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管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4例胆管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管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的34例胆管系统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周后,通过T管用30—40%泛影葡胺造影检查,结果显示,33例没有出现结石残留现象,占97.05%,1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占2.95%;手术治疗3个月后,从T管插入胆道镜取石成功。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管系统结石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结石残留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主要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2017年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ERCP诊治的年龄≤14岁胆胰疾病患儿61例,共行ERCP操作101例次,回顾分析行ERCP的病因、麻醉方式、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先后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1例次操作中成功97例次,成功率为96.0%。慢性胰腺炎(68.3%,69/101)、胰腺分裂(11.9%,12/101)、胆管结石(8.9%,9/101)分别占适应证的前3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7%(33/101),以高淀粉酶血症(13.9%,14/101)及术后胰腺炎(13.9%,14/101)最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呈负相关(P<0.01,OR=0.020,95%CI:0.002~0.160),而胰腺分裂(P<0.01,OR=7.4,95%CI:1.4~37.9)、胰管插管(P<0.01,OR=79.7,95%CI:6.5~972.6)为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行ERCP以慢性胰腺炎为主要适应证,总体操作成功率较高,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低,尤其在一些特殊患儿(如胰腺分裂)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英文首写字母(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该检查方法对胰胆管病变显示较清楚、直观,可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目前已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通过对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前后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充足的准备,术中准确的配合,术后严格的饮食管理及腹部情况的观察,血尿淀粉酶的监测及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促进胆道系统的充分引流是ERCP成功的重要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ERCP检查和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病率为6.3%,经对症用药好转。结论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实施优质、高效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确保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对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75例ERCP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入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比对照组(27.03%)低,护理满意度(94.74%)比对照组(78.38%)高(卡方=6.607、4.341,P=0.010、0.037)。 结论:对ERCP术患者应用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膀胱良恶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因膀胱占位行超声造影检查的15例患者共17个病灶进行分析,观察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肿块内是否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是否有增强及造影剂到达时间,增强模式。结果17个病灶中恶性病灶13个(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2个、膀胱肉瘤样癌1个),良性病灶4个(腺性膀胱炎1个,膀胱沉积物或凝血块3个),病灶大小(2.8±1.5)cm。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灶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χ2=0.215,P=0.046)。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20.7±6.0)秒,增强模式为均匀高增强、缓慢慢退;膀胱肉瘤样癌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13秒,增强模式为均匀高增强、快速消退;腺性膀胱炎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24秒;3个膀胱凝血块表现为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常规超声对膀胱占位的检出和鉴别诊断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疼痛、饮食、导管及环境护理质量分别(9.10±0.13)分、(9.44±0.10)分、(9.28±0.30)分及(9.45±0.41)分、术后(3.96±0.10)d下床、(3.48±0.21)d拔管、住院时间为(5.20±0.09)d、并发症发生率2.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下床、拔管及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开展中离不开导丝,导丝可堪称为ERCP术中的生命线,导丝可以让手术治疗中医用设备的交换更为便捷,除此之外,导丝具有柔软、纤细的特点,对于完成胰/胆管插管也具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临床病情诊断以及疾病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中导丝与导管之间密切配合,能够将各项医疗设备送入指定部位,让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因此ERCP手术中不能离开导丝,掌握导丝的使用技巧,是保证ERCP手术顺利完成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治和口服硫酸镁及左旋咪唑治疗,观察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科收治的63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其中,2018年1月-12月纳入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纳入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科收治的63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其中,2018年1月-12月纳入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纳入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ENBD)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ENBD)的护理,结果本组30例病人经住院行ENBD后,腹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结论术前耐心细致的解释,术后鼻胆管引流疗效的观察、导管的护理、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