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HCV RNA与ALT检测在丙肝筛查中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站检验科献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5月,对其外周静脉血进行采集,同时对其血清抗-HCV抗体、HCV RNA以及ALT进行检测。结果:HCV RNA阳性者20例,阴性者80例,同时比较HCV RNA以及ALT结果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 RNA阳性者其ALT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对于丙型肝炎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对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筛查过程中可一同采用ALT检测,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的8 005份胎儿的样本,所有样本均经多重缺口-PCR、PCR-反向斑点杂交法、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等方法确诊基因型,同时应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作为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位点的验证平台进行平行检测。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并比较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与传统方法对于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传统方法共检出地中海贫血阴性样本1 939份,阳性样本6 066份,其中包括α-地中海贫血4 513份、β-地中海贫血1 475份以及αβ-地中海贫血78份。经软件首次判读,PCR-流式荧光杂交方法共判读成功7 845份,与传统方法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首次判读失败的160份样本经复检或人工复核数据后均可成功正确判读。结论PCR-流式荧光杂交方法与传统方法对于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常见突变位点的诊断效能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定量PCR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体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6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确诊病例,所有病例均接受实时定量PCR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检验,并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实时定量PCR共确诊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6.87%、95.65%及97.56%,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确诊率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体检出情况实时定量PCR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结果高度接近,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体检验时间及成本对比上实时定量PCR分别为(2.91±0.57)h与(40.68±12.51)元,均低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的(24.62±4.04)h与(60.44±17.07)元,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机及相关性肺炎疾病检测中实时定量PCR及传统细菌培养法中均具有较高精度,但是检验用时及成本来说,前者更具临床优势,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可单管同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人源基因内标的一步法多重巢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入境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样本30份和336份排查样本,以及2020年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3年期间同样来自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入境人员的其他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样本64份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毒株7份。选取新型冠状病毒 ORF和N基因,以及甲、乙型流感病毒M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域,设计和筛选出多重巢式荧光PCR引物和探针组合,同时引入人源基因内标的巢式扩增引物和探针,建立一套多重巢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应用制备的假病毒阳性质控品和样本盘,评估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并进行临床样本应用性验证。结果所建立的一步法多重巢式荧光RT-PCR方法可特异性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和甲、乙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低检出限约为125拷贝/ml,甲、乙型流感病毒的最低检出限约为250拷贝/ml;检测101份各类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样本,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和甲、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6.67%、92.86%和96.15%,三者的特异度均为100%,超过300份临床样本的应用性检测中,未见假阳性检出。结论建立了一套新型冠状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和人源基因内标的一步法多重巢式荧光RT-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和甲、乙型流感病毒的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为了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因此提高对视频的生物监测能力是解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当前PCR技术在我国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深入研究常用的食品检测技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以及民众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难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和质量,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发展趋势。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副溶血性孤菌和沙门氏菌等。对这些致病菌的高效检测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但要做好上述工作,需要成熟的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因其方便、快速、灵敏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本文从PCR技术的应用特点出发,分析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为食品检验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