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等速肌力训练优于传统肌力训练,兼有等张训练及等长训练的功效。其具有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增强关节稳定性、促进本体运动感觉恢复,以及防治肢体肌萎缩等作用。我科 2019年 7月收治一例膝关节术后患肢肌萎缩病人,经等速肌力训练等康复锻炼 6周后肌萎缩较入院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减重支持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方式,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30例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级以上下肢肌力,并且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5例患者。均为两组偏瘫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进行减重支持训练,整个过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减重支持训练,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优异,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运动耐力。结论减重支持训练能够有效恢复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预后,还能够减少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对患慢性下腰痛特勤人员腰椎功能及腰部核心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42例患慢性下腰痛患者(特勤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71例,对照组为71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普通物理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测量表(JOA)和疼痛感(VAS)腰部活动度(SAR)评分和腰部核心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JOA、VAS、S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JOA、VAS、S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腰部核心肌力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心肌力训练联合水中行走训练对老年人身体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身体平衡能力较差的男性老年对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老年对象均给予核心肌力训练(包括蹬伸训练、团身收腿训练、后仰训练、平板支撑、臀行训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水中行走训练。于训练前、训练9周后对比评测2组老年对象身体姿势控制能力指标及身心感受满意度情况。结果经9周训练后2组老年对象各项身体姿势控制能力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均P<0.05);并且观察组动态平衡能力指标[(25.72±6.05)s]、蛇形行走时长[ (23.50±5.11)s]、踏出走道总次数[(9.12±2.85)次]及身心感受满意度(57.6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联合水中行走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群身体姿势控制能力,对提高其运动功能及预防跌倒有益,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肌力训练联合“321”健康宣教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收的行TKA的患者10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59.78±5.64)岁,给予患者强化肌力训练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61.12±5.23)岁,给予患者强化肌力训练联合“321”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受试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6 min步行测试(6MWT)情况及膝关节置换术后评定量表(HSS)评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TE发生率为1.85%(1/54),明显低于对照组12.96%(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0,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85±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9±1.43)分,6MWT为(530.64±40.73)m,明显长于对照组(493.77±38.9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力、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屈曲畸形评分分别为(8.94±1.05)分、(18.40±3.26)分、(13.76±3.04)分、(8.93±1.38)分、(8.99±1.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2±0.95)分、(16.37±3.02)分、(11.69±3.17)分、(8.11±1.42)分、(8.45±0.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疼痛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联合“321”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TKA患者下肢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减少VTE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在骨科患者中运用动态肌力康复训练治疗PFPS髌股疼痛综合症(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小肩袖损伤修复术后3个月、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正常且肩袖肌力达到3级及以上的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力训练治疗)和训练组(采用等速训练方法治疗),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Thera-Band弹力带肩关节内外旋肌力训练,每组10~20个,每日3次;训练组在常规肌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肩关节内外旋等速肌力训练,每次15~20 min,每周2次。分别于术后3个月(训练前)和术后6个月(训练后),对2组患者均行等速肌力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内外旋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患侧与健侧峰力矩差值比、训练前后患侧峰力矩差值和训练前后患侧峰力矩体重比差值等评定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训练后,训练组60°/s时外旋峰力矩[(15.56±5.03)N·m]、内旋峰力矩[(22.03±6.18)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22.12±4.63)%]、内旋峰力矩体重比[(31.62±6.42)%],180°/s时外旋峰力矩[(10.60±5.71)N·m]、内旋峰力矩[(19.13±5.62)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14.90±6.34)%]、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7.83±6.04)%],以及对照组60°/s时外旋峰力矩[(13.30±4.07)N·m]、内旋峰力矩[(20.07±6.95)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20.27±5.93)%]、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9.75±10.52)%],180°/s时外旋峰力矩[(7.15±5.43)N·m]、内旋峰力矩[(16.14±6.03)N·m],外旋峰力矩体重比[(11.19±8.49)%]、内旋峰力矩体重比[(24.75±8.80)%],均明显优于组内训练前,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训练后,训练组180°/s时患侧与健侧外旋峰力矩差值比[(15.58±41.76)%]、60°/s和180°/s时训练前后患侧外旋峰力矩差值[(5.04±1.88)N·m、(5.04±2.47)N·m]、60°/s和180°/s时训练前后患侧外旋峰力矩体重比差值[(7.02±2.14)%、(7.90±4.6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肩袖力量,尤其是快速外旋肌力。
简介:摘要: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增龄和老化必然导致老年人各个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和患病机会增加,尽管临床医生能很好的区分“疾病与健康”,然而,老年人还存在一种既非残疾也非健康的状态。人生在岁月的中出现自然性衰老是正常的现象。生命的本质必然由健康走向衰老,最终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增龄性肌少症,是最近几年老年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在国人中有广泛基础的针灸穴位治疗,配合适当的肌力训练,减少肌少症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行走能力和日常日常生活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