分离株 抗真菌药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简写为miRNA)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核糖核酸),长约21~25个核苷酸非编码RNA,通过结合到mRNA3’非编码区(3’UTR),降解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研究发现miRNA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均有表达且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miRNA卵巢早衰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miRNA卵巢早衰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如下报道。

  • 标签: 卵巢早衰 微小RNA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儿童湿疹、调节患儿免疫功能作用。方法:将12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外搽0.1%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制剂(阿法骨化醇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儿血清25-(OH)D3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儿血清25-(OH)D3、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无明显改善(P值均〉0.05),而观察组患儿血清25-(OH)D3、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口服维生素D制剂治疗儿童湿疹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生素D 儿童湿疹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慢性湿疹瘙痒程度改善情况,为本疗法提供临床依据;并通过与其他疗法比较,探讨对于缓解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更加有效疗法。方法将符合标准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4组:火针组、刺络放血组、火针联合刺络放血组以及西药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数据变化,判断治疗方案对于瘙痒疗效,并对起效时间和疗效维持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个疗程后,3个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2)3个治疗组起效时间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针联合刺络放血组与刺络放血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针组与刺络放血组及火针联合刺络放血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个治疗组疗效维持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疗效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湿疹瘙痒程度,并具备起效时间短治疗优势。

  • 标签: 火针 刺络放血 慢性湿疹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 瘙痒程度直观模拟评分
  • 简介:皮肤病学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科学,皮肤病皮损具有可视化特征,因而皮肤病一门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图像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已出现了一系列皮肤影像诊断方法,显著提升了皮肤科医生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变了皮肤病学发展格局和面貌。皮肤病学另外一个特征病种众多,加之我国皮肤病患者数量庞大,使得皮肤影像数据呈指数性增长,迫切需要构建适用于我国人群皮肤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近十多年工作基础上,“中国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hineseSkinImageDatabase,CSID)于2017年正式启动,已开展了系列颇具影响力工作,如设立CSID开放研究课题(OpenResearchFundingofCSID,CSID-ORF)、成立CSID皮肤影像学院、开发CSID工作平台及相关应用技术。CSID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皮肤影像研究、教育与应用系统平台,将继续为我国皮肤影像事业发展作贡献。

  • 标签: 皮肤影像 研究 教育 应用 平台
  • 简介:目的: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色情浏览性行为及心理状态影响,并了解大学生主动浏览色情网站与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本研究。方法:利用随机应答技术(RR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收集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共抽取某地在校二、三年级医学专业类123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7.38%、24.64%,男性略高。且一年内浏览色情网站者比例男性远高于女生,前者后者近2倍;男生开始浏览色情网站年龄远低于女生,更早开始浏览色情网站。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排除性别因素影响后,学习成绩较差者人群中,性行为发生率和色情网站浏览率均高于成绩较好者,这说明了网络色情青少年危害。结论:网络色情明显影响着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并且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研究结果提示国家应该采取更加有效手段控制网络色情。

  • 标签: 敏感问题 随机应答技术 性行为 调查
  • 简介:银屑病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遗传、免疫、环境因素均参与其发病过程,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环境因素中,感染与银屑病关系最为密切。临床治疗中观察到,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银屑病,常用有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平、甲砜霉素。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抗菌作用外,其免疫抑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治疗银屑病也具有一定作用。皮肤、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与银屑病也有着密切联系,抗生素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因此关于银屑病治疗中抗生素使用问题需要更多基础和临床研究来阐明其合理适应症、具体机制及标准治疗方案。

  • 标签: 银屑病 抗生素 感染 微生物菌群
  • 简介:我国对红斑狼疮(LE)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仅皮肤科每年发表文章就有很多,基础方面如基因多态性、有关各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等等,阐明红斑狼疮发病机制起到一定作用,但要取得重大突破,仍需做很大努力.

  • 标签: 红斑狼疮 皮肤科 细胞因子 受体 LE 发病机制
  • 简介:性高潮一种逐渐升高兴奋、紧张状态,当这种状态积累到顶点时会出现爆发。这种爆发会带来极度愉悦感受,并同时伴随一系列生理反应。性高潮一个复杂生物学过程,因此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这一现象。这篇综述总结了关于性高潮一些理论和实验上研究,其中包括了性高潮如何产生、为什么会产生,不能达到性高潮原因以及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在性高潮中扮演何种角色内容。

  • 标签: 性高潮 机制 躯体变化 性功能障碍
  • 简介:对于各种光敏感性皮肤病、日晒后加重皮肤病、皮肤光老化、日晒伤及皮肤黑化,皮肤科医生进行诊治同患者提供全面的防晒建议,包括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选用防晒剂,合理使用安全、有效防晒剂确实是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物理防晒剂 皮肤病 敏感性皮肤 皮肤光老化 皮肤科医生 光敏感性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eloid,K)形成中医体质基础。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124例K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K患者与正常对照、痤疮患者间体质类型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K患者属气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特禀质分比增加;男性K患者、女性K患者及17~45岁K患者属湿热质分比增加;此外,男性K患者、36~4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瘀血、特禀质分比增加,17~2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质分比增加。与痤疮患者比较,与痤疮相关K患者属阴虚质分比增加(P〈0.05)。结论K形成与某些中医体质类型偏颇有关

  • 标签: 瘢痕疙瘩 体质类型 临床分析
  • 简介: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1(Bach1)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Bach1在生理、生化、免疫及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其某些皮肤病皮损组织中表达皮肤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调控因素。Bach1能抑制血红素环氧化酶(HO-1)抗氧化基因表达,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基因干扰Bach1表达能减轻大剂量UVA照射人体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损伤效应。本文拟综述Bach1蛋白作用机制、与皮肤病相关性及研究前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某些皮肤病病理生理机制,为开展皮肤病中Bach1蛋白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线索,为皮肤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Bach1 氧化应激反应 皮肤病
  • 简介:在过去20余年间,皮肤衰老机制探索一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热门话题。皮肤真皮中最重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它与组织创伤修复密切相关。皮肤衰老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形态改变、分泌合成功能减弱或衰退有关研究成纤维细胞皮肤衰老中作用机制,包括ROS-PTEN-PI3K、Smad3-I型胶原蛋白、miRNAs,为研究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提供思路以及指导意义。该文就成纤维细胞皮肤衰老中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皮肤衰老 作用机制
  • 简介: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观念被越来越多皮肤病研究者所接受,与之相关研究方法也被越来越多应用于皮肤病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预后判断诸多方面的研究当中,本文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方法皮肤科研究领域中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皮肤病
  • 简介:敏感性皮肤一种皮肤高度敏感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皮肤极易受到外界刺激因素而产生不适。病因复杂,其中之一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透明质酸皮肤组织成分,具有保水性、润滑性、成膜性、促进上皮再生性、安全性特性,敏感性皮肤皮肤屏障有一定修复功效。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透明质酸敏感性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透明质酸 皮肤屏障 敏感性皮肤 皮脂膜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氧化剂阿萨希毛孢子菌(Zasahii)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生长发育影响。方法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菌悬液分别接种于加入了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和甲萘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与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YPD液体培养基)中,肉眼、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菌株形态变化。结果①肉眼形态,随氧化剂浓度升高,菌落直径逐渐缩小,当达到一定浓度,菌落不再生长;相同条件下,环境分离株较临床分离株菌落直径小:②光镜形态,菌落发育延迟,数量减少,见许多芽管,随氧化剂浓度升高,出现许多不易着色、发育不全孢子,体积较小,偶见胞质萎缩稍大孢子;③电镜形态,两种氧化剂两株菌均有损伤,可见菌体表面皱缩,胞壁部分至完全破损,胞质溢出,菌株体积缩小。结论两种氧化剂两株菌生长发育均有影响,呈浓度依赖,甲萘醌菌株影响更强;环境分离株受氧化剂影响更大。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过氧化氢 甲萘醌 形态学
  • 简介:目的观察郁金银屑片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皮损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和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及两者基因表达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郁金银屑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另2组裸鼠均用10%普萘洛尔涂于背部皮肤,2次/d,连续1周方法造银屑病模型。成模后郁金银屑组按0.25g/kg剂量灌郁金银屑片混悬液治疗2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量生理盐水。裸鼠背部皮损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皮损组织均浆液KGF和AREG蛋白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KGFmRNA和AREG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郁金银屑组造模后PASI评分、匀浆液中KGF和AREG明显升高,KGFmRNA和AREGmRNA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2周后,模型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郁金银屑组PASI评分、匀浆液中KGF和AREG降低,KGFmRNA和AREGmRNA低表达,与同组治疗前和模型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郁金银屑片治疗银屑病机制与降低表皮组织匀浆液中KGF和AREG、下调两者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郁金银屑片 银屑病模型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 双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