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颈部衰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很多针对性的治疗。该文就颈部衰老的解剖、分级情况及现有的创治疗方案3个方面进行综述。颈部的衰老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松弛、下颌脂肪的突出程度、颈阔肌条索的严重程度、颈部水平横纹的程度。常见的4种分级方式可作为临床评判的参考指标。目前的创治疗主要有:以补充容量为主的注射填充类;以改善皮肤质地为主的中胚层疗法;以放松肌肉为主的A型肉毒毒素;以促进皮肤新成代谢的光电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综合治疗及自体活细胞新型治疗。现有的单一治疗效果有限,综合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相信随着对这一部位的持续关注,未来会出现更多更好的颈部抗衰治疗。

  • 标签: 颈部衰老 颈部解剖 分级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RNA-187和RNA-143在胆囊癌发生发展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胆囊癌患者的血清标本75例作为胆囊癌组,同期胆囊良性疾病血清标本75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45例,分别作为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qRT)-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清RNA-187和RNA-14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在胆囊癌诊断方面的效能。结果胆囊癌组的血清RNA-187表达明显高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胆囊良性疾病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手术治疗后RNA-187表达较术前明显降低;胆囊癌血清RNA-143表达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胆囊良性疾病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术后血清RNA-143表达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胆囊癌血清RNA-187和RNA-143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Nevin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体外实验证实,RNA-187对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促进作用,而RNA-143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NA-187和RNA-143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癌抗原19-9和CA242(均P<0.05),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胆囊癌的效能。结论RNA-187和RNA-143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血清RNA-187和RNA-143表达,对于诊断胆囊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胆囊肿瘤 微RNA-187 微RNA-143 诊断 实时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和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处理1.5~2.5 cm范围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的1.5~2.5 cm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SMP组和MPCNL组进行治疗,每组32例。SMP组患者年龄1~67岁,平均43岁。结石平均最大径1.9 cm。MPCNL组患者年龄9~69岁,平均45岁。结石平均最大径2.0 cm。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12~14 F和16~18 F肾穿刺通道。SMP组和MPCNL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3)d vs(5.2±2.0)d,P<0.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2.7±28.5)min vs(72.9±17.6)min,P=0.001];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6%(29/32)vs 87.5%(28/32),P=0.689];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7 371±3 584)元vs (19 762±4 300)元,P=0.019]。术后需要止痛药分别为3例和10例(P=0.030);术后发热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均无术中或术后输血患者(P值均>0.05)。结论SMP与M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SMP手术时间较MPCNL长,但术后平均住院日较短,住院费用少,且术后患者舒适度较高。

  • 标签: 超微通道 微通道 经皮肾镜 肾结石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移动平台的课教学在脑卒中患者延伸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6月 ~12月 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信移动平台提供延伸服务,实施课教学和管理。结果 出院 6个月,观察组运动功能痊愈 14例,显效 24例,总有效率为 63.33%;对照组运动功能痊愈 9例,显效 13例,总有效率为 36.67%(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 MBI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003, Z=-2.752,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以及生理功能、肢体功能、饮食摄入、自我护理维度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卒中实施基于信移动平台的课教学和管理,可以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延伸院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运动 微课教学 延伸护理
  • 简介:摘要:外科是依靠手术来治疗疾病的学科。因此从一开始,外科即面临着如何在消除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医源性创伤,亦即保护组织,最终充分恢复机体的功能。这一“消除”与“保护”的关系无时无地不存在于外科治疗之中。而且它不仅涉及手术局部,也影响到全身,包括精神因素在内。可以说:“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激状态下,达到和保持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应该是外科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当前推崇的创外科的内涵。

  • 标签: 骨外科 微创观念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适合常规高压氧(HBO)治疗的患者,探讨0.13 MPa HBO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143位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mHBOT),升、降压各10 min,稳压阶段吸纯氧(2次,每次30 min,休息5 min)。结果143例患者中有2例痊愈,1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82例病情好转,无效40例,总有效率72.0%。结论mHBOT对突发性耳聋、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颈腰椎病术后等缺氧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mHBOT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临床应用基本模式之一。

  • 标签: 微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PPP)、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BTI)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的创方法治疗巨大腹股沟疝(GIH)的效果。方法两例GIH患者分别为56岁(患者1)和78岁男性患者(患者2),分别于2019年3月和2019年6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站立位时,均可见腹股沟区及阴囊处包块突出,大小分别为40 cm×20 cm(椭圆形)和55 cm×13 cm(梨形),疝囊表面均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分别经全腹CT检查诊断为左侧GIH伴腹壁功能失代偿和右侧GIH伴腹壁功能失代偿并发小左侧腹股沟疝。治疗方式:手术前2周给予双侧侧腹壁肌肉BTI,以促进局部麻痹,然后使用PPP获得更大的腹腔容量,TAPP手术修补缺损。结果两例患者均顺利完成BTI、PPP和TAPP联合技术治疗。患者1和患者2手术时间分别为77 min和95 min;术后第3天引流量均<5 ml,拔除引流管;均在术后第2天排气,进食流质,下床活动,无发热感染表现;于术后第4天和第5天步行出院;分别随访6个月和7个月,均无疝复发。结论BTI、PPP和ATPP联合创治疗GIH安全、有效。

  • 标签: 巨大腹股沟疝,慢性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 渐进性人工气腹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联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是依靠手术来治疗疾病的学科。因此从一开始,外科即面临着如何在消除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医源性创伤,亦即保护组织,最终充分恢复机体的功能。这一“消除”与“保护”的关系无时无地不存在于外科治疗之中。而且它不仅涉及手术局部,也影响到全身,包括精神因素在内。可以说:“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激状态下,达到和保持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应该是外科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当前推崇的创外科的内涵。

  • 标签: 骨外科 微创观念 手术
  • 简介:摘要: 研制克拉霉素( CLM)缓释丸,先将其制备成速释的固体分散体,再以固体分散体为原料,加入 HPMC等骨架缓释材料,挤出滚圆法制备克拉霉素缓释丸,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溶出度为指标对处方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工艺筛选为:固体分散体时 CLM与聚维酮( PVP)之比 1∶2, CLM与 PVP、大豆磷脂之比 1∶2∶1;缓释丸中固体分散体的量为 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用量为 4.5%。克拉霉素缓释丸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克拉霉素 缓释微丸 制备工艺 释放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肛瘘为原则。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的创术式,这些微创术式都以肛门功能的损伤最小化为目标,但目前肛瘘的治疗仍面临着疗效与功能难以兼顾、术式与规范难以统一的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循证医学、指南及临床研究的证据,对肛瘘创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肛瘘术式的正确认识,为今后肛瘘的术式提供参考。目前,像瘘管激光闭合术、肛瘘栓、视频辅助治疗肛瘘等创术式是另一种治疗选择,但是要根据患者的肛瘘分型、内口位置、瘘管走向等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权衡括约肌损伤程度与疗效、肛门功能之间的利弊,以高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质量生活为远期目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染色体自动扫描系统(Metafer 4)中的核自动扫描分析软件,探讨核自动分析用于放射工作人员核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005例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工业应用共5组。使用Metafer 4系统自动检测淋巴细胞核,分析影响核率的因素。按照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00例核标本进行人工分析,比较自动和人工分析检出的核率和检测效率。结果自动分析2 005例放射工作人员的核率为(0.92±0.02) ×10-3,不同工种间自动分析检出的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4,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核率(1.00±0.03) ×10-3明显高于其他组(χ2=5.568、5.334、7.689,P<0.05)。医学应用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工龄和核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26,χ2=11.582、8.878,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有效剂量与核率呈正相关(r=0.10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动分析的核率与放射工龄、放射工种相关(r=9.485×10-6、5.660×10-5,P<0.05)。与人工分析相比,自动分析检测的核率明显偏低(χ2=169.259,P<0.05),两检测方法有一致性(ICC=0.713,P<0.05),但核自动分析可将检测效率提高5倍。结论对核自动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提示,自动分析检出的核率能够反映慢性低剂量辐射的遗传损伤水平,用于放射工作人员核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淋巴细胞 微核 自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套法经肛创手术(TAMIS)与经肛内镜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49~74岁。60例患者均行经肛手术,其中30例采用手套法TAMIS,设为TAMIS组;30例采用TEM,设为TEM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AMIS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Kirwan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例数分别为(35±7)min,(9±5)mL,(2.7±0.9)d,(2.9±0.6)d,(2.1±0.9)分,(3.6±1.9)d,29、1、0、0、0例;TEM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8±7)min,(9±6)mL,(2.5±0.8)d,(2.7±0.7)d,(1.8±0.9)分,(4.0±2.3)d,28、1、1、0、0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77,-0.099,0.931,0.770,1.418,-0.789,Z=-0.607,P>0.05)。TAMIS组和TEM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分别为(38±7)min和(46±7)min,治疗费用分别为(8 507±1 471)元和(9 551±1 747)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8,-2.506,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切缘均为阴性。(2)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TAMIS组2例患者发生术后短期并发症,其中1例术前因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发生尿潴留,经导尿膀胱训练3 d后改善,1例术后2 d畏冷、发热诊断为脓毒血症,血培养检查出大肠埃希菌,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TEM组3例患者发生术后短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2 d肛门失禁,经肛门功能锻炼4 d后好转;1例术后发生便血,予肠镜下止血治疗后好转;1例发生会阴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两组患者短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TAMIS组和TEM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7±4)个月和(16±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0,P>0.05)。随访期间,TAMIS组1例直肠管状腺瘤患者于术后1年肿瘤局部复发,直径约为0.5 cm,距离肛缘约为12 cm,于内镜下再次治疗后未再复发,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管状腺瘤。TEM组1例直肠低分化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MRI检查示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示直肠标本未见癌细胞残留,送检15枚淋巴结(1枚阳性),截至随访时间肿瘤未再复发转移。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套法TAMIS治疗中上段直肠肿瘤可取得与TEM相当的临床疗效,手术方式安全、可行;且手套法TAMIS更省时,治疗费用更低。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微创手术 经肛内镜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在小儿肾结石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超声引导下行SMP和MPCNL治疗40例肾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SMP组(18例)和MPCNL组(22例)。SMP组男14例,女4例;年龄(7.9±4.4)岁;结石大小(15.41±5.63)mm。MPCNL组男14例,女8例;年龄(8.62±3.41)岁;结石大小(16.77±3.59)mm。对两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特点。结果SMP组建立经皮肾通道时间为(10.75±2.70)min,较MPCNL组(19.68±6.95)min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SMP组与MPCNL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3.33%(15/18)和81.81%(18/22),手术时间分别为(83.33±46.72)min和(101.36±38.91)min,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分别为(7.59±7.51)g/L和(7.75±8.77)g/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SMP组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症1例(5.55%),MPCNL组5例(22.72%),均为术后发热,均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两组均无Clavien Ⅱ、Ⅲ级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术后B型超声随访1~2年,两组均无肾积水、肾萎缩病例。结论SMP与MPCNL对于儿童肾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创碎石方法。但SMP与MPCNL相比,通道更小,镜体纤细,更适合婴幼儿或盏颈狭小、下盏结石的患儿。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镜联合创手术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嘉兴市第二医院确诊为胸段食管癌并住院治疗的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创组(60例)和对照组(49例)。创组在胸腔镜、腹腔镜辅助条件下进行手术,而对照组予以传统食管癌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病灶内侵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术后3 d,两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但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9.90±7.07)vs (48.62±5.09),(75.12±7.93)vs(42.99±4.81),(74.57±7.30)vs(41.37±4.69)(P<0.01)];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mRNA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而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09)vs(0.42±0.06),(0.52±0.08)vs (0.41±0.06)(P<0.01)];两组Krüppel样因子4(KLF4)、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mRNA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而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87±0.30)vs(3.17±0.36),(2.92±0.32)vs(3.19±0.38)(P<0.01)]。手术结束创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较手术前1 d数值均有所升高(P<0.01),且术后1 d逐渐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手术结束创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RR)较手术前1 d数值均下降(P<0.01),且术后1 d逐渐升高,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除术前1 d外,创组其余时间点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30.29±4.80)vs(34.68±5.47),(16.02±1.58)vs(12.03±1.17),(17.50±2.86)vs(12.59±2.26);术后1 d:(29.13±4.19)vs(35.01±5.29),(20.98±2.86)vs(16.23±2.40),(22.50±2.56)vs(17.39±2.34);术后3 d:(26.01±3.80)vs(31.50±5.01),(23.30±3.37)vs(18.02±2.79),(25.80±2.10)vs(21.19±2.60)(P<0.01)]。结论在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其肺功能、红细胞免疫、肿瘤转移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段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 腹腔镜 肺功能 肿瘤微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