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探究该护理方式对患者心脏功能复常产生的影响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中,以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这一阶段中的 60 例在本院入住的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具体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 93.33% ,而对照组仅为 70.0% ,研究组结果更佳,两者之间 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方式十分有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效果, 值得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探究病例选取2018年8月到2020年
简介:【摘要】 目的:对接受冠心病心脏介入术的患者建立心脏康复模式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收治和接受冠心病心脏介入术的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45例,实施康复护理)和对照组( 45例,实施常规护理)。记录两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等相关指标;采用 WHOQOL指标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抑郁自评表( 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制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等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SDS抑郁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接受冠心病心脏介入术的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对患者 采用 冠心病心脏介入术,结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评析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10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冠心病心脏介入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80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分析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 WHOQOL-100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上评分 为( 95.4±3.2 )分,对照组为( 87.6±3.6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抑郁自评量表中,观察组治疗后得分为( 36.1±4.2 )分,对照组则为( 41.2±3.3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于冠心病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效用,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缓解内心焦虑,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并非心脏畸形患儿同期联合手术方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行先天性心脏病并非心脏畸形联合手术和单纯心脏手术患儿共72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联合手术组(A组)和单纯心脏手术组(B组)分为低风险层(L层)和高风险层(H层)。A组患儿36例,年龄1.5~168.0个月(中位年龄18.0个月);B组患儿36例,年龄1.0~170.0个月(中位年龄19.0个月)。2组患儿术后返回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记录各患儿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气管插管时间,ICU滞留时间,脑钠肽(BNP),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及入ICU即刻(T0)、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等时刻的心排血指数(CI)、心脏循环效率(CCE)、最大压力梯度(dp/dt)、乳酸(Lac)、血糖(Glu)、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等。结果1.A组组内比较:低风险层(L-A)患儿年龄[(39.9±37.0)个月]、身高[(94.1±20.1) cm]、体质量[(14.4±6.7) kg]均大于高风险层(H-A)患儿[(7.5±3.7)个月、(68.1±6.4) cm、(7.8±2.2)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L-A组CPB时间[(37.0±23.6) min]、ACC时间[(19.1±13.4) min]、气管插管时间[(7.1±4.7) h]、ICU滞留时间[(1.1±0.3) d]、术后24 h BNP[(2 257.3±952.0) ng/L]均小于H-A组[(84.7±28.4) min、(41.9±30.7) min、(71.0±67.6) h、(8.7±5.7) d、(5 327.2±992.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分层处理对Glu、IS、CI、CCE等参数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0~T5时刻,L-A组的Glu(F=4.43,P<0.05)、IS(F=26.99,P<0.01)低于H-A组,CI(F=18.39,P<0.01)、CCE(F=5.28,P<0.05)高于H-A组。2.组间比较:分别在L层和H层中,A组与B组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CPB时间、ACC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参数、术后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对于L层患儿,同期联合手术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联合手术不增加气管插管及ICU滞留时间,同期联合手术安全可行。2.对于H层患儿,同期联合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任意时点,IS高于L层患儿,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较L层增高,同期手术前需个性化评估患儿病情及制定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心脏康复教育干预后对其心脏康复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5 月~ 2020 年 01 月收治的 144 例冠心病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 72 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 心脏康复教育方式展开冠心病干预;对照组( 72 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展开冠心病干预;就 组间 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展开对比。 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护理后,护理组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明显( P<0.05 )。 结论:心脏康复教育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使得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显著提升,并同时其生活质量受正性影响获得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冠心病患者确切、有效预后。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可以观察心脏内导管的位置,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标测心律失常的部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和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给予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并对两者的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2018 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 ,本院共治疗 80例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 ,随机地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性实验。两组分别给予心脏彩超检查(观察组)和心电图检查(对照组) ,结束后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 (90.9% 、 88.7%、 87.5%)均比对照组 (77.5%、 81.7%、 75.0%)高 (P<0.05),心脏彩超检查的正确率远大于心电图 ,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中,心脏彩超的判断明显比心电图检查的更加准确,应该在医院的临床诊疗中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 : 目的 : 分析心脏 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间在我检查并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 6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并对其实施心脏 B超以及心电图检查,并对比这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结果 心脏 B超检出心肌缺血 17名,检出率为 28.33%,检出心率(心律)变化 20名,检出率为 33.33%,检出左室肥厚劳损 18名,检出率为 30.00%,诊断准确率为 91.67%;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 13名,检出率为 21.67%,检出心率(心律)变化 13名,检出率为 21.67%,检出左室肥厚劳损 12名,检出率为 20.00%,诊断准确率为 63.33%,从诊断准确率上对比,心脏 B超明显优于心电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采取心脏 B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心脏彩超组和心电图组,然后对其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心脏彩超组患者的主动脉扩张、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后壁肥厚、主动脉弹性降低和左室扩大等检出率均超过了心电图组,同时心脏彩超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彩超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更高,进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 201 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选取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 180 例作为本次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实施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和常规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及引产尸解报告为金标准,观察分析两种方式检出率和诊断效能。 结果:本组 180 例孕妇中出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者 42 例,占比 21.11% ,其中单心腔 6 例、房间隔缺损 10 例、法洛四联症 12 例、室间隔缺损 14 例。而 42 例经胎儿心脏超声共筛查出 40 例,检出率为 95.24% ;经常规超声检出 30 例,检出率 71.43% ,两种方式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 P<0.05 )。两种方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对比发现心脏超声优于常规超声( P<0.05 )。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效果显著,即可提高检出率,利于指导临床防御和诊疗,值得推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的1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抢救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经过抢救护理之后,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并成功康复出院。结论:并发症可以有多种因素引起,所以需强调全程护理,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积极做好相关的监测以及护理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1月— 2018年 2月本院接诊且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 1000例,综合分析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的结果,同时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分娩亦或者是引产后,充分了解孕妇的引产亦或者是分娩结果,并对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18例,占总比例的 1.8%。和分娩亦或者是引产结果对照,漏诊 1例,本组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为 94.74%。结论: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胎儿的出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