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骨质疏松的护理中实施唤醒式生活方式管理对健康信念、行为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6月期间选择80例骨质疏松症高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唤醒式生活方式管理,分析干预后的健康信念评分、行为评分、骨密度值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健康信念、行为评分以及骨密度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健康信念和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对呼吸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情况、肺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和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从而起到改善肺功能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性人格对就医态度的影响以及健康信念和医师信任的中介作用。方法2019年10~11月,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和就医态度量表对703名成年人群体进行调查,通过SPSS 23.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使用SPSS 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成年人主动性人格得分为(55.12±11.00)分,健康信念得分为(74.88±10.31)分,医师信任得分为(33.23±5.63)分,就医态度得分为(56.55±13.07)分。主动性人格与健康信念(r=0.535)、医师信任(r=0.298)和就医态度(r=0.40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健康信念与医师信任(r=0.363)、就医态度(r=0.69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医师信任与就医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2)主动性人格通过三条路径对就医态度产生影响,健康信念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326,占总间接效应的82.74%;医师信任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0,占总间接效应的10.15%;健康信念和医师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8,占总间接效应的7.11%。结论健康信念和医师信任在成年人主动性人格和就医态度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接受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把我科室2021.2-2022.2接收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开展分组,(40例研究组病人)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40例常规组病人)常规护理。观察患者MMSE(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MMSE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评分较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使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推荐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教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康信念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评分[(21.69±3.02)分]高于对照组[(17.8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 < 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7.95±2.21)分]低于对照组[(11.83±1.89)分],MBI评分[(60.34±6.18)分]高于对照组[(45.73±5.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3、-11.21,均P < 0.05)。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上肢[(31.09±4.23)分]和下肢[(23.47±1.98)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5.87±2.76)分、(18.54±3.24)分](t=-6.53、-8.21,均P <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功能[(65.42±4.28)分]、社会功能[(62.34±2.56)分]、躯体功能[(64.34±6.19)分]和认知功能[(62.34±3.28)分]均高于对照组[(53.27±4.71)分、(50.72±3.45)分、(52.39±5.45)分、(51.63±3.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7、-17.10、-9.16、-13.76,均P < 0.05)。结论健康信念教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地探究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7月-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患者作为此次论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异同将其等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所要研究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思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四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成年女性宫颈癌筛查知识及接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92例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健康意识理论为核心为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知识的认知程度,宫颈癌筛查自我效能得分及对宫颈癌筛查的接受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女性对宫颈癌相关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防治措施、人乳头瘤病毒意义、筛查项目及筛查意义认知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干预前以上项目认知程度评分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人数(71.74%)较对照组(21.74%)多,不愿意人数(8.69%)及无所谓人数(19.57%)较对照组(32.61%、45.65%)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女性进行以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知识认知程度及接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理论在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SCSQ积极应对、ESCA、FMA、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NIHSS、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der健康促进理论可减轻A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自护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应用。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基于回馈理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信念、遵医行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总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率(包括饮食、服药、运动锻炼、作息规律、戒烟戒酒、心绞痛预防管理、定期回院复查等)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AMI患者PCI术后健康信念及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