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危害行为的发生与疾病分型、职业、文化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有效防范危害行为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精神分裂患者BPRS评分各因子与危害行为的关系,统计不同职业、文化水平患者发生不同危害行为的人数,统计不同分型发生各危害行为的人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发生危害行为的35例,22例为伤害他人行为,13例为自伤行为。男女性别差异对发生危害行为的几率无影响,激活性因子及敌对性因子高者发生伤害他人行为较多,焦虑忧郁因子高者发生自伤行为较多。结论分析发现精神分裂患者危害行为的发生与其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特征存在一定联系;患者的发病类型不同,发生危害行为的方式也不相同。临床中可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危害行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精神治疗前期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PANS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DSM-Ⅲ(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轴-V病前1年社会功能评价、大体功能评定量表等评估影响患者精神病治疗前期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出院随访1年后39例患者预后良好,良好率65.00%;60例患者治疗前家庭和社会支持因素、是否存在注意障碍、起病疾患形式、教育水平高低等因素对治疗预后有直接影响(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前期因素均会影响其精神病治疗效果和预后。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病治疗 前期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整体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满意度、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状态、生活质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

  • 标签: 精神分裂 优质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衰退型的精神分裂患者5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型的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精神分裂的患者经精心观察和护理后,所有患者躯干的并发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精神衰退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结论对于住院期较长衰退型的精神分裂患者,给予精心的、全面型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衰退型 长期住院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归纳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治疗精神分裂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对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奎硫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的患者运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且耐受性强,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及大力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奎硫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患者服药治疗不依从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住院107例精神分裂患者服药治疗不依从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精神分裂患者服药治疗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为自知力缺乏占47.7%,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占22.4%,药物副反应占18.7%,缺乏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占6.5%,消极抑郁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占4.7%。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有利提高精神分裂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对脑波治疗精神分裂偏执型及抑郁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2月正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200例,偏执型患者100例,为偏执组;其中抑郁患者100例为抑郁组,分别进行脑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情况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脑波治疗精神分裂偏执型及抑郁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能达到临床满意,可作为辅助性治疗,其中对于患者思维偏执的改善情况不佳,治疗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 标签: 脑波 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 抑郁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推行精神科单病种临床路径的管理已成为医院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则是积极配合这一工作的护理举措.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的护理计划,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精神分裂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利培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发放问卷于住院时和给予护理1个月时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的问卷调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时的问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与心境障碍相互误诊的原因。方法对相互误诊的精神分裂与心境障碍共86例进行回顾分析,讨论误诊的原因。结果确定86例中精神分裂37例,心境障碍49例。86例中第1次住院时误诊者28例,其他均为在2次或2次以上住院时被误诊。结论单纯以有分裂样症状来诊断精神分裂和单纯以有情感症状来诊断心境障碍是不合适的,须从发病症状及病程演变特点进行分析,以防诊断失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作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社区病房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后出院的6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为对照组(脱落6例)。研究组实施工作计划、表现评价、角色教育等训练;对照组给予提供一般心理咨询的服务。于入组时及治疗6mo、1a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6mo末,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1a各量表评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工作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有良好疗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应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奥氮平治疗)、B组(给予利培酮治疗)、C组(给予喹硫平治疗)、D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观察四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情况、血清泌乳素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C组、D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5%、92.5%、95%,四组间差异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四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对比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患者在治疗第8周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C组、D组患者(P〈0.05),且极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闭经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结论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以及阿立哌唑等四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有一定差异,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体质以及对药物耐受性和敏感性合理选用,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男性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共78例,均为男性,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治疗前采用PANSS量表及BPRS量表中关于自知力的评定来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分。8周后,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通过计算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变化的差值的绝对值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干预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攻击危险分、自知力分治疗前后差值的绝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认知行为疗法可使男性精神分裂患者的阴性症状、攻击危险性及自知力明显改善。说明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为今后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提供依据和参考。(2)对于男性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8周后,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 简介:精神分裂为一种高致残、慢性、难治性疾病,是引发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精神残疾评估的工具及影响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精神卫生医务人员完善精神分裂患者精神残疾干预的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残疾 测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量表中除自我照顾和家里职能2个因子外,观察组护理后SDSS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和人格的恢复,有利于稳定病情和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女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80例首次发病、新入院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由医师与护士针对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并有计划地对每位患者完成一定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单用药物治疗,护士没有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只针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予以一般性的指导,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为评定工具,在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教育组总积极因素及总评估增分值大于对照组(P<0.001),总消极因素减分值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体改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