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凝血工艺优化和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方法选用Ca2+和凝血联合激活系统激活、DEAESphadexA-50吸附法等技术提取出粗凝血,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粗凝血中纯化得到凝血纯品,对两者纯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优化后的工艺比原生产工艺有明显提高。结论优化工艺应把生产凝血时温度控制在25℃,pH=7,从猪血浆的吸附到凝血半成品,应在4h内完成,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纯度的凝血

  • 标签: 凝血酶 猪血浆 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凝血物质是参与介入凝血级联生理反应过程最后一个阶段的丝氨酸蛋白物质,其在人体血栓病理组织形成过程、止血过程,以及其他凝血相关性生理反应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关键性作用。凝血物质与人体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以及炎症相关性疾病高度相关,且能广泛覆盖波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等。文章将会围绕凝血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应用,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凝血酶 人类疾病 关系 研究进展 应用 综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血浆凝血-抗凝血复合物(TAT)水平在不同病情时的变化特征以及预测血运重建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ASO患者386例,男209例,女177例,年龄70(44~97)岁,包括间歇性跛行组196例和严重下肢缺血组190例。有172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185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在30 d随访期内有23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49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再狭窄。于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样本,采用Shine i29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TAT水平。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做多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较,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各时间节点数据比较,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获得优势比(OR),用ROC做TAT诊断性能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风险比(HR)。结果与健康对照组[2.69(1.77,3.90)ng/ml]比较,ASO患者血浆TAT水平[10.24(5.89,19.92)ng/ml]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血浆TAT水平高于间歇性跛行患者(P<0.001)。Rutherford分级3级患者血浆TAT>2级、4级>3级、6级>5级(P值分别为0.038、<0.001和0.013)。间歇性跛行组中,血运重建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患者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患者(P值分别为0.004和<0.001);血流通畅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P均<0.001);再狭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而高于术前(P均<0.001)。严重下肢缺血组中,在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组患者的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1、0.013和<0.001);血流通畅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P值均<0.001);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P<0.001),而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在全部患者、间歇性跛行患者和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血运重建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783和0.853。生存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高于临界值(≥7.66 ng/ml)的患者在术后30天内发生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概率增高(Log-rank χ2=93.674,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可作为术后30 d内的再狭窄事件发生的独立指标(HR=2.259,P<0.001)。结论血浆TAT能够反映ASO患者不同病情时的高凝状态,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分层。此外,TAT对血运重建术后发生管腔再狭窄有高度敏感性,能作为评估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后再狭窄事件的独立标志物。

  • 标签: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性跛行 严重下肢缺血 Rutherford分级 血运重建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扩增抗凝血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寻找基因变异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预测变异的致病概率。结果先证者与其父亲各凝血指标正常,而抗凝血活性及抗原含量明显下降,分别是34%、48%和12.97 mg/dL、15.60 mg/dL;母亲均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父亲AT基因存在g.2736dupT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论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亲是AT g.2736dupT变异所致的Ⅰ型遗传性抗凝血缺陷症,该变异为尚未报道过的新变异。

  • 标签: 抗凝血酶 AT基因 基因变异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试剂在仪器工作环境中(15℃)的放置时间长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干粉凝血试剂溶解后放置于检测仪器试剂位置,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病人标本凝血时间。结果凝血试剂溶解后在15℃环境中放置10小时后对测定结果影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凝血试剂溶解后在仪器工作环境能稳定8h,若要较长时间保存应冷冻保存(-20℃)。

  • 标签: 凝血酶试剂 工作环境 稳定性
  • 简介:摘要抗凝血Ⅲ(AntithrombinⅢ,AT一Ⅲ)和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cofactorⅡ,HCⅡ)是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是由肝脏和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蛋白抑制物,AT-Ⅲ升高一般不会引起病理性后果,但AT-Ⅲ和HCⅡ水平降低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对可发生血栓前状态的各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AT-Ⅲ和HCⅡ的分子特点、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素辅因子Ⅱ 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非血栓疾病患者的抗凝血Ⅲ(ATⅢ)活性差异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52例及非血栓性疾病患者212例,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患者的ATⅢ活性,比较两组间ATⅢ活性的差异。结果深静脉血栓组ATⅢ活性(IU/dL)为85.16±15.58,非血栓疾病组为87.92±19.09,两组AT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研究未发现深静脉血栓组及非血栓组ATⅢ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深静脉血栓患者测量ATⅢ活性可对抗凝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血酶Ⅲ 抗凝
  • 简介:摘要凝血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它的异常表达参与多种肾脏疾病,本文就其作一综述,为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服凝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补液、血容量补充、纠正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于基础治疗之上口服凝血治疗,对照组口服冰盐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4.11%的总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服凝血治疗,简单易操作,且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具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 冰盐水 治疗对比
  • 简介:比伐卢定是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抗凝血药物,它通过直接抑制凝血发挥抗凝作用,已被批准应用于PCI/PTCA、HIT/HITTS、ACS等领域。现有研究表明比伐卢定在临床抗凝治疗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常规治疗方案(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的替代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凝血直接抑制剂比伐卢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其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并且结合国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临床运用前景。

  • 标签: 比伐卢定 凝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经济效益
  • 简介:目的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敏感蛋白(TSP)-1和TSP-2及其受体CD36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mRNA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TSP-2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CD36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 标签: 抑肽酶 脑出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 CD36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栓塞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我科2002~2010年收治的新生儿疾病合并应激性溃疡90例,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鼻饲凝血。结果治疗组在咖啡样或鲜血样物停止时间及隐血试验转阴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鼻饲凝血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

  • 标签: 凝血酶 应激性溃疡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制备工艺的不断发展,对药用辅料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羧甲基淀粉钠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在药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溶剂残留问题对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对羧甲基淀粉钠中溶剂残留的准确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药用辅料羧甲基淀粉钠中的溶剂残留进行了检测和分析,高效、精确地测定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溶剂残留量。

  • 标签: 凝血酶细菌 毒素检测 干扰因素 排除
  • 简介:摘要遗传性抗凝血Ⅲ(AT-Ⅲ)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由SERPINC1基因突变引起。该病主要表现为体内AT-Ⅲ活性降低,增加静脉血栓及妊娠丢失的风险。目前,我国关于妊娠合并遗传性AT-Ⅲ缺陷症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既往有肺栓塞病史、妊娠前确诊为遗传性AT-Ⅲ缺陷症患者,经过妊娠期抗凝治疗于孕39周顺产一活婴,妊娠结局满意;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妊娠合并遗传性AT-Ⅲ缺陷症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血Ⅲ在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上海太阳抗凝血Ⅲ试剂盒在德国BECompact-X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Ⅲ活性。结果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Ⅲ活性分别是110+8.6%和90+8.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血Ⅲ活性明显高于普通冰冻血浆的抗凝血Ⅲ活性。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 简介:摘要本文对采用凝血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凝血用于治疗胃出血有助于促进出血停止,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将其作为胃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胃出血 凝血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治疗产后出血及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5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分娩产妇16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因在家反复出血,入院后仍出血较多,估计出血量>1500ml,积极缩宫、补血、静滴止血药、宫腔注射凝血并配合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62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无宫腔积血,未发生继续出血,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5天,体温均<38.0℃,恶露无臭味,腹部及外阴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产褥感染发生,避免了切除子宫。结论纱条填塞方法、宫腔注射法操作简单易掌握,不受开腹手术或医院条件等限制,只要注意无菌操作,宫腔填塞纱布条时不留死腔,止血迅速,疗效确切,为抢救迎得了时间,为患者保留了子宫,更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凝血酶纱条 宫腔填塞 宫腔注射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冷上清(CRP)现在又称为冰冻血浆1中的抗凝血活性差异。方法运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60份新鲜冰冻血浆和60份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及不同时段检测的活性区别。结果1周内检测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94.08±7.67和96.60±15.03。48周检测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83.20±4.79和88.05±8.24。结论冷上清可替代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抗凝血的补充制剂,针对性地拓宽冷上清的使用范围和适应证。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冷上清 抗凝血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60例无典型特殊性的残胃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补充血容量干预,按照病情实行对症治疗并放置胃管。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凝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以更短时间恢复恢复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临床治疗价值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