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分离团注技术64排CT尿路成像(CTU)检查全泌尿系统显示情况,分析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4排CTU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次团注技术组和分离团注技术组,将延迟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组,比较2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单次团注组30例中全尿路显示良好26例,满足诊断3例,不能诊断1例;分离团注组30例中全尿路显示优27例,显示良好2例,满足诊断1例。分离团注组尿路图像质量优于单次团注组,分离团注组减少一次扫描,因此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分离团注技术在64排CTU检查中,可以减少伪影得到更优质的尿路图像,病变显示更清晰,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体外震波碎石患者排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0例体外震波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临床护理的需要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排石效果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从排石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84.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体外震波患者的排石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对结石患者预后的恢复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振动排痰护理用于慢阻肺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2023年11月本科接诊慢阻肺病人(n=8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1人,前者采取振动排痰护理,后者行常规排痰护理。对比排痰量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56%,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2.93%,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排痰量:试验组数据达到了(38.64±8.52)ml/d,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30.25±7.64)ml/d,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排痰量更多(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阻肺用振动排痰护理,病人的排痰量更多,护理效果更好,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简介:目的:评价各种非治疗因素对输尿管结石排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155名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治疗结果,采用x2检验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肾积水程度、结石治疗前发病时间、结石所在的部位、结石长径、结石横径共7项非治疗因素对排石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3周后,不同性别(男性VS女性,45.9%VS39.8%,P〉O.05)和年龄(≤29岁vs30--39岁VS40-49岁v5≥50岁,48.8%vs40.3%VS34.6%VS35.7%,P〉O.05)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成功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的结石部位(输尿管上段VS中段VS下段,16.7%VS30.3%vs62.2‰P〈O.001)、不同的治疗前发病时间(≤3天VS4~30天vs≥31天,44.6%VS31.3%vsO%,P〈O.05)、不同的肾集合系统分离的程度(≤12mmvs12~18mmvs≥19mm,54.2%VS25.6%VS6.3%,P〈O.001)、不同的结石长径(≤4mmVS5mm~6mmvs7mm~8mmVS9mm~10mmVS≥11mm,92.0%VS57.7%vs27.0%VS6.3%VS0,P〈O.001)和不同的结石横径(≤3mmvs4~5mmvs≥6mm,78.8%vs39.8%vs3.4%,P〈O.001)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排石成功率差异显著。结论:结石位于输尿管的部位,治疗前发病时间,肾积水的严重程度、结石的长径和横径是影响排石效果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阻肺患者开展振动排痰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院内2021.03-2023.03之间收治的78例慢阻肺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展开分组,共计两组,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者纳入传统组(n=39),将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开展振动排痰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n=39)。评析指标:各个组别的症状好转时间、干预服务水平与患者依从率。结果:比较症状好转时间、干预服务水平与患者依从率,干预后第一项观察组更短,后两者观察组比传统组更高(P<0.05)。结论:开展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可以使慢阻肺患者的咳痰症状得到缓解,增强患者依从率,利于恢复健康状态,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