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电针“环跳”“足三里”穴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糖化终产物(AGEs)受体(RAGE)mRNA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针刺促进损伤坐骨神经再生修复的机制。方法:选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经左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血糖高于16.7mmol/L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制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弥可保组和电针组;另选8只体重、鼠龄相匹配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中,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血糖等,治疗16周后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RAGE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传导速度慢,说明周围神经损伤;电针组、弥可保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提高(P〈0.01),且电针组优于弥可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RAGE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P〈0.01),电针组及弥可保组大鼠坐骨神经RAGE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且电针组低于弥可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RAGEmRNA的异常表达,减轻AGEs对坐骨神经的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起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阳通络汤联合常用西药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摸球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接受温阳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神经传导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络汤联合常用西药可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情况,具有积极影响,建议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NCV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61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析探讨,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31例患者,对比两组NCV潜伏期、波幅的实际变化情况。结果:经实验中数据表明,两组患者在3个月后NCV中显示潜伏期、波幅变化有着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用NCV可全面了解患者神经损害程度,护理人员根据所获得的指标值为其制定整体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康复质量、效率的提升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PN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足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足部护理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来笔者医院进行DPN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实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护理DPN患者时加强足部护理,对照组则不加强足部护理,实验时间为60天,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护理前后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比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提高,并且两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足部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有助患者病情恢复,同时在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显著,值得护理工作者广泛应用与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表现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美国牛津公司生产的OXFORMEDELICE5通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采用表面电极对每个患者检查对称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8条神经,共600条记录NCV。重点对正中神经进行分段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现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106例,腕管综合征有37例,其中有腕管综合征临床体征者有15例,其余并无明显感觉手部不适;除了腕管综合征还有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者有31例,单纯发现腕管综合征者有6例,在发现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84岁,平均54岁,男性12例,女性25例,糖尿病病程由1月至20年不等,平均9年。以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居多,有29例,其中6例完全无法引出,所有患者均有腕部以下段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19例,均为腕部有下段传导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并不少见,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的腕管综合征,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